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法哲學:告別演講

後現代法哲學:告別演講
定價:66
NT $ 57
 

內容簡介

本書是阿圖爾·考夫曼教授告別近50年教學生涯的學術演講,是對其幾十年思想實踐經驗和法哲學領域一些關鍵問題所做的闡釋和總結。由於考夫曼是德國著名學者拉德布魯赫的弟子,而拉德布魯赫又師承德國19世紀著名法學家李斯特。因此,考夫曼的學術生涯反映了德國法學思想歷史演變的一個重要脈絡,這為了解和研究德國法學提供了必要的參考。

本書共分7章,包括:起點狀況:時代轉折;唯理的法哲學;真理或正義的程序理論;以內容為基礎的真理或正義程序理論的各種出發點;作為法權本體論基本關系的人。作者在本書中闡述的中心是「調和正義,即倫理學的形式和實質兩者之間的矛盾。」作者認為,只有形式而沒有內容的「論辯倫理學」、「程序倫理學」必須予以駁斥,同時,只有內涵而忽略了「獲得內容上的應然規則程序的倫理學或哲學」也不足取。在這里,作者已深入到法哲學的深層內容。

本書適合我國大學法律院系大學生、研究生閱讀,也適合法學院教師、法官、律師等參考。
 

目錄

當代德國法學名著總序
作者中譯本序
德文第二版序
德文第一版序
譯者前言
翻譯凡例
本書常用縮略語表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起點狀況:時代轉折
一、現代的結束
二、控制論時代
三、從「現代」到「後現代」的范式轉換
四、非唯理主義的永久復歸
五、戰後自然法的復興及其後果
第三章 唯理的法哲學
一、多變的唯理性概念
二、知性與理性
三、形式唯理性與內容唯理性
四、目的唯理性與價值唯理性
五、唯理的價值判斷
第四章 真理或正義的程序理論
一、說明
二、對主體——客體圖式的背棄
三、康德的超驗主義出發點
四、出自形式的內容
第五章 以內容為基礎的真理或正義程序的理論的各種出發點
一、程序理論的正確之處
二、理性價值認識的三個基本原則
三、真理理論
四、規范論辯的「對象」
第六章 結語:作為法權本體論基本關系的人
第七章 1991年版後記
附錄
人名對照索引
內容對照索引
考夫曼生平與著述
 

1988年7月27日,我以呈現於讀者面前的這部已發表過的告別演講,結束了我的公共教學生涯。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實際表現為我多年來在法哲學方面努力探索的一個總結。不過它卻並非這種探索的結束,相反,它只是自此之後我著手進行的工作的一個起點。迄今為止,這些工作可見之於以下三部著述:《當代法哲學和法律理論導論》,考夫曼、哈斯默主編(A.Kaufmann/W.Hassemer,Einfuhrung indie Rechtsphilosophie und Reehtstheorie der-Gegenwart),1994年第6版(中文翻譯正在進行);《法哲學》,考夫曼著(A.Kaufmarm,Rechtsphilosophie),1997年第2版;《法律實現程序論——唯理性的分析》,考夫曼著(A.Kaufmann,Das Verfahren der Rechtsgewin—nung——Eine rationale Analyse),1999年第1版。在這些著述中,我嘗試著將我的法哲學思想進一步拓展。

在《後現代法哲學》這部書中,我所努力探索的重心是調和正義,即倫理學的形式和實質兩者之間的矛盾。最近一些時候,德國有些哲學家和法哲學家,其中主要是哈貝馬斯、阿佩爾(Karl—Otto Apel)、阿歷克西(Robert Alexy),進行了這樣一種嘗試,即用論辯倫理學(I)iskurset:hik)來替代亞里士多德創立的,旨在尋求「最高道德」的實質倫理學(materiale Ethik)。用阿歷克西的話說,他們的倫理學「不外是遵循論辯原則」。然而,這種倫理學根本沒有對什麽應是倫理學的法哲學作出表述,而且按照這種理論,只要僅僅在論辯倫理學方面正確地達成一致,那麽完全不道德的東西也能夠合理化。因而,對如此建立的,根本沒有內容的程序倫理學必須予以反駁。可是,另一方面,一種只有內涵,但卻忽略了獲得內容上的應然規則程序的倫理學或哲學,又如同它的反對者所說的那樣,只是亞里士多德式的、建議性的、呼吁性的,它欠缺界限分明的形式,即認知理論的形態。所以,人們需要兩種因素:形式和材料、程序和內容的理論,一種程序的理論和一種道德的倫理學。由此起點出發,我努力來演繹一種實際上是真理和正義的根本性程序理論。

對於我的告別演講能夠完成中文翻譯而奉獻於讀者,我首先要感謝米健教授先生。同時,我也要向所有對其工作給予了支持的同僚們表示謝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