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衣寒士到禮部尚書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香光,別號思白,明代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今屬上海市)董家匯人。生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一月十九日。
十七歲時,他參加松江府會考。當時他寫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以為准可奪魁,誰知發榜時竟屈居堂 董原正之下。原因是知府衷貞吉嫌他試卷上的字寫得差,文章雖好,只能屈居第二。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從此他發憤學習書法。開始他以唐人顏真卿《多寶塔帖》為楷模,後來又改學魏、晉,臨摹鍾繇、王羲之的法帖。
臨淳化閣帖經過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書法有了很大的進步,山水畫也漸漸入門。 萬歷十七年(1589),董其昌終於考中進土,並因文章、書法優秀被選為庶吉土,人翰林院深造,這一年他三十五歲。
在研習經史之余,董其昌與同僚諸友切磋書畫技藝,縱論古今,品評高下。又從韓世能那里借閱晉、唐、宋、元法帖寶繪,心摹手追,有時廢寢忘餐,因而學問大進,開始在京中有些名氣。
在家鄉,董其昌築「來仲樓」、「寶鼎齋」、「戲鴻堂」、「畫禪室」、「香光室」等,牙簽玉軸,左圖右史,置身其中,著書立說,探究古今書畫藝術。他不遺余力地搜集王羲之、王獻之、謝安、桓溫、趙估、米芾諸名家法書,於萬歷三十一年刊刻《戲鴻堂法帖》行世。病休松江時期,他正值四十余歲的盛年,廣聞博識,采集眾長,悠居林泉,心閑手熟,創作了《葑涇訪古圖》、《鶴林春社圖》(圖5)、《浮嵐暖翠圖》、《神樓圖》、《西湖八景圖》、《溪回路轉圖》等許多描繪江南風光的著名山水畫。
崇禎十年八月,他在松江寓所逝世,享年八十二歲。後來葬於吳縣(今屬江蘇)漁洋灣董氏墳塋。清順治元年(1644),南京南明福王政權以董其昌書畫成就與元人趙孟俯相類,授予董其昌與趙孟俯相同的謚號「文敏」,後人因此把他稱作「董文敏」。
-
蘭亭序三種
$104 -
顏真卿多寶塔碑
$131 -
可撕單頁臨帖叢書:曹全碑
$141 -
蘭亭序
$115 -
傳世經典書法碑帖:泰山刻石會稽刻石
$252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蘇軾《前赤壁賦》《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
$512 -
經典碑帖放大本:懷素草書千字文
$459 -
黃庭堅行書集字春聯
$146 -
經典碑帖放大本:趙孟頫書閒居賦
$355 -
中華碑帖精粹(第二輯)(套裝共20冊)
$2,332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趙孟頫《洛神賦》《前後赤壁賦》
$459 -
柳公權《神策軍碑》
$183 -
楷書王維詩卷
$84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趙佶《楷書千字文》
$459 -
經典碑帖放大本:智永真書千字文
$459 -
寒山子龐居士詩帖
$84 -
近距離臨摹碑帖叢刊:歐陽詢皇甫誕碑
$237 -
張遷碑集字春聯
$146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蘭亭序》3種
$388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智永《真草千字文》
$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