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小說里的人物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
定價:99
NT $ 86
 

內容簡介

作者寫這些文章的目的是紀事實,本來與寫「百草園」是一樣的,不過所憑借的東西不同,一個是寫園及其周圍,一個是寫兩部小說里的人物時地。又謂可與《魯迅的故家》互為補遺,都是從此書作為一部回憶之作講起的,這也正是《魯迅小說里的人物》的主要性質之一,可以說這是一種特殊的回憶方式(無論切入點還是敘述內容都如此),而與《魯迅的故家》(或許還要加上魯迅《朝華夕拾》和《吶喊》、《彷徨》中的真實部分)構成了一個整體。這里講到每篇小說的人物原型和情節本事,很大程度上旨在介紹魯迅當年生活情況,也是對魯迅有關回憶的補充。

本書涉及魯迅小說內容的方面,則體現了此書另一主要性質。周氏是在對小說藝術特征有著清醒認識的前提下,說明《吶喊》和《彷徨》里的人物事件原型的。人物事件的虛實本身沒有終極意義,虛實之間的差別卻頗有意思;周氏是給研究者提供了比較的可能性。
 

目錄

總序
吶喊衍義
一 開端
二 父親的病
三 藤野先生
四 新生
五 金心異勸駕
六 狂人是誰
七 禮教吃人
八 孔乙己
九 咸亨酒店
一○ 溫酒的工作
一一 酒店余談
一二 饅頭
一三 秋瑾
一四 府橫街
一五 燈籠
一六 何小仙
一七 老拱
一八 一件小事
一九 夏穗卿
二○ 剪發
二一 假辮子
二二 男學生剪發
二三 女學生剪發
二四 風波
二五 怕張順
二六 孝道
二七 復辟的年代
二八 六斤
二九 九斤老太
三○ 民俗資料
三一 兩個故鄉
三二 看守祭器
三三 閏土父子
三四 豆腐西施
三五 搬家
三六 狗氣殺
三七 木刻書板
三八 路程
三九 阿Q正傳
四○ 正傳
四一 阿Q
四二 為什麽姓趙
四三 優勝紀略
四四 勝利一
四五 勝利二
四六 牌寶
四七 賭攤
四八 失敗一
四九 失敗二
五○ 勝利三
五一 戀愛的悲劇
五二 舊女性觀
五三 悲劇的主人公
五四 地保
五五 討饒
五六 關於舂米
五七 龍虎斗
五八 靜修庵求食
五九 園里的東西
六○ 中興與末路
六一 掮客
六二 小偷
六三 阿Q的革命
六四 逃難
六五 不准革命
六六 新貴
六七 黃傘格
六八 剪辮與盤辮
六九 民團捕盜
七○ 審問
七一 游街示眾
七二 刑場
七三 方玄綽
七四 官兼教員
七五 欠薪
七六 索薪
七七 年月考證
七八 縣考
七九 掘藏
八○ 發狂
八一 兔和貓
八二 愛羅先珂
八三 寂寞
八四 京戲
八五 地方戲
八六 翻筋斗
八七 平橋村
八八 金耀宗
八九 禿先生的書房
九○ 太平天國故事
九一 後記
彷徨衍義
一 祝福
二 祝福的儀式
三 祥林嫂
四 死後的問題
五 寡婦再嫁
六 馬熊拖人
七 魯四老爺
八 酒樓
九 遷葬
一○ 小兄弟
一一 小照
一二 故鄉風物
一三 剪絨花
一四 幸福的家庭
一五 肥皂
一六 長明燈
一七 示眾
一八 高老夫子
一九 孤獨者
二○ 祖母
二一 斜角紙
二二 本家與親戚
二三 傷逝
二四 弟兄
二五 離婚
二六 拆灶
二七 狗
二八 老鼠
二九 阿長與山海經
三○ 山海經與玉田
三一 搖咕咚
三二 東關
三三 迎會
三四 無常
三五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三六 父親的病
三七 S城人
三八 學堂
三九 南京
四○ 南京二
四一 留學生會館
四二 仙台
四三 范愛農
四四 哀范君
四五 後記
附錄一
舊日記里的魯迅
附錄二
學堂生活
 

去年春天,還在給上海《亦報》寫小文章,動手來編《吶喊衍義》,雖然只發表了極小一部分,但仍是繼續著寫,大概費了兩個月的工夫,一總寫了一百三十多節。這里分作兩部,前部是關於《吶喊》的,後部是關於《彷徨》以及《朝華夕拾》,所以雖是兩個頭,實在卻可以叫作「三衍義」的。我寫這些文章的目的是紀事實,本來與寫《百草園》是一樣的,不過所憑借的東西不同,一個是寫園及其周圍,一個是寫兩部小說里的人物時地。小說是作者的文藝創作,但這里邊有些人有模型可以找得出來,他的真相如何,有些物事特別是屬於鄉土的,上物方言,外方人不容易了解,有說明的必要,此外因為時地間隔,或有個別的事情環境已經變遷,一般讀者不很明了的,也就所知略加解說。這幾項都是事實,因此我的工作只是記述而不是造作,就只怕見聞不周,記憶不足,說的或有錯誤,希望知道得更確實的朋友能夠給與補正,但是要想找熟悉四五十年前紹興事情的朋輩已經很不容易,我也曾這樣找過,可是結果是很失望的。

《朝華夕拾》本來並不是小說,雖然也不是正式的自傳,為便宜計也就收在里邊,因為分量不多,不能獨立,所以就並在《彷徨》部分里去了。原來《朝華夕拾》里可說的事實很不少,論理可以自成一卷,但是有許多都已在《百草園》里說過了,這里所說只是余下的那一部分而已。不但是《夕拾》,便是那兩部小說里的人物,有好些也都在《百草園》里說過,因此如說《魯迅的故家》可以作本書的補遺,這話可以說得,若是說本書可以作《故家》的補遺,也是一樣的可以這麽說的。

關於《夕拾》中在南京學堂的一段注解得很簡略,因為以前曾寫了一篇《學堂生活》,雖是說我自己的,但情形大抵相似,所以作為一個附錄,加在後邊。近時翻閱舊日記,看見有不少關於魯迅的記事,也抄錄了出宋,當作另一個附錄,雖然,這如附在《故家》後面,自然更為適當。日前偶看俞階青先生的《詩境淺說》,聯想到《曲園課孫草》,忽然記起魯迅在三味書屋讀《課孫草》的事情來。壽鏡吾先生教他讀這書,大概已經教他「開筆」作文了,後來「滿篇」之後才叫洙鄰先生批改,這事本來應當寫在第三節《戊戌二》里邊的,可是當時遺忘了。上文所說記憶不足的事可見是實在的。但是現在還沒有完全忘卻以前,能夠記下這一點來,也正是很幸運的吧。一九五三年十月二十四日,著者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