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裂:柏林愛樂樂團首席小提琴家斯特恩回憶錄

弦裂:柏林愛樂樂團首席小提琴家斯特恩回憶錄
定價:96
NT $ 84
 

內容簡介

這本精彩的自傳是一位小提琴家的奮斗史,也是一部20世紀形象的歷史參考書,文筆流暢生動,在充滿歷史滄桑感的憶述中,表達了對於生活、命運、人生和音樂的獨特體驗與深刻理解。

作者斯特恩30年代為逃避繆粹的迫害,跟隨父母來到中國,在哈爾濱等地度過十一年,中國成為他的第二故鄉。

50年代他進入以色列愛樂樂團,與著名指揮家祖斌·梅塔,著名演奏家海菲茲、梅紐因、魯賓斯坦等人合作。60年代他成為柏林愛樂樂團第一小提琴,與蜚聲全球的指揮家卡拉揚長期共事。

本書在德國出版後,立即成為暢銷書,引起熱烈反響,受到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卡奈蒂的高度贊賞。作者多次到德國各地巡回朗誦,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和喜愛。

作者斯特恩30年代為逃避納粹的迫害,跟隨父母來到中國,在哈爾濱等地度過十一年,中國成為他的第二故鄉。

赫爾穆特·斯特恩的父母親決定流亡中國時,赫爾穆特只有十歲。在逃往滿洲里的途中,赫爾穆特帶上了他的小提琴。小提琴很快地成為他們一家在流亡中生存的重要工具。在哈爾濱,赫爾穆特常常在中國人舉行的婚禮上、在夜總會里或飯店里,只是為了能吃上一頓飽飯而演奏。他真切地、同時也不動聲色地描述自己在滿洲里的貧困生活和日本軍的粗暴。在十分危險的情況下,他組織其他流亡者離開中國,到了以色列。在那里,斯特恩成了以色列愛樂樂團的成員,在指揮家伯恩斯坦、克萊克和斯坦因貝格手下工作。然而,斯特恩的流亡生涯尚未結束。1956年他為了看望重病的父親,到了美國。為了謀生,他在那里不得不給人賣鞋和風琴,作推銷員,直到他能夠在聖路易斯和羅徹斯特重操舊業為止。1961年他通過考試成為柏林愛樂樂團成員,後來晉升為第一小提琴和樂隊首席,與采里比塔切和卡拉揚合作多年,還被選為柏林愛樂樂團常務理事,直到退休。

作者坦率地敘述了自己打上了歷史、政治和文化烙印的各個生活階段。這里涉及到猶太人與德國人以及納粹德國的關系。這一切那樣真實生動,那樣感人肺腑,因為他描述的不是抽象的知識,而是切身的經歷和深刻的體驗。該書是一位小提琴家的奮斗史,也是一部20世紀形象的歷史參考書,本書文筆流暢生動,在充滿歷史滄桑感的憶述中,表達了作者對於生活、命運、人生和音樂的獨特體驗與深刻理解。
 

目錄

1955
流亡之後,初次重逢
1938年以前
家庭和在柏林的童年
1933年後
1938年11月9日
開始流亡
1938-1949
在滿洲里幸存下來
北京1941-1942
音樂生涯的開始
戰爭結束
中國人的婚禮
在蘇聯占領下
在內蒙古
到齊齊哈爾去找郭將軍
野雞,纈草和石頭
1949
出境
在以色列從頭開始
樂師交易所
在以色列愛樂樂團
不和諧的鼓聲
第一次歐洲之行
1956
中間站美國
一種美國式的飛黃騰達
在聖路易斯和羅徹斯特
從1961年起
在柏林愛樂樂團
為什麽回到德國?
與卡拉揚在一起的頭幾年
樂團音樂學院
1969-2000
1969年的俄羅斯巡回演出
樂團,不為人知的機構
1979年重返哈爾濱
失聰——突然墜落?
雷聲滾滾,或者卡拉揚時代的終結
通向以色列的漫長道路
1990
以色列巡回演出
最後一章
譯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