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為一種社會群體共有的代代相襲的行為方式,是人類文化的重要構成因素。它起源於社會眾成員不斷重復的不自覺行為,因其滿足了社會群體的某些基本需要,逐漸變得規
范化,被人群廣為接受與傳承,從而極具穩定性和遺傳性。在中華文化系統里,不僅深藏着豐贍的民俗內容,而且素有「觀風」、「采風」傳統,其內蘊在於朝野有識之士重視民俗的社會功能,力圖使之歸於雅正,所謂「明王之化,當移風使之雅,易俗使之正」(《劉子》)卷九,「正身行,廣教化,修禮樂以美風俗」(《新書·輔佐》)。
-
地球編年史Ⅴ:當時間開始
$287 -
告別洪荒:人類文明的演進
$324 -
宮崎市定中國史
$407 -
胡椒的全球史:財富、冒險與殖民
$256 -
時間觀
$426 -
食物簡史:濃縮在100種食物裡的人類簡史
$720 -
起源:萬物大歷史
$306 -
從投石索到無人機:戰爭推動歷史
$308 -
每個青少年都應該讀的中國歷史故事:秦漢
$167 -
中國人的生存規矩
$235 -
中國史學史
$307 -
每個青少年都應該讀的中國歷史故事:春秋戰國
$167 -
歷代周敦頤文集序跋目錄彙編
$459 -
地圖上的中國史(第三卷):兩宋至中華民國
$594 -
國家是怎樣煉成的.3
$235 -
每個青少年都應該讀的中國歷史故事:三國兩晉南北朝
$167 -
黃同學漫畫中國史:清末民初那些年
$271 -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6):大分裂時代
$251 -
類編長安志--中國古代都城資料選刊
$275 -
人文通史
$277 ~ 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