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評傳

拓跋宏評傳
定價:156
NT $ 136
  • 作者:程維榮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98-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5032034
  • ISBN13:9787305032035
  • 裝訂:297頁 /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北魏是公元四世紀末至六世紀由鮮卑拓跋部在中國北方建立的王朝。魏孝文帝拓跋宏根據當時的社會現實,繼承儒家傳統,提出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思想,並且領導了太和年間的改革運動,推動了拓跋部的漢化。本書著重論述當時的社會背景、拔跋宏的生活經歷及其思想的淵源、形成、主要內容與影響,進而揭示太和改革運動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古代少數民族發展進步的若干規律。

作者簡介:

程維榮,浙江寧波人,1957年生,上海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現為華東政法學院古籍所副研究員,曾先後赴南斯拉夫、日本進修,從事中國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傳統文化的研究,發表論文多篇,合作編寫、出版各類著作十余部。
 

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引言
第一章 時代與早年經歷
第一節 鮮卑拓跋部的崛起
第二節 動盪的社會環境
第三節 劇烈的文化沖突
第四節 從出生到即位
第二章 成長與親政
第一節 文明太後馮氏
第二節 「事鍾文業」,「欲罷不能」
第三節 皇後與嬪妃
第四節 親政的開始
第三章 拓跋宏改革思想淵源
第一節 「神運兆中,皇居闡洛」的正統觀
第二節 「前車之轍,得不慎乎」的德治觀
第三節 「厘革時弊,稽古復禮」的禮教觀
第四節 禁斷圖讖、裁抑佛道的哲學觀
第四章 行均田與經濟改革思想
第一節 經濟改革背景
第二節 經濟改革方案
第三節 經濟改革思想
第四節 經濟改革實踐
第五章 慎刑獄與法制改革思想
第一節 「潤飾辭旨,刊定輕重」
第二節 「刪除繁酷」,「惟刑之恤」
第三節 「示之以禮」,「貽法後昆」
第六章 遷都之爭
第一節 遷都的依據
第二節 遷都的實施
第三節 遷都後的平叛
第四節 北魏新都洛陽城
第七章 定姓族與政治改革思想
第一節 「置官班祿」,懲腐肅貪
第二節 改革官爵,「人守其職」
第三節 「班鏡九充,清一朝軌」
第四節 「門盡州郡之高,才極鄉閭之選」
第五節 「存勸兩修,恩法並舉」
第八章 變語言與文化改革思想
第一節 變語言
第二節 革服飾
第三節 聯婚姻
第四節 定祭禮
第九章 南征始末
第一節 緣由與出征
第二節 去世前後
第十章 結語
附錄 拓跋宏年表
索引 人名索引
詞語索引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偉大的中華民族在長達五千年連綿不斷的曲折發展過程中,像滾滾東流的長江那樣,以磅礴之勢,沖破了重重險阻,奔騰向前,現在更以嶄新面貌,雄姿英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產生這一奇跡有諸多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勤勞、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社會活動、思維活動和對外交往以及抗擊外來侵略過程中,逐漸創造、積累、發展了具有以生生不息的內在思想活力為核心的優秀傳統思想文化。這是一種偉大、堅強的精神支柱,是我們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歷史留給我們所有海內外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無價之寶。

當然,和各國各種不同傳統思想文化一樣,在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傳統中,也是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因而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不對;一知半解、信口開河或裹足不前、漠然置之,也不對。鄭重而嚴肅的態度應該是對它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的研究和分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繼承和弘揚這份瑰寶,振興中華,造福人類。人類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就是在不斷去粗取精、繼往開來和改革創新過程中實現的。繼往是為了開來,開來不能離開繼往。民族虛無主義和復古主義,都是違背歷史發展的辯證規律的。

現在我們國家正處在一個新的繼往開來邁向四化的關鍵時刻。繼往就是繼民族優秀傳統之往,開來就是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來。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從廣度和深度上進行系統研究,實現去粗取精的要求,正是繼往開來必須完成的緊迫任務。我認為這是中國各族人民,首先是文化界、學術界、理論界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但面對這一時間上長達五千年,內容上涉及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各個領域的傳統思想文化,將從何著手呢?毛澤東同志早在1938年就說過:「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是很有遠見而又切合實際的英明建議。從孔子到孫中山這兩千余年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豐富的時期,如果總結了這段歷史,也就基本上總結了五千年傳統思想文化的主要內容。當然,基本上不等於全部。孔子以前和孫中山以後的情況,可以另行研究。因此,我認為首先最好是在時間上從孔子開始到孫中山為止,方法上采取《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的形式作為實現這一任務的開端。這就是從這段歷史的各個時期、各個領域和各個學科(包括文、史、哲、經、教、農、工、醫、政治等等)有傑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選二百余人作為傳主(一般為一人一傳,少數為二人或二人以上合傳),通過對每個傳主的評述,從各個側面展現那些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業績,從而以微見著、由具體到一般地勾勒出這段歷史中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總體面貌,揭示其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的主要內涵,以利於開門見山、引人入勝地批判繼承、古為今用,也為進一步全面系統地總結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打下基礎。自從毛澤東同志提出上引建議後,半個世紀以來,不少專家學者已從各個方面作了許多工作,但對全面完成這個任務來說還遠遠不夠,還要在深度和廣度上繼續努力。作為「拋磚引玉」,本《叢書》只是這個繼續努力所應完成的工作的一部分。《叢書》凡二百部,約四千萬言,自1990年開始陸續出版,爭取十到十五年全部出齊。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