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禪學思想史》導讀
      第一編 准備時代
      概說
      第一章 安世高與禪數
      安世高之習視野及其譯經——安世高入洛年代並其所譯出《禪經》
      第二章 支婁迦讖與禪教
      支讖之入洛年代——竺佛朔之《道行經》——支讖之譯經
      第三章 支謙與《禪經》
      支謙之渡來年代——支謙之譯經
      第四章 康僧會與習禪
      康僧會之禪觀——康僧會說明之特色
      第五章 朱士行與中國沙門
      曇摩迦羅與朱士行
      第六章 竺法護及其譯述
      竺法護之譯經——《般若經》之位置——《法華經》之譯出——《華嚴經》與《維摩經》
      第七章 佛圖澄與道安之偉業
      竺叔蘭之譯經與支敏度之合本——佛圖澄之化導——道安之達識及其入滅年代——道安之鴻業——道安著述與禪門之關系——道安注《十二門經》之內容
      第八章 習禪之實修
      中國人之習禪)當時之禪風
      第九章 廬山慧遠及其念佛禪
      慧遠之風格——老庄之學為佛教之階梯——道安門下與老庄學——白蓮社之創立——慧遠之入滅年代與其參禪念佛——《大乘大義章》中慧遠之禪觀——《大乘大義章》之十六特勝說——《般若》之流通
      第十章 鳩摩羅什與佛陀跋陀羅
      羅什小傳——羅什之入寂年代——羅什之譯經與禪法——譯經年代之訛謬——大藏經中羅什之譯經——譯經之內容——佛陀跋陀羅——佛陀跋陀羅《禪經》之內容——達摩多羅《禪經》之翻譯年代及其編者——佛陀斯那之傳承——《禪經》題名之訛謬——佛陀跋陀羅之譯經——《禪經》之廣略二本——達摩多羅《禪經》非達磨之說——富右羅與般若多羅為別一人——達摩多羅與菩提達磨非同一人——《六十華嚴》之初譯
      第十一章 僧肇與道生
      道生小傳——道生之《涅槃經》——頓悟成佛說——僧肇——《涅槃無名論》之卓見——《物不遷論》與《庸論疏》及禪語——《寶藏論》之禪味——《維摩經注》中禪教之觀念——僧(睿又)之參禪
      第十二章 玄高之修禪及其神異
      寶雲與慧觀——玄高小傳——惠覽之道行——渡來(皿廠炎刂)賓禪師曇摩密多及其禪經——(皿廠炎刂)賓之諸禪師——求那跋陀羅之《楞伽經》及其年代
      第十三章 寶志之出世與佛陀之渡來
      司徒竟陵王弘通大乘——頓悟成佛論之繼承者法瑗——-頓悟成佛論之贊同者劉虯——寶志之靈跡——寶志之隱語——寶志其祖師禪之祖耶——寶志偈頌之大旨——佛陀禪師之風格
      第二編 純禪時代
      第三編 禪機時代
      第四編 禪道爛熟時代(前期)
      第五編 禪道爛熟時代(後期)
      第六編 禪道衰落時代
      結言
      跋
      絳雲贅語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