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鄉村,社會主義國家》以中國河北饒陽縣五公村為個案,以其領頭人耿長鎖 的生活軌跡為線索,深入探討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到1960年間華北農村社會的變遷。作者集中研究了中國共產黨在戰爭時期及革命勝利以后在農村社會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從減租減息到互助組、合作社,再到大躍進時的人民公社,分析了這先后進行的改革對農村社會及農民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對戰爭及國家建設的作用,它們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等,進而探討國家與農村社會,國家領導與地方干部的關系。

本書作者分別為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教授,是中國改革開放后首批來華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美國學者,他們從1978年開始在五公村、饒陽、石家庄等地進行調查、訪談,查閱相關資料,先后與幾百名農民及各級干部交談,查閱了眾多的有關檔案等原始材料,從而搜集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使整個研究工作建立在扎實的資料基礎之上。同時,作者不是簡單地羅列資料,停留在一般的敘述介紹之上,而是將五公村作為華北農村社會近代變遷中的一個典型,將其放在變動中的歷史中進行考察,運用各自學科的理論,探討這一變動過程中國家與社會、現時與歷史的互動關系,從而使本書既有一般敘事的可讀性,又有相當的理論深度。

本書對於作者們了解、認識近代中國農村社會,尤其是華北農村社會的變遷,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思路,對於我們研究近代中國農村問題,極有參考價值。

讀者對象:近代中國歷史、社會史、農村問題等研究教學工作者,中共黨黨史教研工作者等。
 

目錄

中文版序
導 言
第一章 郡縣式微,鄉村瓦解
第二章 戰爭的紐帶
第三章 社會主義的張力
第四章 靜悄悄的革命,恐怖之聲
第五章 蜜月
第六章 冒險
第七章 在蘇聯式的社會主義道路上
第八章 反對合作
第九章 生死之爭
第十章 革命的國家
結 語
附 表
譯后記
 

已經是第二次在為這類譯叢撰寫總序了,這件事本身就使我憂心忡忡——我們如此大規模地引進當代漢學,究竟最終對中國文化是福是禍?

如果在上次作序的時候,我們對於西方同行的工作還只知一鱗半爪,那麽今番再來作序,簡直就像在介紹老朋友的一些新作了。換句話說,其實再沒有什麽時候,我們曾對漢學有過現在這樣系統的、與時俱進的知識,不僅可以密切關注其學術發展的動向,就連譯介工作都與其展開過程日漸同步。這當然可以算作一種成績,不過這小小的成績卻不僅沒有使我沾沾自喜,反倒帶來了進一步的精神煎熬。作為長期以來此類工作的主要主持者,我完全無法回避這樣的事實——越是系統地引進某種活生生的外來學術話語,就越要給原有的文明基礎帶來深重的沖擊和致命的紊亂,古代的佛學是這樣,近代的西學是這樣,當代的漢學也肯定會是這樣。

的確不錯,如果借用康德的一個說法,我們可以尖銳地揭露和批判說,人們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文明環境本身,往往會產生某種「先驗幻象」,以致對那些先入為主的價值或事實判定,會像對於「太陽從東方升起」之類的感覺一樣執信。也正因為這樣,那些學術研究家的文化使命,才恰在於檢討現有的知識缺陷,適時地進行修補、突破和重構。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必須毫不猶豫地挑明:任何人都不會僅僅因為生而為「中國人」,就足以確保獲得對於「中國」的足夠了解;恰恰相反,為了防范心智的僵化和老化,他必須讓胸懷向有關中國的所有學術研究(包括漢學)盡量洞開,擁抱那個具有生命活力的變動不居的「中國」。

然而,僵化的另一面卻又是泡沫化。漢學畢竟既是中學的一支,更是西學的一支,那中間潛伏著許多未曾言明的外在預設,本質上跟本土的國學判然分屬於兩大話語系統。正因為這樣,盡管中國傳統早在西風中受到過劇烈震撼,可一旦大規模地引進作為完整系統的漢學,它仍然要面對著新一輪的嚴峻挑戰;我們甚至可以說,此間的挑戰竟還大過對於主流西學的引進,因為它有可能直接觸及和瓦解原有文明共同體的自我理解,使國人在一系列悖反的鏡像中喪失自我認同的最後基礎。當今中國知識界可怕的分化與毒化,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緣於漢學和漢學家的影響。這種要命的相對化刺痛著我們:一旦喪失閱讀和思考的主動性,陷入別人的話語場中而無力自拔,就有可能被別人特有的問題意識所覆蓋,乃至從此難以名狀自己的切身體驗,暴露出文化分析的失語和學術洞察的失明。

幸而,我們還沒有泯滅進行文明對話的渴望,還把這種對話看成惟一現實的救度之路。在這種深深的渴望之中,國學與漢學這兩種自成系統的學術話語,在彼此解構與相互競爭的同時,就仍有可能彼此解毒和相互補充,從而在文明之間激發出辯證發展的「中國性」來。換句話說,對抗著墮入絕對主義或相對主義的雙重危險,那個構成了兩大學術群體之對話基礎的「中國性」,作為雙方共同意識的主動構成物,仍有可能在學術的文化間性中不斷漂移,在互動的知識增長中不斷漂移,在超越的文明對話中不斷漂移,從而使我們既不喪失自我認同的堅實前提,又能跟現實世界構成良性的互饋。

由此一來,「中國」一詞所包藏的無盡學術潛力,中國研究領域所蘊涵的無窮思想魅力,也就太值得發揮主動精神去閱讀去領略了!這個肯定要伴隨我們生命始終的學習過程,也同樣需要既不封閉又不盲從的閱讀心態,以便同時對抗固陋的本質主義和油滑的虛無主義。我們必須認識到,正像當年的佛學曾經挑戰出了宋學高峰一樣,我們現在大規模引進的漢學成果,也有可能表現為空前文化創造力的機遇和前奏;而中國事實也終究有可能不再只被遵循外來語法去解釋,相反倒有可能在理論創新上對世界表現出順差。——大家趕緊打開這些書本吧,因為所有這一切,其實全都在我們的一念之中!

劉 東
2001年12月18日於北大草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