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與文類研究

詞與文類研究
定價:108
NT $ 94
 

內容簡介

本書的觀念架構系以詩體的發展為主,所標舉的文體研究系建立在兩個基設之上︰其一,詩體的演進乃時代新美學與文化觀的反應;第二,詩體的根本意義植基于其恆動的演化史上。本書重點在處理詞史早期大約二百五十年的時間範疇希望能借此彰顯詞獨特的結構原則。

本書的骨干圍繞詞的兩個層面撐起。首先,就詞的整體性而言,我們必須從其獨特的形式(如平仄與分片的原則),從其結構(亦即構詞方式),或從其功能(如主、客體的關系)來分析。其次,追蹤分析文類發展的歷時性面向,從“史”的觀點追索歷代大詞家之間的聯系。“詞”是通俗文學直接瀹啟下的產物,在發展成“體”之前,乃為通俗曲詞或娛眾佳音。而詞人不斷把通俗曲詞化為文人詞的努力,在詞體的發展史上亦轍跡分明。本書第一章主要論點在此。接下來研究了五位大詞家,都是詞史早期的代表人物︰溫庭筠、韋莊、李煜、柳永與蘇軾,從中窺見詞的發展過程。
 

目錄

“文學史研究叢書”總序
北大版自序
中文版序
謝辭
常引書目簡稱
前言
第一章 詞源新譚
一 詞人及其文化環境
二 文人詞與通俗詞的風格異同
三 一種新詩體的建立
第二章 溫庭筠與韋莊
——朝向詞藝傳統的建立
一 詞的修辭學:弦外之音與直言無隱
二 從詩到詞:模仿與創作
三 通俗曲詞的影響
第三章 李煜與小令的全盛期
一 抒情感性探本
二 李煜的風格演變
三 “詞之距離”的藝術
第四章 柳永與慢詞的形成
一 慢詞:一種新興的詞體
二 柳永與通俗傳統
三 柳永的慢詞詩學
四 柳詞論衡:一個新的觀點
第五章 蘇軾與詞體地位的提升
一 從宏觀角度看柳永迄蘇軾的詞史
二 詩詞之辨
三 抒情心靈及其想象世界
結語
附錄一 敦煌慢詞二例
附錄二 北美二十年來詞學研究
——兼記緬因州國際詞學會議
附錄二 柳是徐燦的比較:陰性風格或女性意識?
一 柳是青樓伎師傳傳統
二 徐燦與名門淑媛傳統
三 結語
譯後記
參考書目
 

本書的簡體字版能在北京大學出版社順利出版,首先要感謝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林載爵先生的幫忙和北大陳平原教授的推薦。同時,本書譯者李爽學博士自從多年前與我合作以來,一直繼續支持我在古典文學方面的研究,其熱情始終不渝,令人感動。現在趁著這次出簡體字增訂版的機會,我願意再一次向他表示由衷的謝意。此外,近年來我開始研究女性詞人的各種抒情的聲音和風格,所以我一向感到興趣的文類(genre)問題也自然就和性別(gender)的層面結合起來了。因此,我特別就在本書的“附錄”里加上一篇與這個主題有關的近作:《柳是和徐燦的比較:陰性風格或女性意識?》(原作是一篇英文論文,由台灣的謝樹寬女士譯成中文)。在此我要特別感謝《中外文學》的主編授權予以轉載這篇譯文。

應當說明的是,本書的英文版早已于二十二年前(即1980年)就在美國出版了。過了這麼多年,還有人願意出版它的中譯本,完全不嫌它過時,我自然深受感動。但另一方面,我也感到有些顧慮。從目前的詞學觀點觀之,這本書里的有些思想無疑是不夠成熟的。例如,有關《花間集》的一些討論,今日看來,似乎還有商榷的余地。尤其是90年代以來,台灣大學的著名訓詁學家張以仁教授出版了不少有關《花間集》和該序的研究,並指出了許多過去詞學者的錯誤,其論點尤見功力。可惜70年代當我開始在美國從事詞體研究時,還沒有這些參考資料,無法受益于這些寶貴的研究成果。當時有關這一方面的閱讀材料實在有限,令我時時有一種捉襟見肘的感覺。雖然如此,我還是希望能保留舊作的原貌——那畢竟代表了那個時代美國漢學研究和“文體研究”(genre study)的新方向。

最後,我要感謝上海的施蟄存先生,他是本書原著的第一位大陸讀者。還記得二十多年前,本書剛從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發行後不久,我就收到了從錢歌川先生處轉來的施先生的一封來信,信中說他多年來一直努力于詞學研究,所以希望我能送給他一本那剛出版的英文書。我一向是施老的忠實讀者,他的來信因而令我喜出望外。從此我與施老就成了中美兩地的忘年之交,而我也開始從他那兒得到了許多有關詞學方面的寶貴材料和靈感。

在本書北大版發行的前夕,我忽然很想念上海的施蟄存先生……,還有許多近的、遠的、更遠的、遠在天邊的讀者朋友們。

孫康宜
寫于美國耶魯大學
2002年3月11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