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歷史學名著提要

西方歷史學名著提要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陳啟能/主/編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1-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10023895
  • ISBN13:9787210023890
  • 裝訂:762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對客觀歷史過程、事件、人物、問題等為物件進行研究的歷史著作。包括傳統史學和新史學的作品,每篇作品除了簡介作者生平外,還盡可能對該作品的意義、地位和理論、方法上的特色和創新加以分析。

《西方歷史學名著提要》,作為西方人文科學名著提要書系中的一本,既有與其他各本共同之處,也有它自身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需要在這里加以說明,因為它們與本書的選材和編纂直接有關。
 

目錄


希羅多德
歷史 約前443-前425
修昔底德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約前441-前396
色諾芬
長征記 約前370
波利比阿
通史 約前150-前122
愷撒
高盧戰記 約前52-前51
普魯塔克
希臘羅馬名人傳 120年以前
塔西佗
編年史 約115-116
聖奧古斯丁
上帝之城 413-426
圭齊亞迪尼
意大利史 1536-1540
馬基雅維里
佛羅倫薩克 1525
伏爾泰
路易十四時代 1751
吉本
羅馬帝國衰亡史 1776,1788
米涅
法國革命史 1824
基佐
一六四○年英國革命史 1826
蘭克
教皇史 1834-1836
托克維爾
論美國的民主 1835,1840
黑格爾
歷史哲學 1837
卡萊爾
英雄與英雄崇拜 1841
尼布爾
羅馬史演講錄 1846-1848
格羅特
希臘史 1846-1856
馬考萊
英國史 19世紀下半葉
蒙森
羅馬史 1854-1856,1885
博克爾
英國文明史 1857,1861
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 1860
特納
邊疆在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性 1893
韋伯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1904,1905
吉奇
十九世紀的歷史學與歷史學家 1913
比爾德
美國憲法的經濟觀 1913
克羅齊
歷史學的理論和實踐 1915
斯賓格勒
西方的沒落 1918,1922
赫伊津加
中世紀的衰落 1919
湯因比
歷史研究 1934-1961
勒費弗爾
拿破侖時代 1935
費弗爾
十六世紀不信神的問題--拉伯雷的宗教 1942
柯林武德
歷史的觀念 1946
布羅代爾
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1949
阿里埃斯
兒童的世紀:家庭生活的社會史 1960
湯普森
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 1963
布萊布
現代化的動力 1966
福柯
知識考古學 1966
斯塔夫里阿諾斯
全球通史 1970,1971
道格拉斯·諾斯,羅伯特·托馬斯
西方世界的興起:新經濟史 1973
安德森
從古代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1974
安德森
專制主義國家譜系 1974
沃勒斯坦
現代世界體系 1974,1980,1989
勒華拉杜里
蒙塔尤 1975
金茲伯格
奶酪和蛆蟲--一個十六世紀磨坊主的世界觀
斯通
英國的家庭、性和婚姻,1500-1800 1977
勒高夫等
新史學 1978
福山
歷史的總結與最後之人 1992
霍布斯鮑姆
極端的年代 1994
亨廷頓
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1996
 

比起「西方」概念來,「歷史學」概念要復雜得多。「歷史」和「歷史學」是不可分的。前者指自然界和社會中任何一種發展過程,如地球的歷史,社會的歷史,或個別學科(如物理學、哲學)的歷史等。早在古代,已經有了描述自然的”自然史”的術語(historia naturalis)。後者主要指研究人類社會的發展及其全部復雜性和多樣性的學科,它既指一種知識,又指一種類型的研究活動。歷史學和「歷史學」概念在西方有個發展過程,在各個時期是有變化的。這點我們在下面會談到,這里就不多說。在當代,對歷史學的理解,或者說對「歷史學」概念的解釋,依然存在歧義。

面對浩如煙海的西方學術經典,任何人竭畢生之力也無法讀盡。由各學科權威學者主編的西方學術名著提要叢書,為讀者鋪就了通向西方學術殿堂的捷徑。《西方管理學名著提要》被中央黨校及多所地方黨校選為輔助教材,發行量超過5萬;《西方心理學名著提要》《西方教育學名著提要》也已被華東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院校選為素質教育教程的參考教材,初版發行即逾萬冊。李銀河主編的《西方性學名著提要》一出版,即引起書界關注。

本書是以對客觀歷史過程、事件、人物、問題等為物件進行研究的歷史著作。包括傳統史學和新史學的作品,每篇作品除了簡介作者生平外,還盡可能對該作品的意義、地位和理論、方法上的特色和創新加以分析。《西方歷史學名著提要》,作為西方人文科學名著提要書系中的一本,既有與其他各本共同之處,也有它自身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需要在這里加以說明,因為它們與本書的選材和編纂直接有關。

首先,在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中,歷史學是最古老的科之一。西方的史學源起於古希臘。如果從史學的源頭神話和史詩算起,希臘著名的《荷馬史詩》主要記述發生在公元前13世紀的特洛伊戰爭,從口頭流傳到成文記載,大致經歷了從公元前12世紀至前8世紀的漫長時光,正式成文則在公元前6世紀。誠然,史詩還不是歷史著作,還不能表明史學的誕生,但它對歷史學產生的價值是不容忽視的。譬如《荷馬史詩》就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不僅對後人了解公元前12世紀至前9世紀希臘人的社會狀況很有幫助,而且對了解此前的邁錫尼文明(約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也有價值。不僅如此,《荷馬史詩》對古希臘的歷史觀念也有影響,如其中處於萌芽狀態的人本思想。因此,史詩雖然是用文學詩歌形式寫成的,但無疑具有相當的史學因素。如果考慮到在當時,史、詩和其他後來才形成的知識學科(如哲學、倫理、音樂、宗教等)都是混合在一起不分家的,就更能理解這點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