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師開示語錄

憨山大師開示語錄
定價:450
NT $ 405
  • 作者:憨山德清僧懺法師
  •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04-1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0799946
  • ISBN13:9789860799941
  • 裝訂: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師於世間文字,豈必不逮古人?有不逮焉,亦糟粕耳。師於出世間義諦,豈必不合古人?有不合焉,亦皮毛耳。

  惟師夙乘願輪,以大悲智入煩惱海,以無畏力處生死流,隨緣現身,應機接物,末後一著,全體呈露。後五百年,使人知有一大事因緣,是豈可以語言情見、擬議其短長者哉?是故讀師之書,不若聽師之言;聽師之言,又不若周旋瓶錫,夷考其生平,而有以知其願力之所存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憨山德清(1546年11月5日-1623年1月15日)


  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法號德清,諡弘覺禪師,南直全椒(今屬安徽)人,又稱全椒憨山,明朝佛教比丘,傳承臨濟宗,為明代禪宗復興的重要人物,與紫柏真可是至交,為明末「蓮柏椒蕅」四大高僧之一。

  憨山德清精通釋、道、儒三家學說,主張三家思想的融合。宣導禪淨雙修,教人念自性佛,其思想見解頗與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相契。中國禪宗的祖庭—曹溪,經過憨山德清的銳意經營,由荒廢恢復舊觀,因此被稱為曹溪中興祖師。其功德巍巍,為後人所敬仰。
 

目錄

1. 百法論議
2. 大學綱目決疑
3. 答鄭崑巖中丞
4. 示無生祿禪人
5. 將之雷陽舟中示奇侍者
6. 促小師大義歸家山侍養
7. 示優婆塞結念佛社
8. 示宗遠禪人住山
9. 示慶雲禪人
10. 示寂覺禪人禮普陀
11. 示觀智雲禪人
12. 示湘譚諸優婆塞
13. 示半偈聞禪人
14. 示參禪切要
15. 示念佛切要
16. 示雲棲侍者
17. 示幻津壑公
18. 示衆
19. 示自覺智禪人
20. 示西印淨公專修淨士
21. 答大潔六問
22. 示曹溪寶林昂堂主
23. 示曹溪旦過寮融堂主
24. 示曹溪基莊主
25. 首楞嚴經通議序
26. 妙法蓮華經通義後序
27. 夢遊詩集自序
28. 刻方冊藏經序
29. 紫柏老人全集序
30. 雲棲老人全集序
31. 重興青原山七祖道場序
32. 高祖西林翁大和尚傳
33. 雲谷先大師傳
34. 雪浪法師恩公中興法道傳
35. 祭達觀大師文
36. 與達觀禪師書(九通)
37. 與妙峯禪師書(五通)
38. 寄蓮池禪師書(二通)
39. 與蒲州山陰王書(七通)
40. 與周海門觀察書(二通)
41. 與丁右武大參書
42. 與胡順庵中丞書(四通)
43. 答鄒南皐給諫書(四通)
44. 與王醒東侍御書
45. 答陳無異祠部書
46. 答錢受之太史書(七通)
47. 復段幻然給諫書
48. 復涿州石經山琬公塔院記
49. 盧山五乳峯法雲寺記
50. 西湖淨慈寺宗鏡堂記
51. 讀異夢記
52. 曹溪祖庭地脈形勢綠起說
53. 雜說
54. 憨山緒言
55. 曹溪寶林禪堂十方常住清規
 



  我神宗顯皇帝握金輪以御世,推慈聖皇太后之志,崇奉三寶,以隆顧養。上春秋鼎盛,前星未耀,慈聖以為憂,建祈儲道場於五臺山,妙峰登公與憨山大師實主其事。光宗貞皇帝遂應期而生。於是二公名聞九重,如優曇缽華,應現天際。妙峰不出王舍城,大作佛事。而大師有雷陽之行,其機緣所至,橫見側出,固非凡情之可得而測也。

  大師之遷化於曹溪也,大宗伯宣化蕭公親見其異,為余道之。已而南海陳迪祥以行狀來謁余表塔。余曰:「有吾師宣化公在,他日請為第二碑。」又明年乙丑,其弟子居廬山者曰福善,奉全身歸五乳,而留爪髮於曹溪。走書來告曰:「大師東遊,得子而喜,曰:『剎竿不憂倒卻矣。』燈灺月落,晤言亹亹,所以付囑者甚至。塔前之銘,非子誰宜為?」余何敢復辭?謹按:

  師諱德清,族蔡氏,全椒人也。父彥高,母洪氏,夢大士抱送而生。

  七歲,叔父死,屍於床。問母:「從何處去?」即抱死生去來之疑。九歲,能誦《普門品》。

  年十二,辭親入報恩寺,依西林和尚。內江趙文肅公摩其頂曰:「兒他日人天師也。」

  十九,祝髮受具戒於無極某公,聽講《華嚴玄談》,至十玄門海印森羅常住處,悟法界圓融無盡之旨。慕清涼之為人,字曰澄印。從雲谷會公,縛禪於天界寺,發憤參究。疽發於背,禱護伽藍神,願誦《華嚴》十部,乞假三月,以畢禪期。禱已熟寐,晨起而病良已。三月之內,恍在夢中。出行市中,儼如禪坐,不見市有一人也。

  雪浪恩公長於師一歲,相依如無著、天親。嘉靖丙寅,寺毀於火,誓相與畜德俟時,以期興復。師既巋然出世,而雪浪卒為大論師,修治故塔,稍酬誓願焉。師嘗聽講於天界,廁溷清除,了無人跡。意主東淨者非常人也。訪之。一黃面病僧,目光激射,遂與定參訪之約,質明則已行矣,即妙峰登公也。

  師以江南習氣軟暖,宜入冬冰夏雪苦寒不可耐之地,以痛自摩厲,遂飄然北邁。天大雪,乞食廣陵市中,曰:「吾一缽足以輕萬鍾矣。」

  抵京師,妙峰衣褐來訪,鬚髮鬖髿如河朔估客。師望其眸子識之,相視一笑。參遍融貞公。融無語,惟張目直視。又參笑巖,巖問:「何方來?」曰:「南方來。」巖曰:「記得來時路否?」曰:「一過便休。」巖曰:「子卻來處分明。」遊盤山,至千像峰石室,見不語僧,遂相與樵汲度夏,時萬曆元年癸酉也。

  明年,偕妙峰結冬蒲阪,閱《物不遷論》。至梵志出家,頓了旋嵐偃嶽之旨,作偈曰:「死生晝夜,水流花謝。今日方知,鼻孔向下。」峰一見遽問:「師何所得?」師曰:「夜來見河中兩鐵牛相鬥入水去,至今絕消息。」峰曰:「且喜有住山本錢矣。」

  遇牛山法光禪師,坐參請益。法光發音如天鼓,師深契之。送師遊五臺詩云:「雪中師子騎來看,洞裏潛龍放去休。」且曰:「知此意否?要公不可捉死蛇耳。」

  師居北臺之龍門,老屋數椽,在萬山冰雪中,春夏之交,流澌衝擊,靜中如萬馬馳驟之聲。以問妙峰,峰舉古人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觀音圓通語。師然之。日尋緣溪橫彴。危坐其上。初則水聲宛然,久之忽然忘身,眾籟閴寂,水聲不復聒耳矣。一日粥罷經行,忽立定,光明如大圓鏡,山河大地,影現其中。既覺,身心湛然,了不可得,說偈以頌之。

  遊雁門,兵使胡君請賦詩。甫搆思,詩句逼塞喉吻,從前記誦見聞,一瞬現前,渾身是口,不能盡吐。師曰:「此法光所謂禪病也。惟睡熟可以消之。」擁衲跏趺,一坐五晝夜。胡君撼之不動,鳴擊子數聲,乃出定。默坐卻觀,如出入息,住山行腳,皆夢中事,其樂無以喻也。

  還山,刺血書《華嚴經》,點筆念佛,不廢應對。口誦手畫,歷然分明。鄰僧異之,率徒眾來相嬲,已皆贊歎而去。

  嘗夢與妙峰夾侍清涼大師,開示初入法界,圓融觀境,隨所演說,其境即現。又夢登彌勒樓閣,聞說法曰:「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自此識智之分,了然心目也。

  師既建祈儲道場,遂遠遁東海之牢山。慈聖命龍華寺僧瑞庵行求得之,遣使再徵,不能致。賜內帑三千金,復固辭。使者不敢復命。師曰:「古有矯詔賑飢之事,山東歲凶,以此廣聖慈於飢民,不亦可乎?」使者持賑籍還報,慈聖感嘆,率闔宮布金造寺,賜額曰海印。師詣京謝恩,為報恩寺請藏。上命師齎送,因以便歸省父母。寺塔放光累日。迎經之日,光如浮橋北度,經在塔光中行也。師還,以報恩本末具奏,曰:「願日減膳羞百金,十年工可舉也。」慈聖許之。

  歲乙未而黃冠之難作,師住山十三年,方便說法,東海彌離車地,咸向三寶。而黃冠以侵占道院,飛章誣奏,有旨逮赴詔獄。先是慈聖崇信佛乘,敕使四出。中人讒搆,動以煩費為言,上弗問也。而其語頗聞於外廷,所司遂以師為奇貨,欲因以株連慈聖左右,并按前後檀施帑金,以數十萬計,拷掠備至,師一無所言,已乃從容仰對曰:「公欲某誣服易耳,獄成,將置聖母何地乎?公所按數十萬,在縣官錙銖耳。主上純孝,度不以錙銖故傷聖母心。獄成之後,懼無以謝聖母。公窮竟此獄,將安歸乎?」主者舌吐不能收,乃具獄上,所列惟賑饑三千金,有內庫籍可考。慈聖及上皆大喜。坐私造寺院,遣戍雷州,非上意也。

  達觀可公急師之難,將走都門,遇於江上,師曰:「君命也,其可違乎?」為師作《逐客說》而別。

  師度庾嶺,入曹溪,抵五羊,赭衣見粵帥,就編伍於雷州。歲大疫,死者相枕籍,率眾掩埋,作廣薦法會,大雨平地三尺,癘氣立解。

  參政周君,率學子來扣擊,舉通乎晝夜之道而知發問,師曰:「此聖人指示人,要悟不屬生死一著耳。」周君憮然擊節。

  粵之孝秀馮昌歷輩,聞風來歸。師擬大慧冠巾說法,搆禪室於壁壘間。說《法華》至寶塔示現娑婆,華藏涌現目前,開悟者甚眾。

  居粵五年,乃克住錫曹溪,歸侵田,斥僦舍。屠門酒肆,蔚為寶坊,緇白坌集,攝折互用,大鑒之道勃焉中興。

  甲寅夏,師在湖東,慈聖賓天,詔至慟哭,拂剃返僧服。

  又二年,念達觀法門死生之誼,赴葬於雙徑,為作荼毗佛事。箴吳、越禪人之病,作《擔板歌》弔蓮池宏公於雲棲,發揮其密行,以示學者。

  自吳門返廬山,結庵五乳峰下,效遠公六時刻漏,專修淨業。居四年,復往曹溪。天啟三年癸亥,宣化公赴召來訪,劇談信宿。公謂:「師色力不難百歲,更坐二十餘夏,如彈指耳。」師笑曰:「老僧世緣將盡,幻身豈足把玩哉?」別五日,果示微疾。韶陽守張君來問。師力辭醫藥,坐語如平時。既別,沐浴焚香,集眾告別,危坐而逝,十月之十一日也。曹溪水忽涸,百鳥哀鳴,夜有光燭天。三日入龕,面顏發紅,鬚髮皆長,鼻端微汗,手足如綿。僧徒驚告,謂師復生。蕭公語余:「衰老赴闕,跋涉二萬里,何所為哉?天殆使為師作末後證明耳。」嗚呼!知言哉! 師長身魁碩,氣宇堂堂。所至及物利生,機用善巧,如日晅雨潤加被而人不知。山東再饑。師盡發其囷親泛舟至遼東,糴豆以賑。旁山之民,咸免捐瘠。稅使與粵帥有隙,嗾市民以白艚作難,群噪圍帥府。師緩頰諭稅使解圍,不動聲色,會城以寧。珠船千艘,罷採不歸,剽掠海上。而開礦之役,繹騷尤甚。採使謁曹溪,師以佛法攝受,徐為言開採利害,由是珠船罷採不入海,而礦額令有司歲解。制府戴公詒書謝曰:「吾乃今知佛祖慈悲之廣大也。」

  師為余言:「居北臺,大雪高於屋數丈,昏夜可鑒毛髮,堅坐待盡,身心瑩然。遲明,塔院僧穴雪以入,相攜行雪洞中,里許乃出。當詔獄拷治時,忽入禪定,榜箠刺爇,若陷木石。逾年在雷陽,郡丞以礦事被逮,侍者惶遽傳告,毒楚卒發,幾無完膚。」此《楞伽筆記》所由作也。

  師東遊至嘉興楞嚴寺,萬眾圍繞,有隸人如狂易狀,搏顙不已,曰:「我寺西仲秀才也,身死尚在中陰。聞肉身菩薩出世,附隸人身求解脫耳。」師為說三皈五戒,問解脫否?曰:「解脫竟。」懵然而覺。師之樹大法幢,為人天眼目,豈偶然哉!

  師世壽七十八,僧臘五十九。前後得度弟子甚眾。從師於獄職納槖饘者福善也。終始相依於粵者,善與通炯、超逸、通岸也。貴介子弟,剜臂然燈,以求師道,現大士像於瘡痂中而坐脫以去者,即墨黃納善也。粵士歸依者,馮昌歷為上首。御史王安舜、孝廉劉起相、陳迪祥、歐文起、梁四相、龍璋,皆昌歷之徒也。

  師所著有《楞伽筆記》、《華嚴綱要》、《楞嚴懸鏡》、《法華擊節》、《楞嚴法華通議》、《起信唯識解》若干卷,《觀老莊影響論》、《道德經解》、《大學中庸直指》、《春秋左氏心法》、《夢遊集》又若干卷。嗟乎!師於世間文字,豈必不逮古人?有不逮焉,亦糟粕耳。師於出世間義諦,豈必不合古人?有不合焉,亦皮毛耳。

  惟師夙乘願輪,以大悲智入煩惱海,以無畏力處生死流,隨緣現身,應機接物,末後一著,全體呈露。後五百年,使人知有一大事因緣,是豈可以語言情見、擬議其短長者哉?是故讀師之書,不若聽師之言;聽師之言,又不若周旋瓶錫,夷考其生平,而有以知其願力之所存也。

  謙益下劣鈍根,荷師記莂。援據年譜行狀,以書茲石。其詞寧繁而不殺者,欲以示末法之儀的,起眾生之正信。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