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張瑞圖(?—一六四四),字長公,號二水、果亭山人等,晉江(今屬福建)人。書法和邢侗、米萬鍾、董其昌齊名,合稱『晚明四大家』。

康熙、乾隆之時,皇帝對於書法皆重帖而輕碑,董其昌深於帖學,他這種圓潤秀逸書風適逢其時,大受褒美。董書以鍾、王力法,標力正統;又得人主器重,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國中士人大都受其影響。董氏書法本身有它過人處,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學董書不得要領,則往往沾染上軟媚俗氣,不能自拔。其間,也有為數不多的有識之士,深知此中流弊,不得不起而救之。黃道周和張瑞圖二人就是異軍突起者。黃道周多從章草出,不涉晉、唐、宋、元筆法。張瑞圖則解散北碑以為行草書。面貌奇特,能於鍾、王體系之外另辟蹊徑。

梁嗽在《評書帖》中說:『張瑞圖書得執筆法,用力勁健,然一意橫撐,少含蓄靜穆之意,其品不貴。瑞圖行書初學孫過庭《書譜》,後學東坡草書《醉翁亭》。明季書學競尚柔媚,王(鐸)、張(瑞圖)二家力矯積習,獨標氣骨,雖末入神,自是不朽』張瑞圖書法確以三意橫撐』為特點,起筆收筆處多露鋒,全無唐人藏頭護尾之意。強調筆畫橫向的筆勢,減弱縱向的筆勢;用折筆,不用轉筆;參以章草法,氣度宏大,精神外溢,可見北碑氣格。梁嗽以書法含蓄靜穆為貴,自是中國文化積淀而成的傳統觀念,然書法美畢竟不以一種美為足,渭張瑞圖書法『少含蓄靜穆之意,其品不貴』,以現代人的審美眼光看來·無疑是失之偏頗的。況且,此語和後段所言『力矯積習,獨標氣骨,雖未入神,自是不朽』相矛盾。

張瑞圖也學傳統書法,如楷書,取法鍾繇,行草書兼學章草,但不為舊法所囿,能大膽地沖破筆法禁區,用側鋒直人平出,結體皆率意為之,成力迥異於古人的奇崛、跳盪、爽利、方折的嶄新面貌。梁嗽《承晉齋積聞錄》中說:『張二水書,圓處悉作方筆,有折無轉,古法為之一變』此言極是。張瑞圖學古不泥古,大膽地革故鼎新的精神,正是他能獨立於書壇、垂范於後世的關鍵所在。

由於張瑞圖曾為閹豎魏忠賢撰生祠碑,力當時士林所輕,斥為丑行劣跡,後人對於他的書法藝術也有微詞。在明末清初的書家中,他的名望自然遠遠不及董其昌等人了。

但是,現代書壇大家沙孟海先生自有他的評價。他在《近三百年的書學》一文中說:『明季書學極盛,除祝允明、文徵明年輩較早,非本篇所能說及的外,余如張瑞圖、孫克弘等,並不在董其昌下,至於把董其昌去比黃道周、王鐸,那更是「如嫫對西子」了。藝術的真價值是一個問題,作者名望的大小又是一個問題,本不能相提並論的』張瑞圖的名望雖不及董其昌,而其藝術的真價值並不在董其昌下。

沙先生在跋張瑞圖《行草樂志淪卷》中還說: 三一水遺墨傳世尚多,此卷振筆疾書,一氣呵成,的是真本。萬歷、天啟間書人邢、張、米、董四家齊稱,揮毫落紙,各有千秋。自清初諸帝獨重玄宰(董其昌),海內風靡,而三家之名遂掩。後世有推董氏得二一王」正傳者,未為定鑒。』沙先生這段話大有為邢侗、張瑞圖、米萬鍾抱不平之意,指出董氏書法得海內風靡全賴諸帝「獨重氣而推董氏「得二一王」正傳氣也是大有問題的。

平心而論,張瑞圖和邢侗、米萬鍾各有自己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有些超過了董其昌,而有些不及董其昌。董氏書法得勢,主要有賴於諸帝之重,亦有自身過人之處,不能三曰蔽之。

張瑞圖傳世的行草書作品有《鄧公驄馬行》、《樂志論》、《李白獨坐敬亭山詩》、《杜甫江畔獨步尋花詩》和《白玉堂前起草臣詩》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