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

《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廖名春
  • 編者: 陳光林
  • 出版社:齊魯書社
  • 出版日期:2001-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3309758
  • ISBN13:9787533309756
  • 裝訂:平裝 / 37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周易》是影響最大的中國文化典籍。對《周易》的認識,往往存在著兩種極端的看法。一是無問題論,認為《周易》所有的問題都已經解決了,毫無秘密可言。現在只要做做通俗化的宣傳或應用工作就行了。一是不可知論,認為《周易》的大部分是讀不懂的,其本義不可追究。因此,不是反對研究《周易》,就是把《周易》當成一個可以隨意打扮的玩偶。

本書作者是易學底子打得很寬。先是易學史,然後是經、傳;先是傳世文獻,然後是出土簡帛;先是音韻、訓詁、文字、考據、文獻,然後是史學、哲學。本書將問題一個個地、一層層地逐步接近、全部解決,分經、傳、史、外四編,共17章。每章都有新的見解,是一部很有學術價值的好書。

本書包括︰《周易》乾坤兩卦卦爻辭新解;坤卦卦名探原兼論八卦卦氣說產生的時代;上海博物館藏楚簡《周易》管窺等內容。
 

目錄

總序 陳光林

前言
上篇 易經探原
第一章 《周易》乾坤兩卦卦多辭新解
一、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二、用九與用六
三、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四、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五、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第二章 坤卦卦名探原兼論八卦卦氣說產生的時代
一、坤卦卦名原為“�”
二、“坤”的出現及其本義
三“土位在申”考實
四、八卦卦說溯源
第三章 上海博物館藏楚簡《周易》管窺





第四章 《周易》豐卦卦爻辭新考








中篇 易傳考辨
第五章 《大象傳》早于《彖傳》論
一、《大象傳》釋上下卦之序
二、《彖傳》釋上下經卦之序
三、釋卦德之序與釋卦象之序不同的原因
四、《大象傳》與《彖傳》的關系
第六章 《周易‧說卦傳》錯簡說新考




第七章 帛書《二三子》、《要》校釋五題
一、德義無小失宗無大
二、鼎王(尸口王)
三、帛書〈二三子〉後半部分的拼接與綴補
四、《尚書》多(人��)穎
五、詩書禮樂不百扁
第八章 帛書《要》篇與孔學研究
一、幣書《要》與今本《系辭傳》
二、帛書《要》與《論語》
三、帛書《要》與六經
第九章 帛書《周易》經傳述論
一、帛書《易經》
二、帛書《易經》
第十章 《〈帛書系辭釋文〉補正》
 

廖君名春是當今著名的青年易學家。天資聰穎,讀書勤奮,是他的突出特點,但不是他的專利。他的長處在于方法高明。他治易善于獨立思考,認準的東西不放棄,可疑的觀點不苟同,凡屬學問的事情一概較真,是朋友也不例外。往往因此惹人,惹人不免生隙。生隙也無妨,時間一久,友情會更深更淳。這很像金師景芳先生。他跟金先生念博士,金先生為人治學的精神給他耳濡目染學到手,是他最重要的收獲。我最佩服他的也是這一點。

廖君易學底子打得很寬。先是易學史,然後是經、傳;先是傳世文獻,然後是出土簡帛;先是音韻、訓詁、文字、考據、文獻,然後是史學、哲學。幾方面融匯起來,形成他堅實的學問根基。根基之上突出簡帛易學。簡帛易學重點在經、傳。簡帛只是他研究易學的手段,他的目標是解決問題。他認為《周易》的問題既不是早已解決完畢,也不是根本不能解決。他想的做的,和金先生一樣:《周易》的問題只能一個個地一層層地逐步接近全部解決。廖君把這叫做“逼近法”。“逼近法”是正確的,這部《〈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就是按“逼近法”解決問題的書。書分經、傳、史、外四編,計17章。每章都有新見解。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觀點,卻不能不贊成他的研究方法和學術精神。在今年5月《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庫》審稿會上,十幾位專家異口同聲肯定這書寫得好,有學術價值,一致通過納入《文庫》出版。

廖君這書看不出有“主角”、“配角”之分,章章都有足夠分量。開宗第一章就令我叫絕。章題叫《〈周易〉乾坤兩卦卦爻辭新解》。敢給乾坤兩卦經文作新解,這就不簡單。古今解釋《周易》經文的書數以千計,敢稱“新解”者絕少。廖君敢稱“新解”,是不是講大話呢?看了書就知道,真是新解。而且不但新,還正。沒有標新立異之嫌。

乾九三爻辭:“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王弼注說︰“故終日乾乾,至于夕惕猶若厲也。”孔穎達疏說:“故‘終日乾乾’,言每恆終竟此日,健健自強,勉力不有止息。‘夕惕’者,謂終竟此日後至向夕之時,猶懷憂惕……言尋常憂惕恆如傾危。乃得無咎。”後之學者大體因循注疏講,即上句下句都講成憂患意識。上句“終日乾乾”,是說白天自強不息,拼命干。下句“夕惕若厲無咎”,是說到晚上仍然心懷憂慮,提心吊膽,不敢休息。白天晚上都干,如此則有危也無咎。至現代,人們仍然順著古人立的竿往上爬,不管竿立得住立不住。我也這樣。廖君則望竿止步問究竟。《文言傳》:“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帛書《易傳‧二三子》:“孔子日︰此言君子務時,時至而動……君子之務時猶馳驅也,故日‘君子終日鍵鍵’。時盡而止之以置身,置身而靜。故日‘夕沂若,厲無咎’。”帛書《易傳‧衷》:“子日‘君子冬日鍵鍵’,用也。夕沂若,厲無咎,息也。《易》曰‘君子冬日鍵鍵。夕沂若,厲無咎’。子日︰‘知息也。’”廖君仔細推敲這三段話的意思,指出九三爻辭原來是強調君子要因時行止。該動、作時動、作,該靜、息時靜、息。動靜作息依時而定。其中壓根兒沒有講憂患意識。《淮南子‧人間訓》說︰“終日乾乾,以陽動也。夕惕若厲,以陰息也。因日而動,因夜以息,唯有道者能行之。”廖君用這條材料作佐證。證明他對《文言傳》和帛書《易傳》的理解,正確有力。

“夕惕若”的“惕”字怎麼講很關鍵。舊解講作戒惕。“夕惕若”因此必講成到晚上仍小心戒惕。廖君注意到“惕”字帛書《易傳》作“沂”。“沂”本應作“析”。沂、析二字音義皆同,實為一字的異寫。帛本“沂”字,今本寫成“惕”。其實惕、沂、析其義一也。析,本義為解除,引申有安閑休息義。“惕”字訓詁解決了,今本易傳、帛本易傳對乾九三爻辭的解釋就一目了然了。

廖君講對了這條經文,給人們兩點啟示︰一、經文中本有義理。說經文是筮辭,只為卜筮用,沒有哲學內容,是不對的。二、傳因經生,經以傳明。解經必依傳,解傳必據經。所謂以經解經,以傳解傳,經傳兩不涉的說法,是荒唐的。

此外,對乾坤用九用六、坤卦卦名卦辭、坤六二爻辭“直方大不習無不利”、上六爻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等經文的解釋,根據上海博物館藏兩枚《周易》楚簡對豫、大畜兩卦卦辭與部分爻辭的解釋,以及對豐卦卦爻辭的解釋,都是體現依傳解經原則的範例,見解新且正。

以下各章新意迭出,且不乏精彩之筆。第七章《帛書〈二三子〉、〈要〉校釋五題》對《要》篇的“《尚書》多(人��)矣”一語作出了新解釋。指出“(人��)”乃“於”之省文,“於”當通“疏”。《尚書》多令矣,與《禮記‧經解》“疏通知遠,書教也”語意近似。意謂《尚書》記事過于簡略,多有疏漏。而“《周易》未失也”是說《周易》精密。意與《禮記‧經解》“(豐刀�)靜精微,易教也”相近。“《尚書》多(人��)矣”、“《周易》未失也”兩句話是孔子對《尚書》、《周易》二書特點的基本概括。廖君的理解是正確的。《尚書》具體記事,當然不免有所疏漏。《周易》抽象言理,勢必概括無遺。

第八章《帛書〈要〉篇與孔學研究》對《論語‧學而》“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一段話的理解,頗有新意。首先斷定孔子為此言時是在六十八歲返魯後的晚年,不是在五十歲之前。孔子晚年好易而深有所得,覺今是而昨非,又深感來日無多,故雲“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這樣理解,無論從什麼角度說都有道理,足以推倒孔子當時不足五十歲,故雲“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的傳統說法。其次,“五十以學易”之“學”字,廖君指出就是《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之“喜”、帛書《要》篇孔子“老而好易”之“好”。“喜易”、“好易”是別人的據實描述,“學易”是孔子自己的謙辭。如此解釋,可謂精至妙極。

第八章論及研究孔子《論語》不是唯一根據,還要參證其它文獻。又說至少在戰國中期儒家已將《周易》與其它五經並‘列。經學不待兩漢,先秦早己存在。漢人將《周易》列六經之首,根本原因是孔子晚年好易,不是古文經學家們的派性所致。這些觀點大快我心,我心折矣。

第十一章《從語言的比較論〈周易〉本經的成書年代》,運用上古漢語研究的新成果,采取準確的語言標尺,給《周易》經文斷代,論定《周易》卦爻辭成書于殷末周初。證據之確鑿,使《系辭傳》透露出的這一信息,終成鐵定,疑無可疑。他把《周易》經文同先秦其它各經各書在基本詞匯、實詞附加成分和虛詞的使用上作比較,使他的結論你無法推倒。例如也、矣、已、焉、乎等句尾語氣詞,《尚書》極少見,《詩經》少見,先秦子書大量見,而《周易》經文不見。這樣,你怎麼可以說《周易》經文成書在上述文獻之後呢?用語言比較法給古文獻斷代,不是廖君首創,本世紀前期,中外學者早就用過。廖君的進步之處在于所用語言標準之準確度大大提高,從而所得結論更加可信。

此書基于研究寫成,絕非湊合之作。問題皆屬前沿,方法得當,結論平允,態度亦復平和,頗具吸引力。讀過兩遍仍覺不夠,還想讀。

書將刻版,廖君來求。嘮叨許多,聊以為序。

呂紹綱
2000年7月23日于長春東朝陽胡同寓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