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第五版《爭論中的國際關系理論》是美國大學國際關系專業的經典教科書,其所涵蓋的國際關系理論的范圍和詳盡程度是迄今為止任何其他一本著作都無法比擬的,古典理論、當代理論和冷戰後國際關系理論的新發展全部囊括其中。 本書從國際關系的根本問題和國際社會的現實出發,介紹了國際關系理論的各種流派及其哲學的和政治思想的根源,闡述了它們的理論范式、原理及其內在相互關系,分析了它們各自的優勢和缺陷,總結了國際關系理論的基本研究方法、發展規律和總體特點,為讀者提供了該領域目前的研究課題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閱讀本書將有助於國際關系專業人士全面地了解國際關系理論,深入地認識國際關系原理,准確地分析現實的國際現象。

本書介紹了國際關系理論的各種流派及其哲學的政治思想的根源,闡述了它們的理論范式、原理及其內在相互關系,分析了它們各自的優勢和缺陷,總結了國際關系理論的基本研究方法、發展規律和總體特點。

作者簡介

閻學通 工作經歷:1952年生於天津。現任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CSCAP)中國委員會委員,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理事,中國國際關系研究會理事,中國亞太學會理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亞洲問題專家委員會委員,太平洋學會安全委員會委員,《世界知識》、《當代世界》編委,(韓國)《韓國國防分析》、(美國)《中國政治學刊》、(中國)《東南亞研究》學術顧問,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國際報道顧問:分別於1994年、1996年、1998年在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喬治亞理工大學、美國蒙特利國際問題研究院任客座教授。 教育背景:199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政治學系,獲博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北京關系學院,獲碩士學位;1982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英語系,獲學士學位。 學術獎勵:1996年獲中央組織部和勞動部頒發的「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獎」;所著《中國國家利益分析》一書於1998年獲「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所著《國際形勢與台灣問題》於1999年獲北京市優秀報告一等獎。 主要著作:《中國國家利益分析》、《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中國與亞太安全》、《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國際關系研究實用方法》。
 

目錄

第一章 國際關系理論研究
第二章 從現實主義到新現實主義及新古典現實主義
第三章 系統、結構、行為體和國際關系理論
第四章 自然、社會和環境背景:構建現實
第五章 早期的沖突和戰爭理論
第六章 暴力沖突的微觀理論
第七章 暴力沖突的宏觀理論:國際戰爭
第八章 威懾理論:軍控與戰略穩定
第九章 國際政治經濟學
第十章 國際合作與一體化理論
第十一章 決策理論:單位層次的行為體及其選擇
第十二章 國際關系理論:走進新千年
姓名索引
主題索引
 

編譯這套書,是我們多年的心願。

而是多年前,中國國門打開。中國向世界開放,主要是向西方開放。西方的思想文化通過各種渠道涌入,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又一次「西學東漸」。比起前幾次「西學東漸」來,其規模和內容都擴大和豐富了許多。在眾多的「西學」中,關於國際關系的西方學說占了一塊相當突出的位置。這個現象很值得研究。追想前一次「西學東漸」,即上個世紀的「五·四」時期,很少有西方「國際關系學」進入中國。這與當時中國基本上還是聽任列強宰割的國際地位有關。「救亡」都還來不及,何能奢談「國際關系」?不過,盡管在那麽困難的環境中,還是有一些介紹歐洲外交史的著作問世。武漢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還專門開設了國際研究課程。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西學」中的國際關系學說得以在中國較大規模地傳播,恐怕與美國的力量(一課程其道「硬力量」和「軟力量」的綜合)和中美文化交流活躍這一現實有關。「西學」中的國際關系學說儼然就是美國的國際關系學說。「以美國為主」是這一次「西學東漸」的一大特色。

然而,美國並不是我們現在所接觸的西方國際關系學說得發源地。三百多年前,在歐洲出現了近現代國際關系體系的基本框架時,美國尚未立國。北美還是英國的殖民地。稍後一些,當歐洲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在構築政治學和國際關系學說的一些基本理論時,美國還在忙於理論上的拓荒。當時美國人對世界的了解並不比閉關鎖國的中國人多。

美國真正成為西方國際關系學說的重鎮,其發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因為歐洲已不是國際政治的中心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是這一中心舞台向歐洲的兩側轉移。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從歐洲「引進」了一批重量級的國際關系研究者和實踐者,再輔之以雄厚的資金支持,「國際關系學」便在美國得到了真正的大發展。當然,這與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以及美國的全球戰略需要有直接的關系。這便是20多年前中國國門打開,又一次「西學東漸」時中國人面對的那種美國國際關系學派林立,文章汗牛充棟的蔚然大觀。再到美蘇「冷戰」結束,美國成為唯一支配性的超級大國之後,其話語霸權在國際關系著一領域中就更加明顯了。這一顯然攜帶者巨大的歷史慣性力量的現象,隨著「全球化」,還在持續顯現。

不過,於那些需要對世界有盡可能透徹了解的當代中國人,尤其是致力於學習國際關系的青年學子來說,要緊的是了解一些本源的東西,如西方的文明史、擴張史,國際關系史,以及背後的基本觀念和思想,或謂陳樂民先生多次提醒的,要注意西方「精神的歷史」。這種「精神的歷史」當包括西方國際關系學說的本源性思考在內。這一本源性問題,實際上是西方學說的核心價值觀。他們產生在歐洲,後來又被一代代美國學者們繼承了。我想,這就是為什麽劉同舜先生在為《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作序時,特別地指出「就核心概念的歸納和理論框架的錘煉而言,英國學派的『國際關系』、『國際社會』、和『世界社會』的哲學基礎、歷史底蘊和分析方法,較之『主流』的現實主義、新鮮事注意和新自由主義似高出一籌」。

所以說,我們現在翻譯出版的這一套書,是在介紹西方國際關系的「精神的歷史」。這些書是西方學界認可的真正的「經典之作」,被作為「經典教材」一版再版,不斷成為西方國際政治課堂中的必讀書目,並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國際政治戰略人士、外交家和學者。現在我們看到的國際關系的各種表象,西方大國的外交政策,戰略考慮,其實都出於他們的「精神歷史」的本源。西方的大學,包括美國大學的課堂,並不數典忘祖。他們講授政治學理論和國際關系理論,亦多要從古希臘講起。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院長的約瑟夫·奈是曾用了大工夫,把修昔底德的一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翻爛吃透了的。這是他們精神家園的最終皈依。我們要了解西方,不能不了解他們的精神家園。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