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

梅蘭芳
定價:87
NT $ 76
  • 作者:李仲明 譚秀英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2-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3445050
  • ISBN13:9787543445055
  • 裝訂:平裝 / 33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家族的百年滄桑史。梅氏家族的京劇藝術肇始于“同光十三絕”之一的梅巧玲,經梅竹芬的繼承發展,到梅蘭芳這一代發揚光大、自創梅派、堪稱梨園宗師。梅蘭芳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創排了大量的時裝新戲和古裝新戲,成為中國現代京劇史上改革創新的先鋒。並把中國的京劇藝術介紹到世界各國,同時吸收各國戲劇藝術中的優秀營養,促進了中外戲劇文化藝術的交流。梅葆玖秉承梅派藝術真諦,梅派藝術風格逾越百年歷久不衰。

梅蘭芳(1894—1961),中國現代杰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名瀾,字畹華,乳名群子,學藝後取藝名蘭芳,祖籍江蘇泰州,1894年誕生于北京李鐵拐斜街梅宅。1898年師從吳菱仙學青衣。1905年在北京廣和樓初次登台飾演織女。1906年正式搭喜連成班,又從姑丈秦稚芬、姑表叔胡二庚學花旦戲。1911年第一次在北京文明茶園貼演《玉堂春》,試唱新腔成功。1914年-1918年排演時裝新戲和古裝新戲。對京劇旦角表演藝術進行重大革新,創造了集京劇旦角藝術之大成,融青衣、花旦、刀馬旦行當為一爐的表演形式和甜潤、平和、優美、動听的梅腔,世稱“梅派”,與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合稱“四大名旦”。 還對舞台美術、布景、化妝和音樂進行了重大的有突破性的改革。 1927年梅蘭芳被評為“梅程荀尚”四大名旦。1937年-1945年蓄須明志,拒絕為日偽演出,辦畫展謀生。日本投降後,剃須重新登台。1961年8月8日病逝于北京,終年六十八歲。


李仲明(1950—),山東省梁山縣人。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戰爭研究》編輯部編輯。多年從事中國近代文化和抗日戰爭史的研究、編輯工作。主要著作有《梨園宗師——梅蘭芳》、《李少春》等,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

譚秀英(1951—),山東省掖縣人。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副主任、副編審。熱愛京劇,對近代中國戲劇有深刻的研究。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目錄

一 梨園世家
生不逢辰
胡琴聖手
“聞雞起舞”
“蕙仙舉火”
“剪掉辮子”
二 歲寒三友
廣采博師
亦師亦友
武生宗師
戲劇奇才
三 青衣翹楚
成名滬上
耳目一新
創排新戲
藝冠京華
四 淳樸家風
熱心公益
潔身自好
相敬如賓
伉儷情深
五 國難歲月
“巾幗精魂”
避居香港
蓄須明志
返滬拒敵
迎“春消息”
六 德藝雙馨
重登舞台
藝傳弟子
養身之道
博采眾長
七 奼紫嫣紅
梅家子女
人民演員
儉樸隨和
“楊門女將”
八 蜚聲海外
藝滿天涯
三渡扶桑
赴美演出
四訪蘇聯
再度“梅郎”
九 故鄉之路
萬人空巷
悠悠鄉情
精湛演出
珍貴合影
再返故鄉
“四絕”紀念
十 梅韻長存
梅派傳人
愛戲如命
兩代摯友
梅家後代
梅魂永駐
附錄一 梅蘭芳家族世系簡表
附錄二 梅蘭芳年表
附錄三 主要參考書目
 

中國是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傳統的泱泱大國,而幾千年來文明火種的傳播,正是由千千萬萬個家庭血脈的延續而承載著。“家”是“國”的縮影,“國”是“家”的延伸,只有家庭繁衍的生生不息,才有國家命脈的延宕流長。孟子說︰“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離婁上》)因此,“家國”、“國家”在漢語文字里,一直在炎黃子孫心目中一個最莊嚴而神聖的詞匯。儒家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墨家道“治天下之國若治一家”(《尚同下》),這種傳統中國人價值取向的產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們都接受了“家國同構”這一政治文化範式。

“家”、“國”雖然同構,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多年來,我國學界對于國家光亡、民族的興衰,比較偏重于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學科領域去研究,即對于“國”的歷史比較重視,相對來說,忽視了對“家”的探討和挖掘。這樣就帶來了對社會歷史發展的研究見大不見小,多宏觀而少微觀,重上層建築而輕社會根基,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嚴重的缺憾。但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一股強勁的研究家族史的勢頭正在史學界掀起,形式新穎的“家族史”與“口述歷史”的讀物正在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本叢書正是在這種新情勢下編輯出版的。其讀者對象不只限于研究者,更主要的是想給對近百年一些重要人物家族的興盛衰亡有興趣的廣大讀者提供一點可讀的素材。

這套叢書的基本範疇是寫近現代的三代人。俗話講“人無三代富”,也就是說一個家族興衰一般會經過三代。如果一代人的主要活動按三十年計算,三代的起落大體為一百年。按三代百年來切割家族,深入解剖,無疑是比較方便和科學的。為什麼這套叢書只寫近現代的家族?因為近百年,伴隨著1840年鴉片戰爭的硝煙,資本主義列強大舉入侵中國,中國傳統社會在劇烈的變動中解體,傳統文化也在困苦中再生。古今中西之爭改變著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選擇,很多大家族也在這種“幾千年未有的大變局”(李鴻章語)中浮沉。選擇一些典型的家族,考察他們在近百年社會大變動中的發家與破敗,無疑對全面認識近現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國傳統的農業文明向現代的工業文明的轉換,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百年家族》叢書的確定即源于這種指導思想。

這套叢書從近現代各界名人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家族三十個,每個家族一冊。我們希望每本書不是寫成一般的三代人物傳記,也不是對每個家族的簡單回顧,而希望寫成以人物為載體,以家族為場景,給讀者以思考的生動活潑的著作。通過家族三代主要成員的人生道路,包括理想抱負、求學問道、學術思想、藝術成就、政績戰功、子弟教育、境遇命運、悲歡離合、性格組合、喜怒哀樂、婚姻家庭等方面,全方位反映家族的興盛衰落;通過一個家族透視近百年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風俗的發展和變化。在寫作手法上盡量避免按時間順序或人物傳承做平鋪直敘,要求打破時空隔閡,每本書似一部跳動的電視劇,有情節、有畫面、有激情,從更高、更宏觀、大歷史、大文化的角度去把握家族發展的脈絡及人物命運的變遷。

家族的興旺發達,既靠天時、地利,更需人和。社會的大環境,一定的家庭基礎是十分必要的,但優秀的人才是關鍵。這也就是為什麼處于同時代的家庭,其結果則差別甚大的原因。所以,研究近百年家族的三代更替,人是中心。一般來講,這里的每本書,都以一位名人為中軸,上下擴充三代人,也有的延續四代人,左右旁及關系密切的數十人,以家寫入,以家透視社會,人是時代的人和家族的人,對人的行為和家族的走向都有哲理的解析。從這個角度講,希望每本書都寫出了做人的道理、治家的秘訣,具有一定的理性思考,可以鑒往知來、開拓視野、啟迪心智。編者的這種苦心設計是否變成了現實,還是請讀者認真閱讀這套書後去評判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