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經濟學:制度及制度變遷性質解釋

制度經濟學:制度及制度變遷性質解釋
定價:90
NT $ 78
  • 作者:汪洪濤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9036336
  • ISBN13:9787309036336
  • 裝訂:227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一本由國人撰寫、以中國現代社會轉型為考察對象的制度經濟學著作。作者從制度的性質及內涵入手,系統闡述了制度和制度的供求、制度中的程序公平、制度變遷與交易成本、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與目標選擇、制度變遷與社會心理、制度變遷與現代化進程、制度變遷中的政府創新工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擇與績效分析、制度變遷與政府政策的制定等內容。本書緊緊圍繞中國改革的實際和具體案例,利用西方制度經濟學這一理論工具,著重分析了社會心理對制度變遷的影響以及兩者間的共生互動關系,對現代化進程中的要件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對政府創新工程與政府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穎的觀點,對中國實現趕超型、大跨越的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本書不僅是一本系統化、通俗化、中國化的制度經濟學著作,同時也是高等院校相關院系學生、政府部門、企業管理層相關人員學習和了解中國宏觀經濟改革的教科書,特別對公共管理碩士(MPA)課程的學生有重要的閱讀價值。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制度和制度的供求
第一節 制度主義學派定義中的制度
一、老制度主義和新制度主義
二、制度的定義
第二節 制度的性質
一、制度的性質和作用
二、制度的結構
第三節 影響制度供求的因素
一、影響制度供給的因素
二、影響制度需求的因素
本章概要
思考與探究
第二章 制度中的程序公平
第一節 程序不公導致的損失分析
一、程序公平問題的出現
二、程序不公對社會福利影響的數學模型
三、建立在模型基礎之上的程序不公平的經濟學分析
第二節 程序公平與社會選擇的規則
一、社會公共選擇的原由
二、社會公共選擇的規則選擇
三、最優的社會選擇
第三節 程序公平中的規則與程序選擇
一、社會選擇中的周期多數現象
二、決策規則與程序的價值
三、正確選擇程序政策與過程政策以達成程序公平
本章概要
思考與探究
第三章 制度變遷與交易成本
第一節 制度變遷中的成本解釋
一、新古典成本理論的解釋
二、新制度主義的交易成本解釋
第二節 制度變遷中的總體成本變動分析
一、原有制度成本與新制度成本的差額分析
二、制度轉換前後的摩擦成本分析
三、新制度生成後的機會成本分析
第三節 制度變遷與成本轉移
一、制度變遷條件下發生的成本的性質
二、新制度設立後尚未完全成熟時的成本變性及約束
本章概要
思考與探究
第四章 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與目標選擇
第一節 制度變遷的性質
一、制度變遷的含義與特征
二、帕累托改進過程
第二節 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
一、制度變遷中的路徑依賴
二、制度變遷的漸進過程
第三節 制度變遷的目標選擇
一、制度變遷的目的
二、制度變遷的目標選擇
本章概要
思考與探究
第五章 制度變遷與社會心理
第六章 制度變遷與現代化進程
第七章 制度變遷中的政府創新工程
第八章 制度變遷的路徑選擇與績效分析
第九章 制度變遷與政府政策的制定
參考文獻
Abstract
後記
 

新制度主義的重新崛起和在中國的傳播,已越來越引起國內理論界的興趣和重視。在實踐中可以發現,新古典理論及其衍生學派的學說不能圓滿地解釋中國市場化,取向改革中的問題,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地區的成功模式和經驗也不適用於中國這樣的大國改革,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路徑選擇與定位必須充分考慮,並扎基於中國社會的歷史、文化、習俗、政治等制度性因素的決定性,作用。把制度研究作為考察中國社會實現其趕超型、跨越式發展戰略的落腳點是比較合理的,也是一項有意義的嘗試。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中國的經濟學理論界興起了對制度研究的浪潮,認為制度在社會整體進步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妁作用。其實,在經濟學說史上,早就有人對制度進行了專門研究,並將其貫穿於經濟思想史始終,這就是制度主義學派。按照其分析的層次和分析的環境以及時間的順序,制度學派可大致分為老制度主義(The old institutionalism)和新制度主義(The new institutionalism)兩大門派。

老制度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托斯坦·凡勃倫、維斯雷·米契爾、約翰·R·康芒斯以及克萊倫斯·阿里斯等人。這些人的關於制度及其性質的論述在學說史上還被稱為美國制度主義。

新制度主義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其代表人物的研究側重點不司,也可分為幾類:第一類是德姆塞茨、阿爾欽和波斯納等人,他們注重於考察產權和習慣法。新制度主義學派中的第二類有奧爾森、墨勒爾等人,他們側重於對公共選擇過程的研究,其中包括尋租過程及分配聯盟(distributive coalition)活動的過程。第三類側重於考察組織,其中,有簡森和麥克林發展起來的代理理論,以及對由科斯於1937年創立並被奧立弗·威廉姆森(1975、1985)廣泛使用的交易費用所進行的研究,還有博弈論者的理論。新制度主義還包括奧地利學派和新熊彼特學派用看不見的手或演進術語解釋各類制度發展的嘗試。

考察制度經濟學的研究狀況,可供閱讀的文獻是比較充分的,從國外研究狀況來看,Terence W.Hutchison,Louis De Alessi,Oliver Williamson,Ian R.Macneil,Armen A Alchian,DouglassC.North,Leonid Hurwicz等經濟學家曾從不同角度對制度學派理論作出了貢獻,但並沒有准確界定研究的邊界。從國內研究狀況看,雖然也有一些論文,但大多缺乏前沿性、系統性和全面性,僅限於對西方理論的介紹性闡述,尚處於起步階段。 因此,我認為,汪洪濤博士在本書中所從事的研究工作是值得贊揚的,雖然這一研究尚顯有些單薄,但其勇氣實屬可嘉。

通讀全書可以發現,該書的研究是緊緊抓住中國改革的實際而展開的,利用了西方制度經濟學的一些理論工具來分析中國的實踐,這種西式理論與中式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是值得鼓勵和探究的。 因為人類社會在發展中具有一些共同的東西,這些共同的東西可以被稱為自然規律,任何社會制度的演變必須遵循一些共同的自然規律,這本身就是一條自然規律。實踐證明,所有對這一規律采取漠視和否定態度的做法最終是會走向失敗的。

以往,有關中國現代化實踐的理論較少涉及廣泛的不確定性、不對稱信息、不完全契約、機會主義的行為和其他需要「磨合」的特征,因此,汪洪濤博士在寫作此書時特別注意到創新理論分析的方法並將其整合到其研究體系中來。通讀全書還可以發現,作者在研究中特別注重社會心理的分析,從特定歷史階段的不同群體的特殊心理訴求出發來分析制度變遷的路徑選擇以及變遷的績效,這是值得肯定的。在理論研究中,如何尋取各種理論和思想的契合點,避免牽強附會應是研究中國經濟發展理論的重點,作者對此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並在全書中不時有獨到的見解,使全書亮點頻現,讀來不會覺得枯燥。

本書的思路明晰,通過梳理可以發現作者的思路是:制度是社會發展和生產力提高的根本性動因,要研究社會進步的影響因素必須從分析什麼是制度入手,討論影響制度供給與需求的因素,研究制度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程序公平是任何有助於社會進步的制度的本質要求,內含程序公平的社會制度可以降低社會交易成本,增加社會公眾的剩余,鼓勵社會的生產性努力傾向。在制度變遷過程中,社會利益集團的不同訴求會影響到制度演變的方向和速度,有活力的制度安排必然是符合社會心理訴求的,它能夠引導社會的政治結構、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教育結構相互交融,從而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政府在制度變遷中的作用是關鍵性的,特別是對中國這樣的有着政府強干預、強介入傳統的國家而言,政府過程本身就對社會生活預設了方向和特征。所以,制度創新的命題首先是政府創新,政府過程和政府制度的創新,這一創新可以改變政府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偏好,從而對中國社會秩序的構建發揮影響。

本書突破舊有的「述而不作」的理論格局,有重點地進行了理論創新,並將其運用於中國經濟的現實中,對改革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范式進行了初步的深入探索,並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是一本系統化、通俗化、中國化的制度經濟學專著,相信該書的出版,可以填補我國經濟學理論界還沒有一本由國人寫作的、以中國現代社會轉型為考察對象的《制度經濟學》著作的現狀,並希望由此干始,能夠有更好的《制度經濟學》著作的出現。

(周振華系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