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書法」,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用毛筆和黑墨寫在潔白宣紙上的漢字,今天人們往往將這些稱之為「書法藝術」。其實,中國書法史上那些被稱為「書法」的字跡,絕大多數並不是作為「藝術」來創造的。人們創造並使用文字,目的在於表達思想,這正是我經常講的「作字行文,文以載道」。文字的書寫在人們的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中都具有重要意義,文字的實用性、漢字書寫的實用性是客觀存在,我們在研究「中國書法」時,不應忽視,不可忽視。
那麽,為什麽今天的人們又把這些古代的書跡稱為「藝術」呢?這是因為中國的漢字是按照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和特有的審美意識創造的,漢字的構形既具有科學性又具有潛在的審美價值。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人不斷改進書寫工具,不斷使用新的書寫材料,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藝,在大量的實用書寫中自覺不自覺地融入自己的審美追求,努力把字寫得更加美觀、「好看」。這樣,那些古代流傳下來的本是為實用而書寫的字跡,除了其具體的文字內容所表達的確定的意義之外,其字「形」的美觀、精妙與神奇,
又能給人以普泛的視覺美感。因此,今天的人們把古代主要為實用而書寫的書跡視為「藝術」是有道理的。從審美的、藝術學的角度對這些字跡進行研究,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文字具有形。音、義三個要素。中國的書家書寫出來各種文字內容的字跡當然也是有形、音、義三要素的。對「中國書法」從美學和藝術學方面的研究只是「書法」研究的一個角度、一個方面,它只是對字跡的「形」進行研究,並非是「書法」研究的全部。但這種研究是饒有興味,很有意義的。中國古代的書跡「形」態各異,可謂千姿萬態。劉守安教授和他的幾位研究生編撰的這本《全彩中國書法藝術史》,既有簡練的文字敘述書法「藝術」的發展變化,又配以大量的書跡圖片,可謂圖文並茂,是一本閱讀性與觀賞性、知識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的著作。我祝賀這本書的出版發行。
-
藝術館•藝術中的經典文學形象與故事
$512 -
視覺設計法則:你不可不知的95個原則
$517 -
認知與視覺藝術:英漢對照
$219 -
第一堂課: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國美術史
$512 -
觀·物:哲學與藝術中的視覺問題
$256 -
藝術本位研究的9堂課
$299 -
斯坦福設計思維課(1):認識設計思維
$412 -
陳之佛學畫隨筆
$459 -
竹不如肉:西方古代藝術史上的權力和身體
$407 -
日本傳統色
$308 -
亞洲藝術的魂
$370 -
無知者
$512 -
宗白華講美學:《美學散步》《藝境》插圖本
$857 -
現代藝術設計多元化研究
$188 -
普及美學原理
$251 -
超現實主義宣言
$322 -
摩滅之賦
$261 -
美術心理學:中國藝術通識名師精品課
$459 -
人人都該懂的美學
$286 -
設計美學與展陳設計
$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