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名號面面觀

姓氏名號面面觀
定價:72
NT $ 63
  • 作者:劉宗迪
  • 出版社:齊魯書社
  • 出版日期:2000-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3309006
  • ISBN13:9787533309008
  • 裝訂:220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太初無名,天地未具形跡,萬物不可名狀,宇宙間只有一片混沌在回盪。世界是從命名開始的,中國聖哲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劈頭就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思是說,正是命名,才開辟天地,雕刻眾形,才使萬物從原初鴻蒙中分離出來,於是才有這宇宙間萬千氣象,大地上花花世界。命名,使世界成為世界。

人本無名,人類本來與白雲間的飛鳥、綠林中的走獸和碧波中的游魚一樣,無名無姓,逍遙自在,可是人一旦有了名字,他的名字就會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一輩子都與他血肉相連,即使死了,肉體化為塵土,情色皆成死灰,他的名字卻可能仍然在人間世神出鬼沒,讓生者不得安寧,讓死者不得解脫。名字,就像一條堅韌的繩索,使一個人與紅塵世界難分難解地糾纏在一起。有了名字,你就被社會打上了烙印,你就被社會指定了一個身份,一個位置,一種存在的姿態,一種送往迎來的表情,你就只能一個蘿卜一個坑地待在你該待的地方,你就只能成為你,而不能成為別人。命名,使人成為人,使一個人成為一個獨特的被限定的定型的人。

人皆有名,因為人都是社會的動物。人類的姓名制度自始至終就是社會的產物,姓名制度就是社會的象征,人的身份、地位、種族、性別、職業、時代等等都可以從其姓名中體現出來,千頭萬緒、錯綜復雜的關系在姓名這里匯合,也由姓名得以折射,因址,姓名制度是我們透視民族文化的有力視角。舉凡錯根盤節的社會關系、源遠流長的民族傳統、深邃雋永的文化精神、奇趣橫生的民俗風情等等,都在一個民族的姓名制度中得以體現。

本書的著述初旨,就是力圖從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和民俗學的理論視角出發,對中國傳統姓名制度的習俗和文化現象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分析,以期能使讀者對中國姓名制度獲得一個全面的理解和認識,並進而由姓名制度出發,放眼眺望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的繽紛世界。但一旦著手寫作,才知道中國姓名文化浩瀚無涯、幽邃無底,非學識淺薄如我輩者所能窮盡。弱水三千,我只能取其一瓢,剩下的就只有望洋興嘆了。於是,呈現在讀者眼前的就是這本由68個問題組成的小書。

本書共設68個問題,力圖從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和民俗學的理論視角出發,對中國傳統姓名制度的習俗和文化現象進行了多角度、多層面的分析。
 

目錄

總序
前言
1.為什麼說圖騰是最早的名字?
2.圖騰制度的實質是什麼?
3.圖騰命名制度是如何起源的?
4.圖騰是如何演化為姓名的?
5.炎黃圖騰與姓氏有關嗎?
6.姓與氏在實質上有何區別?
7.姓與氏在起源上有何區別?
8.姓與氏在功能上有何區別?
9.「姓氏合一」是如何發生的?
10.姓氏合一的后果是什麼?
11.姓氏來源的途徑主要有哪些?
12.姓氏與地名有何關系?
13.姓氏與先人名號有何關系?
14.姓氏與先人的爵位和官職有何關系?
15.姓氏與職業、技藝有哪些關系?
16.賜姓是怎麼一回事?
17.孔子的「正名」思想與姓氏制度有關系嗎?
18.姓氏是如何反映民族融合的?
19.門第與姓氏有哪些密不可分的聯系?
20.什麼是郡望?
21.什麼是譜牒?
22.「五百年前是一家」嗎?
23.姓氏淵源舉隅(一):劉、趙
24.姓氏淵源舉隅(二):吳、竹
25.姓氏淵源舉隅(三):竇、車、東方
26.姓名的指稱意義是什麼?
27.姓名的結構意義是什麼?
28.姓名的文學意義是什麼?
29.姓名的結構與民族文化之間有哪些聯系?
30.什麼是輩份名?
31.單名與雙名有何來歷?
32.先秦人名有哪些時代特征?
33.兩漢魏晉人名字有哪些時代特征?
34.南北朝隋唐人名有哪些時代特征?
35.宋元明清人名有哪些時代特色?
36.新中國人名有哪些政治色彩?
37.取名習俗舉隅:占卜得名
38.取名習俗舉隅:應夢取名
39.取名習俗舉隅:抓周取名
40.取名習俗舉隅:因時得名
41.取名習俗舉隅:五行配名
42.取名習俗舉隅:寄身求名
43.取名習俗舉隅:丑名賤名
44.取名習俗舉隅:親子連名
45.少數民族取名習俗舉隅:侗族的命名習俗
46.少數民族取名習俗舉隅:高山族的名字信仰
47.少數民族取名習俗舉隅:傣族的命名習俗
48.少數民族取名習俗舉隅:瑤族的名字習俗
49.名與字有何區別?
50.名與字的用法有何不同?
51.名與字有何聯系?
52.字的格式是怎樣的?
53.小名與禁忌有何關系?
54.小名的取名習俗是什麼?
55.什麼是謚號?
56.謚號與蓋棺論定有什麼關系?
57.何謂別號與風雅?
58.別號有何體例?
59.什麼是法名與道號?
60.何謂筆名?
61.何謂藝名?
62.何謂綽號?
63.為什麼要避諱?
64.封建時代女性的名字是怎樣的?
65.名字的字形美是什麼?
66.名字的聲韻美是什麼?
67.名字的語義美是什麼?
68.姓名與命運有聯系嗎?
 

民俗文化現象是適應一定的社會生活,首先是物質的生活、社會關系的建立和相應的心理需要而逐漸形成的,其傳承和延續的主要原因在於能夠規范、便利和調節人們的實際生活。一個人,不論他從事什麽工作,在日常的飲食起居、人際交往中其實都要受到一定民俗文化的制約、陶冶和塑造。不過,大約是由於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人們對於自己所處的文化環境和身邊發生的民俗現象並不自覺的去思考什麽,也不去問個究竟。在生活發生急速變化的今天,一些人把傳統的風俗習慣看成是殘留的舊事物,認為它們即將消亡,因而更不在意要了解和認識它們,更不要說開展研究。80年代以來,中國城鄉的生活面貌的確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許多從歷史上延伸下來的習俗慣制不僅再度恢復,而且還得到新的作用,如在節日慶典、人生儀禮、民間文藝表演等方面。這說明社會的前進和發展不可能脫離原有的基礎,在人們的生活方式中總會見到根深蒂固的民族傳統。或者說,在創造更加富足、美滿生活的過程中,民族民俗文化始終是我們不得不加以采用的遺產和資源。因此,也正是在這二十多年里,中國的民俗學得到了重視和加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術界和社會各界普遍開始關注群眾實際生活與人們的精神世界。民俗學並不是有些人所想象的那種專門關心陳舊事物的書齋里的學問,而是緊密聯系新生活實踐的現代科學的認識工具。

然而,與民俗文化的豐富復雜程度相比,民俗學研究成果還顯得不夠完善,其中一點不足就是缺乏普及性學術出版物。廣大干部和一般讀者很難見到知識上准確、認知上深刻和表達上通俗平易的民俗學書籍,這妨礙了他們觀察、理解、分析和評斷各種各樣的民俗現象,限制了他們在接觸群眾生活的工作中更好地研究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鑒於此,我們組織了幾位專門從事民俗研究的學者,發揮他們各自的專長,編寫了這一套「民俗文化面面觀」叢書。雖然這只是一種嘗試性工作,但相信會在一定層面上滿足讀者的急迫需求。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民間文化研究所所長、著名民俗學家鍾敬文教授最近在給《民間文化》雜志寫下的文字中說道:「民俗本身是一種生活方式,又是一種文化樣式。是與人們日常生活聯系最密切的文化形態。民眾有權利、有能力接受和獲得民俗學知識,民俗學也有條件達到普及的層次。這是民俗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普及性工作做好了,對民俗學自身的發展大有益處。」他對由齊魯書社出版這一套叢書給予了熱情的鼓勵。

叢書的每一冊都采用了問答的形式,所有問題的設置既有相對獨立性,又連接成一個系統,這樣就可以達到閱讀上感覺輕松愉快,而理解上又能達到互相聯系和深化的目的。表面上看,提出的問題各式各樣,回答的文字也比較平實,似乎沒有什麽理論深度和缺乏邏輯性,但事實上問題和答案的表述都是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之上的。通過諸多的問答,將某一領域民俗文化現象盡量給予立體和多角度的描述,這樣做的目的首先是忠實於民俗文化在實踐生活中並非一一孤立存在的真實。當前,在一般民俗學概念中將民俗分為物質生產、衣食住行、社會組織、人生儀禮、精神信仰、文藝娛樂等若干方面,然後將各種民俗現象放入到這個分類的框架當中給予說明和解釋,這種方式固然具有文化科學的一般邏輯性,但也存在將本來互相聯系的民俗文化現象主觀地加以肢解之嫌。例如民間口頭的傳說故事、歌謠等,一方面帶有文藝創作的性質,另一方面卻緊密聯系節日、勞動、信仰、人際交往等,是生活中人們經驗交流、情緒表達的一個基本媒介,而後者是專家作家文藝創作中所缺乏的現象,因而不能將它們理解為單一的文藝創作和表演活動。本叢書各冊中的問題條目就充分考慮到民俗文化現象之間的多種聯系關系,如在談生肖時也陳述有關故事傳說,談姓氏名號時牽涉到人的社會地位、心理習慣等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其次,他們還認為,今天的民俗有許多是古代民俗的變異或者是各民族文化間交流的結果,因此,凡是有關歷史傳承、文化傳播的現象,都在詳審資料的前提下給予一定的說明,以利於理解某些民俗文化的生成演變規律。再次,書中問題的設列既注意到現象的類別關系,也考慮到目前民俗學研究的觀察視角、學術意識,這將有利於推廣一些較為新穎的民俗學理論研究成果。

某些民俗,特別是關系到比較古老的信仰心理的現象,在科學昌明的時代顯得荒誕和離奇,但我們從認識歷史的角度出發,給予了一定的介紹,其目的在於讓人們對這些現象能夠有比較具體和清醒的認識,以利於民俗文化傳統作出更為周到和深刻的反思。因為我們是從民俗學角度來討論各種民俗事象的原則和原理,不演繹其方式方法,所以,在具體的問題上除了客觀的描述外,只是簡單地指出其中的謬誤,一般不加入更多的主觀意見。也就是說,對任何文化現象,只有更具體地了解它,才能更自覺地評判它,相信當代的讀者是有這個判斷能力的。

我們歡迎讀者對本叢書提出寶貴意見,並期望中國的民俗學在社會各界的關心下,通史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進一步發揮它應有的科學認識作用。

劉鐵梁
2000年9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