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為一種社會群體共有的代代相襲的行為方式,是人類文化的重要構成因素。它起源於社會眾成員不斷重復的不自覺行為,因其滿足了社會群體的某些基本需要,逐漸變得規
范化,被人群廣為接受與傳承,從而極具穩定性和遺傳性。在中華文化系統里,不僅深藏着豐贍的民俗內容,而且素有「觀風」、「采風」傳統,其內蘊在於朝野有識之士重視民俗的社會功能,力圖使之歸於雅正,所謂「明王之化,當移風使之雅,易俗使之正」(《劉子》)卷九,「正身行,廣教化,修禮樂以美風俗」(《新書·輔佐》)。
-
每個青少年都應該讀的中國歷史故事:秦漢
$167 -
格奧爾格·伊格爾斯的史學史研究
$308 -
人文通史
$277 ~ 459 -
寫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全6卷)
$668 -
季風帝國:印度洋及其入侵者的歷史
$668 -
百獸率舞:商周時期中國北方動物紋裝飾綜合研究
$512 -
地球編年史Ⅴ:當時間開始
$287 -
地圖上的中國史(第三卷):兩宋至中華民國
$594 -
重會海外漢學界(1979-1983)--《史學情況》集粹
$188 -
時間觀
$426 -
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話說歷史
$125 -
歷史的回歸:21世紀的衝突、遷徙和地緣政治
$246 -
5000年文明啟示錄
$796 -
類編長安志--中國古代都城資料選刊
$275 -
老照片(第123輯)
$104 -
地圖上的中國史(第二卷):三國至五代十國
$528 -
觸景生情:文化地理學人筆記
$210 -
告別洪荒:人類文明的演進
$324 -
黃同學漫畫中國史:清末民初那些年
$271 -
超有料漫畫中國史
$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