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是社會商品流通中的等價物。自從人類出現社會性的商品交易后,作為商品等價物的貨幣便應運而生。不過,在金、銀、銅、鐵等金屬被人類發現以前,貨幣是由共同交易中的某幾種商品來充當,而后才漸漸地固定為一種端商品的。在中國,最早被固定為等價物的商品,是便於攜帶和計算的、原始人類用於裝飾自已的海貝,即被考古學界和錢幣學界稱之為「貝幣」的一種非金屬錢幣。當人類學會礦物質中提煉金屬后,金、銀、銅、鐵等金屬便被制作成各種形狀的錢幣,取代貝幣充當了商品交換中的一般等價物。
目前有實物依據的西夏金屬貨幣,主要為鑄有漢文和西夏文字的圓形方孔銅、鐵錢。因此,本書着重於西夏的銅、鐵錢進行研究和介紹,以幫助有興趣的讀者掌握西夏錢幣的一般常識。
-
扎塘寺壁畫
$303 -
古格王宮壁畫:科迦寺壁畫
$303 -
民族心理學(上下冊)
$971 -
民族理論研究(第二輯)
$668 -
原始瓷
$303 -
白居寺壁畫
$303 -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經典插圖版)
$240 -
夏魯寺壁畫
$303 -
中央電視台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研究
$334 -
二十世紀七朝石經專論(上下)
$2,506 -
圖文新解泉志
$365 -
尼安德特人
$322 -
唐代墓誌文化詞語專題研究
$313 -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407 -
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第一輯)
$1,984 -
正常人體結構與生理學
$412 -
中國文物常識
$303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錢幣卷(秦-五代)
$2,245 -
湖山品題:頤和園匾額楹聯解讀
$668 -
人的圖像:想象、表演與文化
$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