原來二二八:湯德章之死與臺灣戰後特務派系政治的成形

原來二二八:湯德章之死與臺灣戰後特務派系政治的成形
定價:450
NT $ 356
  • 作者:張若彤
  • 出版社:講台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02-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0618224
  • ISBN13:9789860618228
  • 裝訂:平裝 / 376頁 / 17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說湯德章律師為「臺南人」而死,肯定是,但是,他是「被烈士」的。當時大家把首謀罪行推到他身上,其「罪行」在半年不到的時間裡,從「臺南市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主委」、再改為「流氓首領」、「學生領袖」,分別對應了「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臺南分會」、「流氓」、「學生」,三批人先後脫罪的需要。

  不說你不知道,湯德章律師不但加入了中國國民黨,而且還是當時中國國民黨準備大力栽培的明日之星。這樣的一個人,是如何在死後數十年間,一步一步被渲染為今日那樣與中國國民黨對抗的烈士形象?

  湯德章律師就和大家一起被捉,但他的死,與學生沒把槍繳回有關,他的死,與臺南士紳所涉及的走私、劫囚有關。脫罪的需求與定罪的權力,也為後二二八時期的臺灣催生了特務與派系的政治祕密結盟。

  作者從從湯德章律師的死,循線追查當時臺南的走私集團、米糖走私、布袋事件、新營事件,以及臺灣光復初期的霍亂大流行,為大家勾勒出當時臺灣的具體面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若彤


  作者張若彤,大家喜歡暱稱他「桶彤」,性別男(這是很重要的聲明,因為很多人都因為他的名字而誤以為他是女的),1977年生,桃園人,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肄業,專長領域為基礎法學,特別關注法學方法與法制史之研究。著有《究竟228:林茂生之死與戰後臺灣反日力量的覆滅》

  其於二二八事件的研究,特別著重在制度對於事件所帶來的影響,而這也是過去研究較為缺乏的角度。
 

目錄

自序:由除魅到卸妝  6

湯德章紀念公園  14
「英雄」的由來  25
從李谷到馬克吐溫  32
大家有沒有把首謀罪行推到湯德章身上?  44
別小看了三青團  57

臺南霍亂的破口  70
長官公署有那麼差,日本時代有那麼神嗎?  87
經利彬  101
布袋事件的背後  128

以物易物  151
戰後兩岸間怎麼匯兌  169
為臺灣找到一條適合其殖民經濟體質的路  189
臺灣最長的半個月  212

搶救黃離  224
黨員湯德章  236
湯德章之死  241
湯德章是在什麼時候入局的?  256
湯德章之死與臺灣戰後特務派系政治的成形  283
人人都能上手的政治鬥爭  296

再探〈辦理人犯姓名調查表〉  315
大同老董林煶灶的車334
蔣渭川日記裡的林正亨  341
一些後來的事  360

 
 

自序

由除魅到卸妝──代序


  這是個書寫二二八事件中一位被公開槍決者其經過始末的作品。

  在前作《究竟二二八:林茂生之死與戰後臺灣反日力量的覆滅》中,探討的對象是當時的國立臺灣大學校務維持委員會委員、文學院代理院長、先修班(原臺北帝國大學豫科)主任,以及哲學系教授,同時是《民報》創辦人兼社長的林茂生(一八八七至一九四七)。二二八事件中有非常多的失蹤者,林茂生是其中之一,由於當事人最終下落不明,使得民間、學界對其經過眾說紛紜。

  人對於自己看不見、不理解的壞事難免恣意放縱想像,去懷疑他們所討厭的人。《列子》〈說符〉篇就有寓言:「人有亡鈇者,意者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作動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說有人掉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鄰居的小孩偷的,他看這個小孩走路,就覺得是他偷的,看他的表情,就覺得是他偷的,聽他說話,就覺得是他偷的,動作、態度,沒有一個不像是他偷的。不久,主人公在挖掘時找到他的斧頭,之後再看鄰居的小孩的動作、態度,就不覺得像是偷斧頭的人了。

  這個寓言,反過來看,如果主人公不再去挖,或是運氣不好沒挖到,事實上,他就會永遠覺得鄰居的小孩是小偷。

  古人的觀察,至今依然適用。

  有別於大量專業、非專業的著作往往在書寫二二八事件的一開始就倒給讀者一堆作者自己都無法核實的資訊(通常是貪瀆舞弊、人格抹黑),然後才開始他們要說的,《究竟二二八》一開始就表明「真實的世界不是密室,死因的論證有其極限」,進而從一個一翻兩瞪眼的核實資訊出發,找出誰在說謊,之後也不急著進入主題,而是慢慢挖,將圍繞在林茂生的國立臺灣大學校務維持委員會委員與《民報》創辦人兼社長等身分周邊的地方都挖過一遍之後,才帶著一大堆挖出來的東西開始對案情的推論。

  這整個過程,我在《究竟二二八》的序言中稱之為「除魅」。

  二二八事件是個悲劇,不過,它不該是個鬼影幢幢的樣子。除魅的關鍵,就在於為本案增添更多足以開推論的立足點。

  在續作《原來二二八:湯德章之死與臺灣戰後特務派系政治的成形》中,我挑選的是律師湯德章(一九〇七至一九四七)。二二八事件中有不少公開遭到槍決並曝屍示眾者,他是其中之一。

  湯德章案跟林茂生案的不同之處在一個是公開行刑,一個是離奇失蹤,但是兩案也有相同之處,相同之處在一個眾目睽睽下發生的事情卻也遭到後人不斷地渲染、英雄化,隨著時間的經過,事件的細節不但沒有越丟失越多,反而是越來越豐富,一如《三國演義》。

  既然談的是歷史而不是小說,就有必要釐清湯德章案中那些是有著確實基礎的非虛構,那些是戲劇化的渲染,其中最需要標定的就是那些打著「非虛構」的旗號,實際卻是在從事「虛構」的作品。

  我把這個過程稱之為「卸妝」,也就是一個「減法」的概念。在這一點上,本作與使用「加法」概念的《究竟二二八》在技術上恰好是二個極端,不過,其原理精神仍是一致的,談歷史,自然也是針對卸妝後的去談才有意義。

  以郭靖對黃蓉

  研究二二八事件最令人痛苦的莫過於無法放任明顯錯誤的說法不管。這就導致一本書裡往往有半本以上都在澄清這個、解釋那個,只是,這可以讓一個個的夢境粉碎,卻不能向事實更靠近,那怕一步。

  研究之下,這些夢境往往圍繞著一種殖民論述開展,即認為中華民國的統治是一種殖民統治,這樣的史觀也導致國民政府一開始就成了偷斧的人,只能承受各種毋須嚴格舉證的懷疑。對於所謂「白色恐怖」、「威權統治」歷史的討論亦然,一開始就塑造出了一個偷斧的人,後續也就可想而知。

  面對這種五虛一實、七虛一實的指控,最好的辦法就是壓根不理會其真假虛實,直接去還原更多的背景實況,這裡面包括大日本帝國的統治實況、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統治實況,以及國民政府的統治實況。本作在這一點上,延續了前作《究竟二二八》風格,在書中適當的段落,會將歷史的縱深拉開,不因為這些大歷史跟本書主題不直接相關就不去呈現,此做法雖然難免招來「失焦」之譏,卻更能「直搗黃蓉」,不總是隨著他人的虛實起舞,疲於奔命。

  從究竟到原來

  本作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卸妝」,讀者可以在此讀到湯德章的事蹟在數十年間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對於湯德章案的戲劇化渲染。此外,隨著官方檔案不斷解密,民間長年所傳述的湯德章所謂「扛起全市動亂的責任」這一點是否跟官方記載吻合?最後,湯德章案歷來有五種說法,其中三種在二二八事件的同一年就已經出現,分別是「臺南市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主委說」、「流氓首領說」、「學生領袖說」,這三種分別出自官方資料上的不同時期的不同記載;之後民間又出現第四種「英雄說」,以及解嚴之後出現的第五種「背叛說」,這些說法各自的優點與硬傷為何?能解釋什麼?不能解釋什麼?

  本書的第二部分是「深入」。由於湯德章曾任臺南市南區區長,本書就從他在任時轄區成為霍亂疫情侵臺破口的事件切入,深入探討民國三十五年臺南霍亂大流行的相關背景及其對人民生計的影響。本書在前作《究竟二二八》的基礎上繼續深入,前作梳理了兩岸走私的歷史,本作則繼續追問戰後走私盛行的原因,特別是霍亂疫情、正規貿易、地下經濟三者之間的連動關係。除了霍亂疫情及防疫措施之外,本作也梳理了(舊)臺幣的發行史、臺灣光復初期兩岸匯兌不通的實況,以及這些因素對於正規貿易與地下經濟的影響。

  第三部分是「淺出」。有了足夠的經濟脈絡,本書接著就從一個二二八事件前夕所發生的重大走私案件開始,切入本書的主題湯德章案。這個走私案件,我在《究竟二二八》的後段已經約略提到,埋下伏筆,本作就要提出完整的說明,呈現因案被捕的嫌犯是如何在二二八事件中被趁亂釋放,以及此案跟湯德章之所以速死的關聯,最後將解答官方資料為何在數月間出現三種不同記載,湯德章案所呈現的模式對於解讀整體二二八事件有怎樣的啟發與影響。

  本作與續作

  前作《究竟二二八》出版之後,承蒙讀者、先進的指教,給予許多意見,有批評有鼓勵、有勘誤有提問,特別是來自二二八受難家屬給我的公開的、私下的鼓勵,這些迴響,點綴了本作的誕生過程,一再使我重新振作、專注。其實,閱讀二二八史料與他人的詮釋是一個負能量很高的事情,往往使得我在情緒之下書寫,過幾天情緒過了,又嫌其不夠客觀、理智,只能全數改寫。

  《原來二二八》原規劃加入另一位受難者張七郎(一八八八至一九四七),合併為雙主題書寫,但是在寫作的後期拋棄了這個構想。張七郎的部分就放入我的下一本二二八作品,並回歸這一切的源頭,也就是我之所以開始研究二二八的開端──《汪同志烏家殉難紀念碑》。

  這是一個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福隆車站後山虎子山古道上的紀念碑,紀念一位在二二八事件中死難的臺灣基隆要塞司令部直屬臺的基層士兵,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它應該才是正牌的全臺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只是它不但蓋在人跡罕至的荒山之中,也幾乎很少人知道它的來歷。

  《汪同志烏家殉難紀念碑》的遭遇,具體而微就是二二八事件的遭遇。有這麼一些曾經存在過的事件,它不像其他同時發生的事件那樣,擺在明顯的位置、配享政治的資源、吸引大家的關切,而就是藏在荒煙蔓草間、無人聞問。

  有機會,或許我帶大家一起去《汪同志烏家殉難紀念碑》走一遭。

  我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我當年感受到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