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省鄒縣)人,中國戰國時期的大儒,孔子後一人,故有「亞聖」之稱。他幼時曾得力於母親的教誨,後受業於子思的門人。游學於齊、梁之間,一度任齊宣王客卿,因其主張不見用,退而與弟子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說。為適應歷史發展的需要,孟子發展了孔子核心思想仁為仁政,提出「民貴君輕」說,體現了儒家的重民思想,反對統治者的武力兼並,主張「仁政」是統一天下的基礎。孟子提倡性善說,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孟子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功夫,成為中國思想史上心學的鼻祖。
宋元以後,孟子學說成為統治階級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其本人的地位也日益顯尊。元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他被封為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定為「亞聖孟子」。
所著《孟子》七篇,是中國儒家經典之一,與《大學》、《中庸》、《論語》並稱《四書》。是書的成書,歷史上其說不一,一說為孟子和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共同編撰而成;一說是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對其言行的記錄。書中記載了孟子及其若干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各方面的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軌跡,是研究儒家學說及其發展的重要典籍,也是了解孟子本人及其學派重要依據與資料。
為了幫助青年讀者能夠讀懂這部儒家經典,我們先將此書意譯為白話文,為求譯文通俗易懂,內容連貫;然後將它譯成英文,便西方讀者也能正解理解和運用。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