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群眾與權力的關系的發展也是一個歷史的過程。本書中講到的蘇薩人就是這樣︰酋長下令蘇薩人毀掉谷物和儲備,殺掉牛群,他們就照辦,以致他們在一次大饑荒中幾乎死盡滅絕。其實他們知道這樣做會毀滅自己,但是這是酋長下的命令,他們只好服從。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權力的代表者不僅靠力量,而且還要靠財富和地位。這時,群眾與權力化身之間的距離要比原始部落中群眾與權力化身之間的距離大得多。在一定範圍內,距離和權力是一起擴大的。權力的代表者懂得,在一定範圍內,與群眾保持一定的距離,群眾就會敬畏權力,就容易被控制。

從群眾與權力的關系的內容來看,主要起作用的是群眾的特性。本書的作者認為,群眾有如下一些特性︰一、群眾要永遠增長(人數增多);二、群眾內部平等佔統治地位;三、群眾喜歡緊密地聚在一起;四、群眾需要導向;五、在群眾內部,公共目標會淹沒私人目標,只要還沒有達到目標,群眾就會繼續存在。從這些特性來看,群眾是天生具有追求平等、抹殺個性的傾向的。本書中提到,有些部落對獨食者持鄙視態度,對狩獵和分配中有不規行為的人,往往采取逐出部落的懲罰措施,逐出部落比處死刑還要殘酷。從歷史上看,凡是權力的代表者能較好地利用群眾的上述特性的,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只要迎合群眾喜歡聚集在一起、不斷增長的特性,提出奮斗目標,實行平等的措施,就可以掌握群眾的心理。
 

目錄

論“距離”(代序)
第一章 群眾
第一節 對接觸的恐懼心理的突變
第二節 開放的群眾和封閉的群眾
第三節 解放
第四節 破壞癖
第五節 爆發
第六節 迫害感
第七節 各種世界宗教中群眾的馴化
第八節 恐慌
第九節 環狀的群眾
第十節 群眾的特性
第十一節 韻律
第十二節 停滯
第十三節 目標的緩尾或遙遙無期
第十四節 無形的群眾
第十五節 按照情緒劃分群眾
第十六節 攻擊性群眾
第十七節 逃亡性群眾
第十八節 禁止性群眾
第十九節 反叛性群眾
第二十節 宴樂性群眾
第二十一節 對偶群眾:男人和女人;活人和死人
第二十二節 對偶群眾:戰爭
第二十三節 群眾結晶
第二十四節 群眾象征
第二章 集團
第一節 集團和集團的種類
第二節 狩獵集團
第三節 戰爭集團
第四節 哀慟集團
第五節 繁衍集團
第六節 共享
第七節 內在而寧靜的集團
第八節 集團的規定性 集團在歷史上的恆久性
第九節 阿蘭大族祖先傳說中的集團
第十節 阿蘭大族中的臨時組織
第三章 集團與宗教
第一節 集團的轉化
第二節 卡塞河里里族的狩獵和森林
第三節 吉瓦羅斯族的戰利品
第四節 普埃布羅印第安人的雨舞
第五節 戰爭的動力:第一個死者及愷旋
第六節 作為戰爭宗教的伊斯蘭教
第七節 哀慟性宗教
第八節 什葉派的穆黑潤節
第九節 天主教和群眾
第十節 耶路撒冷的聖火
第四章 群眾與歷史
第一節 各個國家的群眾象征
第二節 德國和凡爾寨
第三節 通貨膨脹和群眾
第四節 國會系統的本質
第五節 分配和繁衍——社會主義和生產
第六節 蘇薩人的自我毀滅
第五章 權力的內在結構
第一節 捕獲和吞並
第二節 手
第三節 吃的心理學
第六章 幸存者
第七章 權力的要素
第八章 轉變
第九章 權力面面觀
第十章 統治者與偏執狂
第十一章 總語
 

論“距離”

卡內提的《群眾與權力》從人的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結合上剖析、闡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書涉及人類學、生物學、社會學方面的知識,與此相應,作者使用的範疇、概念的範圍也很廣。我想就本書中的一個概念即距離發表一點看法。

一切生命個體都要同另外的個體保持一定的距離,最直接的原因是為了求生。肉食動物想縮短與捕獲對象之間的距離,以便最終抓住它,吃掉它;被捕獵對象則力求擴大與捕獵者之問的距離,以便保持自己的生命。人類在捕獵野獸時僅靠個體的力量是不行的,因此人類在原始時期必須加強個體之間的緊密性,縮小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對付力量和速度都要比人大得多的野獸,這是為了滿足吃的需要。同樣,為了安全的需要,原始人也必須縮短個體之間的距離,提高緊密性和集體性,只有這樣才能在自然力量面前保證自身的安全。

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里主要談兩個原因︰一個是生物性的原因。人首先也是一種動物,而動物對外界總是有一種天生的警惕情緒,任何直接的觸摸、抓踫都會引起動物的恐懼。人也是如此,在被觸踫時也會有一種恐懼感。人的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嚴的需要都要求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作者在他的著作《被拯救的舌頭》中說︰“人類有一種天生的特性,易向恐懼投降。恐懼不可能消失……萬事萬物大概以恐懼最不容易改變。我回溯早年的生活,最早認識的便是恐懼,其根源是無窮無盡的。”面對不可克服的自然力量和凶猛的野獸,面對死亡,人們充滿了恐懼,他們克服這種恐懼的辦法就是加強緊密性,縮短距離。書中描寫了一個部落的成員臨死時,部落中的許多成員撲向這個將死之人,把他壓在底下,上面的人越堆越多,越堆越緊,他們這樣做的一個目的就是要減少將死之人在死亡前的恐懼,也是為了消除他們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可以說,這一類恐懼是人類天性中的一個永恆的因素。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出現了貧富分化、階層和階級,這些社會原因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擴大了。由人的社會性原因造成的距離容易發生變化。人出生時屬于某一個階層或階級,屬于富人階層或貧民階層,但這種狀況是會變化的,或者由于社會變革而發生變化,或者由于個人的努力而發生變化。本書作者對社會原因所造成的因門第不同、地位不同而形成的人的傲氣,很為反感。他在《被拯救的舌頭》一書中寫道︰“對于出身高貴而洋洋自得的人,我的反感很深。”門第、財富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會變化的。有一種距離卻比較持久,這就是統治者與群眾的距離。不管統治者是代表奴隸主、封建主還是資本家,統治者與群眾的距離總是存在的,不過距離的大小不一樣。從資本主義發展以前的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這種距離總的來說是趨向擴大的。

群眾與權力的關系的發展也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在原始部落中,人們是怎樣選出自己的領袖呢?在有些部落中最初是根據力量,人們在選擇部落的領導人時采用的標準是誰的力量大。誰力量大,誰在角逐中取得勝利,誰就成為領導者。人們崇拜力量,崇拜權力,力量與權力是相通的。部落成員選出領導者,領導者代表權力,因而也可以決定群眾的一切。本書中講到的蘇薩人就是這樣︰酋長下令蘇薩人毀掉谷物和儲備,殺掉牛群,他們就照辦,以致他們在一次大饑荒中幾乎死盡滅絕。其實他們知道這樣做會毀滅自己,但是這是酋長下的命令,他們只好服從。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權力的代表者不僅靠力量,而且還要靠財富和地位。這時,群眾與權力化身之問的距離要比原始部落中群眾與權力化身之間的距離大得多。在一定範圍內,距離和權力是一起擴大的。權力的代表者懂得,在一定範圍內,與群眾保持一定的距離,群眾就會敬畏權力,就容易被控制。

從群眾與權力的關系的內容來看,主要起作用的是群眾的特性。本書的作者認為,群眾有如下一些特性︰一、群眾要永遠增長(人數增多);二、群眾內部平等佔統治地位;三、群眾喜歡緊密地聚在一起;四、群眾需要導向;五、在群眾內部,公共目標會淹沒私人目標,只要還沒有達到目標,群眾就會繼續存在。從這些特性來看,群眾是天生具有追求平等、抹殺個性的傾向的。本書中提到,有些部落對獨食者持鄙視態度,對狩獵和分配中有不規行為的人,往往采取逐出部落的懲罰措施,逐出部落比處死刑還要殘酷。從歷史上看,凡是權力的代表者能較好地利用群眾的上述特性的,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只要迎合群眾喜歡聚集在一起、不斷增長的特性,提出奮斗目標,實行平等的措施,就可以掌握群眾的心理。

在掌握和利用群眾的特性方面,宗教做得比較成功。宗教讓群眾相信遙遠的美好的未來,誰對宗教持虔誠態度,誰就能在彼岸獲得幸福。群眾在他們共同信仰的偶像面前是平等的。另外,宗教提出的幸福只有在彼岸才能實現,因此總是一個有待實現的目標。有些宗教還要求教徒在宗教儀式上要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能交頭接耳,不能喧嘩。如果允許教徒在宗教儀式上交頭接耳,互相議論,那麼他們就不會對偶像保持敬畏的心情,偶像的威望就會大打折扣。

當然,群眾的這些特性也會隨著群眾的變化而改變。現代文明開始發展之後,等價交換原則貫穿于一切領域,個性的發展有了廣闊的基礎,彼岸的幸福只是滿足一種心理的需要,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奉行的是利益原則,群眾內部的平等也只留下一個形式,實際上不平等的成分越來越大。群眾越是發展,群眾在宗教儀式上表現出來的信仰、平等就越是一種形式,這時,宗教想激起教徒的狂熱就很困難。群眾越不發展,就越有可能出現宗教狂熱;群眾越不發展,就越有可能出現凌駕于群眾之上的權力。隨著人的個性的發展,人與人之問的距離擴大了,但科技的發展卻間接地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個性、科技和民主意識的發展正在開創一個權力與群眾之間的距離縮短的新的歷史過程。

馮文光
2001年2月于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