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前言
      中譯本序
      序論 交流的問題
      交流的歷史真實性
      “交流”意義的多樣性
      厘清20世紀20年代的論戰
      二戰以後的技術話語和治療話語
      第一章 對話與撒播
      1.1 柏拉圖《斐多篇》中的對話和愛欲
      1.2 《對觀福音書》中的撒播
      第二章 一個錯誤的歷史:招魂術傳統
      2.1 基督教根源
      2.2 從物質到精神;17世紀的“交流”
      2.3 19世紀的招魂術
      第三章 走向更加強有力的精神視野:黑格爾、馬克思和克爾愷郭爾
      3.1 黑格爾論承認
      3.2 馬克思(對洛克)論貨幣
      3.3 克爾愷郭爾的匿名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與死者的對話
      4.1 記錄與傳輸
      4.2 作為與死者交流的詮釋
      4.3 死信
      第五章 追求真正的聯系,彌合鴻溝的橋梁
      5.1 唯心主義與人的壁壘
      5.2 騙局還是接觸?詹姆斯論心靈研究
      5.3 伸出手去觸摸人:電話的奇怪聲音
      5.4 廣播:作為撒播(和對話)的廣播
      第六章 機器、動物與外星人:林林總總的不可交流性
      6.1 圖靈的測試與愛欲的不可超越性
      6.2 動物與非人動物的感應
      6.3 與外星人的交流
      結語 手拉手
      構成交流的鴻溝
      接收者的特權
      交流的陰暗面
      觸覺與時間的不可壓縮性
      附錄 妙語摘抄(原書附錄)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