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文字的書寫方面,從廣義的角度講,不論篆、隸、真哪一類字體,都有楷寫法、行寫法和草寫法。楷寫法是一種可供作模楷 的標准體寫法,早在商代已出現,甲骨文和商金文作了證明。行寫法是一種流便書寫體的寫法,在戰國的楚文字中大量存在。草寫法是一種將結構簡約概括並多作連筆處理的書寫體,在漢代之前已萌芽。

從東漢前期的明帝開始(公元五八年),由於明帝喜愛草書面為使用草寫法起了提介和推廣的作用,草寫不9地於是成了一種流行的寫法,草書成了類流行的書體。其後經過不斷的發展,漢代的草寫法便進入了真正的成熟期。書於東漢永元五年至七年(公元一四○四年——一四二年)的《永元器物簿》,就反映了漢代草寫法成熟期的真面目。《永元器物簿》,在書寫方面以草寫法為主體,間用少量行寫法,用筆圓勁秀潤,點畫飛動活潑,運筆如行雲流水,大多筆畫順勢起筆而不作藏峰之態,氣勢 首尾相貫,筆法嫻熟,在草寫法方面與西漢之作相較已進入了自由王國。在東漢時進入了成熟期的草寫法,有些直接被沿用到了後來晉唐之時的今草之中,成了今草之法的基礎。

縱觀兩漢墨跡,漢人有純用行寫法的作品,罕有純用草寫法的作品,用大量草寫法時無不間雜行寫法。兼用草寫法和行寫法的墨跡,有的以草寫法為主體有的以行寫法為主體,然而不論以哪一種寫法為主體,兩者間在所有的比例方面並無定法,因此兩漢行草書的寫法也就變化多端。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其一,兩漢時期的草寫法是在發展中不斷豐富和成熟的;其二,兩漢時期簡牘和帛書上的方字,很多采用了行寫法和草寫法,因出於不同之時的不同書手之筆,不同個性的審美意識便流露在了不同之作中,最終形成了一個兼行寫法和草寫法的百花苑。

漢代的草寫法是書寫方面的一種簡化法,大幅度減少了書寫量,起了速成的作用,社會化後比任何書體實用可是始終只被作為一種書寫體,沒有能夠替代隸書而成為當時的標准體,否則中國文字結構的演變又將轉入另一個方向,今天所用的文字在結構方面可能還將簡單得多。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