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的冒險

觀念的冒險
定價:234
NT $ 204
 

內容簡介

赫拉克利特說:「無人能兩次涉過同一條河。」而懷特海更是進一步指出:「無一思考者能兩次思考(同一物)。」他認為,「觀念之史便是錯誤之史」,其原因在於人類歷史中的那些一般觀念是以各種不同的特殊形式出現於歷史上的,而它轉化為實際的結果的過程又是緩慢的。於是他借助古希臘思想內核為我們書寫了這樣一部普遍意義上的哲學史。並深刻地指出,文明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的秘密和希望就存在於尊重傳統恪守傳統基礎上的變革與創新。
懷特海無疑是20世紀最傑出的哲學家之一。

他的影響在他生前已越出了哲學的領域,廣泛地波及科學界,引起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一些大科學家的關注。

本書研究的是文明的概念,力圖要理解的是文明化的人是如何產生的;自始至終強調的一個觀點便是:要提高和保持文明,冒險是很重要的。

誠如作者所言:「本書的標題《觀念的冒險》有兩層意思,兩者都與本書的主題相合。一層意思是指某些觀念在加速人類通往文明的緩慢進程中所產生的影響。這便是人類歷史中觀念的冒險。另一層意思則是:觀念將對人類歷史的冒險經歷作出解釋,作者對這些觀念進行思辨的構架時,無異於是在經歷一場冒險。」
 

目錄

中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社會學的觀念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人的靈魂
第三章 人道主義的理想
第四章 自由面面觀
第五章 從征服到說服
第六章 預察
後記
第二部分 宇宙論的觀念
第七章 自然的規律
第八章 諸種宇宙論
第九章 科學與哲學
第十章 新的改革
第三部分 哲學的觀念
第十一章 客體與主體
第十二章 過去 現在 將來
第十三章 事態的組合
第十四章 現象與實在
第十五章 哲學的方法
第四部分 文明
第十六章 真
第十七章 美
第十八章 真與美
第十九章 冒險
第二十章 平和
術語索引
專有名詞索引
譯後記
再版附記
 

懷特海無疑是20世紀最傑出的哲學家之一。他的影響在他生前就越出了哲學的領域,廣泛地波及科學界,引起了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一些大科學家的關注。如今,這位過程哲學大師的學說早已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其影響更是波及生態學、管理學、宗教學等多種領域。

1861年2月15日,懷特海出生在英國一個學術及宗教氣氛都特別濃厚的家庭。他是家中四個孩子中最小的。他從小身體孱弱,成為家庭關愛的重點。幼年的他一直在家從父親讀書,10歲習拉丁文,12歲習希臘文,直至1876年15歲時才離家到舍本恩中學(Sherborne)就讀。他的兩位哥哥,Charles和Henry也曾就讀於該校。Charles畢業於1872年,後獲獎學金考入劍橋,Henry後考入牛津三一學院。同他兩位兄長一樣,懷特海在舍本恩中學功課出眾,尤其在數學方面顯示出不凡的才華。1879年4月,此時離他中學畢業尚有一年,懷特海到劍橋大學參加了三一學院舉行的獎學金入學考試,獲得成功。懷特海於1880年10月入劍橋,從此在劍橋居留凡三十年。大學讀書期間他所結交的三位朋友對他日後的工作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William Rit-ehie Sorley在哲學上影響了他:D』Arey Thompson作為生物學家影響了他;而HenfvHead則對懷氏日後的巨著《過程與實在》給予了一定的啟迪。

懷氏在劍橋任教期間最有意義的事莫過於他與羅素合寫《數學原理》一書了。

1900年7月在巴黎召開了第一屆國際哲學家大會,緊接著又舉行了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該次哲學家大會上羅素宣讀了論文「秩序及其在時空中的絕對位置」,懷特海夫人宣讀了論文「婦女教育」。懷氏在兩次會上都未宣讀論文,但他卻是數學家大會五位書記之一。在該次數學家大會上懷特海和羅素有幸聆聽了意大利數學家、邏輯學家皮亞諾((~iuseppe Peano)的符號邏輯學。皮亞諾只長懷特海三歲,當時卻已是名滿天下。此前,懷特海寫作他的《泛代數論》一書時已參考過皮亞諾的相關著作,對他懷有相當的敬意。這次數學家大會皮亞諾的符號邏輯學給他更是留下美好的印象。

同年8月回到英國後,羅素以他慣有的神速掌握了皮亞諾的邏輯理論,這使他開始了數理哲學的研究。他後來在自傳中自稱,他在皮亞諾的符號邏輯體系中發現了「我多年來尋求的那種用於邏輯分析的工具」。此後他與他的老師懷特海合作,耗時十年,寫成了三卷《數學原理》。

1910年懷特海離開劍橋到了倫敦。其直接的原因是他的一位同事Forsyth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其根本的原因卻是,懷氏厭倦了劍橋年復一年的單調教學工作。正如他1912年寫給倫敦大學學院院長的信中所說:「我在劍橋過著刻板的生活┅┅」「遷居倫敦,生活更豐富,可保持我工作所需的新鮮性。」當時的劍橋極為保守,它甚至拒絕授予女生學位。在那樣保守的環境中,懷特海也斷難伸張其哲學創見。

倫敦大學學院是由詩人Thomas Campell及一群思想激進的青年學者創辦的,旨在打破當時沉悶保守的空氣。當時英國的著名大學諸如牛津、劍橋都深受教會控制,師生均必須首先宣稱自己信仰英國國教方可獲得任教、就讀的資格。倫敦大學學院的建立就是要沖破這樣的樊籬。它於1828年10月成立,成為英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它不限制師生的宗教信仰,傳授科學及現代人文知識,不講授神學,被保守人士譏為「Gowel』街那個不信神的機構」。

僅一年後聖公會即在倫敦成立國王學院,與大學學院抗衡。1836年兩校合並為一個聯合學術機構,稱「倫敦大學」。1907年國會頒布法案,規定大學學院不再作為獨立的機構,而成為倫敦大學的一個下屬機構,其名稱頗為怪異:「倫敦大學大學學院」。

遲至1911年7月懷特海才接受大學學院教職,任實用數學及力學講師,工資奇低。在他空閑的那一年,他寫成了一本小書《數學導論》。在該書中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了他在劍橋醞釀已久的數學思想。科學史家George Sarion稱該書「講的是基礎,但卻十分有見地」(very elementary but very Wise);羅素稱它為「決然的大手筆」(absolutely masterly)。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