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的太陽∶民族宗教與文學

幻想的太陽∶民族宗教與文學
定價:72
NT $ 63
  • 作者:蔡毅 尹相如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92-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22010335
  • ISBN13:9787222010338
  • 裝訂:279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宗教與文學這兩輪「幻想的太陽」,是人類文化孕育的孿胞,兩者之間存在着既相似又相異、既相容又相斥的復雜關系。

本書從雲南紛繁眾多的宗教和文學現象發端,聯系宏闊的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背景,運用比較的方法,從宗教與文學的起源、發展、獨立、分化及二者的存在形態、思維機制、情感方式、價值觀念、價值取向、人的角色和位置、反映生活的意向、各自的演進嬗變等方面,進行理論上升華,為破解它們之間的隱秘關聯,較全面地論證其異同、相互關系、發展軌跡及其影響等,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目錄

人類文化孕育的雙生子--宗教里的文學與文學里的宗教
 一 宗教與文學的關系概述
 二 文學對宗教的貢獻與影響
 三 宗教對文學的貢獻與影響
 四 雲南宗教文學概況描述
茫茫遠古覓蹤跡--宗教的起源與文學的起源
 一 宗教、文學同源淪
 二 宗教與文學產生的基礎
 三 宗教與文學源於原始初民代償性滿足的心理需求
 四 宗教與文學起源的分層探索
 五 宗教、文學同源二泉說
符號化動物的傑作--宗教的形態與文學的形態
 一 宗教和文學的形態:符號
 二 宗教和文學符號的特征
 三 宗教和文學符號的形成過程
 四 宗教符號與文學符號的異同
創造者的角色和位置--宗教中的人與文學中的人
 一 人-創造者還是奴仆?
 二 自由自主的人與隸屬於神的人
 三 異化的人與健全的人
 四 宗教文本中的人與文學文本中的人
理想追求的極地--宗教的價值取向與文學的價值取向
 一 價值觀念、指導思想的差異
 二 價值取向的差異
 三 理想極地、終極目的的差異
插上翅膀的神思--宗教的思維機制與文學的思維機制
 一 宗教和文學的思維方式
 二 宗教和文學的思維特征
 三 宗教和文學的思維結構
奔騰於內心世界的激流--宗教的情感與文學的情感
 一 兩種不同的現實情感
 二 兩種不同的高級情感
天上人間萬般景致--宗教反映的生活與文學反映的生活
 一 神聖化與世俗化
 二 彼岸性與此岸性
 三 非現實性與現實性
 四 兩種不同的生活意向
追尋歷史的足跡--宗教的嬗變與文學的嬗變
 一 雲南宗教與文學的現象勾勒
 二 宗教與文學的演進軌跡
 三 關系、價值及規律
后記
 

「雲南宗教文化研究叢書」出版,我為它的問世表示祝賀。

叢書的作者,都是中青年學者,他們都已經做出了許多研究成果。這套叢書,是他們研究的新成果。他們生在雲南,長在雲南,熟悉當地的情況,又經過多年艱苦的調查研究,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這是他們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叢書即將出版之際,他們要我為它寫一篇序,我接受了他們的好意,並願把個人的一些看法寫出來供參考。

記得在1956年,中央發動了一個有組織、有計划的少數民族的社會普查。除西藏、台灣外,所有邊疆各少數民族地區,都派出有專家領導的調查隊。有的地區本來要進行社會主義改革,為了調查該地區的社會原始面貌,暫緩進行社會改革。這次調查取得了空前的收獲。收獲雖大,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因為調查重點放在記錄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結構方面,宗教狀況只作為民俗的一部分來安排,沒有列為專項,考慮不夠詳盡。

時間又過去30多年,當年調查時存在的一些社會生活現象,隨著歷史的前進,有的改變了,有的在消逝中。這本是社會發展的正常規律,對原始宗教的研究者來說,不免感到遺憾,甚至是一種損失。從民族、國家的整體利益來看,不但不是損失,而是國家前進的標志之一。

中華民族文化基礎深厚,民族交融的機會多,國家為了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步伐,迅速走現代化的道路,正在有系統地扶植少數民族發展經濟,提高文化,普及科學。現代化進展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要撞擊著千萬年來原始宗教的陳跡。30多年前,1956年調查時看到的某些宗教現象,現在有的已經看不到,有些熟悉原始宗教儀式和經典的宗教職業者,也逐漸凋謝,這都需要搶救才行。今天能見到的某些宗教現象,若干年後,能保存下來的只會更少,因為社會隨時在改變著自己的面貌。

人類從沒有宗教到產生宗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種標志,也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必由之路。各個民族都經過那樣一個歷史時期:宗教意識籠罩著整個社會,其他社會意識都必須依附宗教才能存在和發展。所以革命導師說,不研究宗教,就寫不好政治史、經濟史、哲學史、科學史、文學史。對於長期、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生活和思想的宗教,不能不管。近幾年來,我國學術界對宗教研究發生興趣,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值得鼓勵。宗教學作為一種獨立的學科,不過100多年。

所謂研究,就是把宗教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來看待,客觀地觀察它、分析它,正確無私地評價它。這是馬克思主義者用歷史唯物主義為工具來研究宗教的惟一方法。我們是用歷史說明宗教,而不是用宗教說明歷史

由於立場觀點不同,對宗教研究也有兩種態度:一種是以理性的、批判的態度去研究;另一種是以崇拜、欣賞的態度去弘揚。研究宗教和弘揚宗教,都有一定的群眾,這是人民的自由,不能用外力去於預。

建設社會主義離不開馬克思主義,人們多半能接受;研究宗教是否可以離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在一部分人中好像還有爭議。

我們社會科學工作者研究宗教的作務,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通原理與中國的宗教現實相結合。能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解釋清楚一兩個實際問題,就是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了貢獻,說明的問題越多,貢獻也越大。

雲南研究社會科學的同志們不憚跋涉,不辭窮鄉僻壤深入社會調查,取得的成績難能可貴。同時也希望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礎上,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從描述性的科研逐步上升到規律性的探索。作為長遠目標不斷努力,其研究的成果不只充實宗教學本身,必將有助於加深對西南地區社會歷史的理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