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識∶思想自傳

自我認識∶思想自傳
定價:149
NT $ 130
 

內容簡介

這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俄國哲學家別爾嘉耶夫的思想自傳。

別氏自幼喜愛哲學,擅獨立思考,自19至20世紀之交開始形成自己的哲學思想。在后來的幾十年里不斷深化和拓寬學術內涵,成為聞名世界的基督教哲學家。

這本自傳不僅從思想的高度忠實地記錄了他的一生,而且包含着對時代的社會歷史問題的廣泛而深入的探索和反省,描述和記載了俄羅斯思想史上大量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因而它不僅是研究別爾嘉耶夫哲學的重要資料,同時也對俄羅斯思想史研究以至20世紀史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目錄

再版前言
中譯本前言
序言
第一章 出身和族系·我與世界環境第一次推動·貴族世界
第二章 孤獨·憂郁·自由·造反·憐憫·懷疑與精神的沖突,關於愛欲的沉思
第三章 第一次轉向·探索生命的意義
第四章 哲學認識的世界·哲學的來源
第五章 轉向革命和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和唯心主義
第六章 20世紀初俄羅斯的文化復興與人們的交往
第七章 轉向基督教·宗教的悲劇·精神的交往
第八章 創造的世界·創造的意義和創造狂喜的體驗
第九章 俄國革命和共產主義世界
第十章 流亡的年代
第十一章 我的最后的哲學·宗教·信仰·末日論的世界·時間與永恆
第十二章 關於自我認識及其界限·自我鑒定:
第十三章 沉重的年代(1940~1946年的補充)
附:1947年的補充
 

很早就打算寫這本書了。這本書的構思對我來說是特別的。描述自己的書通常是自我中心論的,在「回憶錄」中這種自我中心論經常令人氣憤,作者回憶其他的人和事,而更多的是說他自己:描述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的書有幾種寫法。首先是「日記」,作者一年年、一天天地寫,這是十分自由的形式,當今的法國人特別喜愛這種形式,阿米爾日記——這種形式的最有名的例證;最新的例證則是紀德。的《日記》。還有「懺悔錄」形式,奧古斯丁和盧梭對這種形式提供了最出色的典范。還有「回憶錄」的形式。大量的這種著作為歷史提供了資料,赫爾岑的《往事與思考》是回憶錄中最卓越的書。最后,還有一種形式,就是「自傳」,它以編年史的結構敘述外部的和內部的生活事件。所有這些形式都想以或大或小的真實性和准確性,述說過去的生活,刻畫往事,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當然與過去相連。我的書完全不屬於這些形式中的任何一種。我任何時候也不寫日記,我不准各公開地懺悔,我不想寫關於我的生活和時代的事件的回憶錄;我的主要目的不是那樣的。我這本書也不是通常所說的在編年史結構中描述自己生活的自傳。如果說它是自傳,那麼它就是哲學的、精神歷史的和自我認識的自傳。關於過去的回憶錄永遠不可能是消極的,不可能是精確的復制,那會引起對自己的懷疑態度。回憶是積極的,其中存在創造的、改造的成分。回憶的不准確性和不真實性是與此相關的。選擇完成了回憶,許多東西被提升到第一層面,許多東西則被遺忘,有時是無意識的,有時是有意識的。我關於自己的生活和道路的回憶將是自覺的積極的,將是自己今天的思想和認識的創造性努力。在我的生活事實和描述這種事實的書之間存在着使我最感興趣的認識行為。歌德給描寫自己的書加上一個著名的標題:「我的生命的詩和真理」。但其中不完全是真理,它包含了詩人的創造。我不是詩人,我是哲學家。在描述我自己的書中,將沒有想像,但將有關於自己和自己生活的哲學認識與思考。這種哲學認識和思考不是關於往事的回憶,這是現在時刻所完成的認識行為。這種行為的價值由其超越時間的程度,參與存在主義的時間即永恆的程度來決定c戰勝帶來死亡的時間,永遠是我的生命的主旋律。這本書直率地和有意識地以自我為中心。自我中心論永遠都存在令我嫌棄的東西,對此我這樣來補償:我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命運作為哲學認識的對象。我不想暴露靈魂,不想重新拋出我的精神的原料,按其意義來說,這本書是哲學著作,是貢獻給哲學問題研究的書。它談的是自我認識,是理解自己的需求,是對自己的面貌和自己命運的思索。被稱為存在主義的哲學是這樣的(我認為它的新穎之處被估計過高了):它把哲學了解為關於人的存在的認識和通過人的存在而得到的關於世界的認識,在關於自身的認識中,人獲得了在其他認識中仍被掩藏的奧秘。我感受世界、全部世界和歷史進程、我們時代的全部事件,正像感受自己的微觀世界的部分,感受自己的精神道路一樣。在神秘主義深處,世界上所發生過的事情和從我這里發生過的事情有共同的起源。在那里,我和自己主要的矛昏氣貢發生了碰撞。一方面,我體驗我們時代的所有事件、世界的全部命運,如同體驗從我這里出現的事件,體驗個人的命運一樣。另一方面,我又痛苦地感受到世界的異己性、完全的疏遠性以及無法與它打成一片。如果我寫日記,我相信,會在日記上經常寫下這樣的話:「這對我是格格不人的,無論如何我都感受不到與它的融合,一次再次地由於什麼原因,由於超驗而苦悶。」是的,由於超驗,我全部存在都被苦悶所浸透。

我的生命經歷了我的祖國和全世界的災難性時代。我目睹了整個世界的毀壞和新世界的產生。我觀察到人類命運的異乎尋常的轉變,我看到了人們的轉向、看風使舵和背叛,這可能是生活中最讓人感到沉重的事,在過去所經受的考驗中,我堅持住了自己的信仰,最高的力量仍然存在而沒有毀滅,充滿了如此之多的事件和變化的時代被認為是有意思的和有意義的,然而這個時代無論對個別的人還是對整代人來說,都是不幸的和痛苦的。歷史沒有寬容人類的個體,甚至沒有發覺他們:我經歷了三次戰爭(其中兩次可以稱做世界性的)、兩次俄國革命(小的和大的),經歷了20世紀初的精神文化復興,以后則是俄國共產主義,世界文化危機,德意志的巨變,法國的崩潰和它的戰勝者的占領;我經歷了放逐,而且放逐還在繼續。我痛苦地體驗了反對俄羅斯的可怕戰爭,我也不知道世界的震盪如何結束。對於哲學來說,經歷的事件過於多了:我坐過四次牢,兩次在舊制度下,兩次在新制度下;被流放到北方待了三年;險些被永遠遷移到西伯利亞;被從自己的祖國驅逐出來,而且我相信,我將在放逐中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同時,我任何時候都不是一個從事政治活動的人。我和許多人有關系,但實際上從深處說我不屬於任何圈子,除了自己的創作以外,我完全不為別的什麼作貢獻。我的本質深處一直屬於與眾不同的東西,對社會問題我不僅不是漠不關心,而且十分為其憂心,我有「公民義務」感,不過,在實質上,在更深的意義上說,我是非社會的,一直不是「社會的」,社會的學派任何時候都不承認我是他們的自己人,我一直是以精神為基礎的「無政府主義者」和「個人主義者」。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