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唐朝:貞觀長歌人散曲終后的拯救與衰亡(唐:日落九世紀)

品唐朝:貞觀長歌人散曲終后的拯救與衰亡(唐:日落九世紀)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趙益/著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1330847
  • ISBN13:9787561330845
  • 裝訂:273頁 / 24 x 16 cm / 普通級 / 次版
 

內容簡介

《政治興替啟示錄》本系列從翔實的歷史材料出發,以雄渾的構思記錄了中國歷史過程。在洞察世態人情毫末的基礎上,探索了這些昔日王朝興衰錯綜復雜的原因,散發著智慧的熾熱光焰。新穎的表現手法是本系列的一個重要嘗試。它試圖在史學家和小說家之間找到一條新路:吸取歷史學的觀點和成果,避免枯燥繁冗的敘述方式;借鑒文學的敘述與神采,但沒有虛構的情節。從而賦予歷史以活力,在歷史的花崗岩中融入道德的激情和審美的詩意,有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氣度和風范。在這里,歷史不僅僅意味著過去,它處於人類的理性思考、道德評判和審美觀照的光亮之中。

古代中國的全盛是公元世紀初到八世紀末一百五十余年間的唐朝,它的輝煌曾經如日中天,照亮了整個世界,可惜的是,這一輪燦爛的太陽並沒有閃耀出持久的光輝,在九世紀的一百年,就慢慢地熄滅了,宛如一柱激昂的噴泉引回到死水般的池塘,再也不興波瀾。只剩下點綴其間的一片靜謐的蓮花,稍稍掩蓋了一些沉沉暮氣。

大唐自安史之亂後逐漸走向衰敗,帝國的根基受到日益加劇的藩鎮割據、奸臣擅權、閹豎橫行的動搖。拯救與衰亡成為九世紀的歷史主題。本書以恢宏的氣勢、生動的史實再現了自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衰帝以來一百五十余年大唐帝國走向衰亡的歷史,使秋風斜陽中的長安皇城從歷史灰暗的背景中清晰地凸現出來。天子們的百無聊賴、奮發中興和無可奈何;朝臣的勵精圖治、勾心逗角、結黨營私;宦官的把持朝政、反奴為上、濫殺忠良;藩鎮的各霸一方、分裂疆上、蔑視中央都被再現得淋漓盡致,給人以「秋風吹渭水,落葉下長安」的肅殺悲涼之感。
 

目錄

總序
序幕 走向九世紀
第一章 王叔文:乾坤一局棋
第二章 元和:短暫的中興
第三章 反奴為主:神策軍與樞密使
第四章 甘露之變:失敗的反擊
第五章 李宗閔 牛僧孺 李德裕
第六章 宣宗皇帝:最後的輝煌
第七章 崩潰
附錄:唐代帝王列表
後記
再版後記
 

關注歷史,研究歷史的目的何在?西方史學家一直推崇公元前兩世汜時的古羅馬歷史學家波里比阿的話:」倘若對過去的重大事件逐一尋根究底,過去的一切會使我們特別注意到將來,」而考古學證明,工少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商代,中國人就明白了這個道理,那時的史官們不僅要記錄發生了的事件,遼要預測將要發生的事件:他們選擇龜甲來刻寫卜辭,因)》色具有長久的壽命,見證過歷史的滄桑,所以能夠暗示未來的吉凶:中國是一個歷史大國;也是文明延續性最強的民族國家,很大的原因在於這個民族強烈的歷史意識,使他們一旦遇到重要的選擇,便首先去翻閱史書:中國的文化傳統認力,某個王朝一旦出現衰亡的征兆,上天和民眾馬上會拋棄它,將它變成新興王朝的歷史收藏,以供取資、《呂氏春秋·先識覽》中記載夏桀迷惑暴亂,太史令終古便出奔投商、而當商紂王迷惑暴亂之際,內史向摯也「載其圖法,出亡之周」-中國歷朝歷代的史官似平有著一種自覺的意識:讓歷史永遠服務於未來。
什麽是重大串件?古代史書中汜錄的重大串件大多是政治事件,政治事件中最大的又莫過於改朝換代,也就是中國人說的」興亡」。而中國人討論」亡」似乎更有甚於」興」.古代中國在戰國秦漢之際發生過最為重大的轉折:此前的夏、商、周三代都是車國超過五六百年甚至達八百年的氏族王國,但這樣的國家畢竟是聯盟式的松散政體。而經過戰國秦漢的歷史實踐過程完成、確立的郡縣制國家,才是統一的領土國家和全民國家。從大歷史的角變看:這樣的國家體制如從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公元前222年起算,至清帝遜位1911年,延續了2133年。其間有過二十多個統一或分裂;漢族或少數民族的王朝,但都奉行了郡縣制度,因此我們不妨將他們視作一個中華帝國的不同屆次的政府。只是這些政府的任期與更換方式與近現代國家不同而已。而他們開辟的國土、摶成的民族,創造的文化、鍛造的性格大都被近現代的中國人繼承了下來。
漢、唐、宋、明是中華帝國任期最長的四大王朝,這些國祚久長,創造過盛世的王朝,其衰亡更加具有歷史意味。我們發現。盡管它們的滅亡各有原因,但有兩個方面是相同的,也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其一是這四個王朝的滅亡形式囊括了中國古代王朝更迭的兩種形式:來自內部的分裂與來自外部的;入侵。漢、唐亡於內;宋、明亡於外。當然,他們的滅亡都是內憂加外患,銷磨積弊多年,才導致一個最終解決的方式。其二是這四個王朝由於制度的優越和政治經濟文化上的成就,沒有一個王朝是毀於一旦的。他們的代替者或是受其撫育的臣民,或是受其影響的地方民族政權。這些代替者無一不以他們的繼任者自居,進行政治改革並修撰前任王朝的國史。這一點,與夏、商、周、秦、漢之間的推翻暴政,解民於水火式的革命很不一樣。因此,漢、唐、宋、明留給我們的歷史經驗是最為豐富的,而留給我們的歷史教訓也是最為深刻的。它們是歷史遺產最富有的王朝。
最後要說明的是:這套討論興亡的叢書只是歷史通俗讀物而不是學術著作,是三個大學文史專業教師不務正業的少作,代表著他們當時膚淺的文字趣味與歷史見識,這次再版作了少許的修訂。他們的目的只是用現代散文話語營構一個歷史閱讀場景,其中只有情節、人物、議論而不是規律、分析和理論。但他們相信,在這個全球風雲變幻、中華民族復興的時代,會有更多的國人想要了解我們的過去,關注我們的未來。正如法國史學家呂西安·費弗爾所言:「我們的任務是要創造歷史,因為在動盪不定的當今世界,惟有歷史能使我們面對生活而不感到膽戰心驚。」如果這套文字通俗但又不是戲說的叢書能夠感發人們對國史的興趣,便滿足了他們再版的心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