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書法藝術的發展過程中,隸書的產生,意義重大。它脫胎於篆書,較篆飄逸瀟灑;它為楷書奠定了基礎,
較楷古朴端庄。「規矩有則,用之簡易;隨便適宜,亦有弛張,爛若天文之布曜,蔚若錦綉之有章。」隸書的這些特點,極大地豐富了漢字書法的表現和抒情能力,也使其成為人們最喜聞樂見的書法藝術形式之一。
隸書,亦稱「佐書」、「史書」,始於秦代。晉衛恆《四體書勢》載:「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指胥吏)佐書,曰隸字。」程邈將當時這種書寫體加以搜集整理,後世遂有程邈創隸書之傳說。早期隸書,字形
構造保留篆書形跡較多,後在使用中加工發展,成為筆勢、結構與小篆完全不同的一種字體。這標志著漢字的演進完成了一次重大轉折。
隸書鼎盛於漢代,所以又稱「漢隸」。學隸書「取法乎上,正得其中」,這個「上」就是指的漢隸。觀近、現代
隸書大家,無不得力於漢隸之宗——漢碑。臨習漢碑,乃是寫好隸書的最佳途徑。
漢碑拓本很多,編者在選輯時盡力擇其優者;有的拓本用了全部,有的用了局部;為了便於臨習,對拓本殘損斑痕,制版時進行了加工;對有些拓本缺字,用別本進行了補充。
本書所輯《曹全碑》,全稱《漢合陽令曹全碑》。東漢中平二年(185)十月立。碑陽20行,行45字;碑陰5列,
每列字數不等。內容為合陽縣令曹全德政之記述,其中涉及到東漢末年黃巾軍張角起義,因此很受史學家們重視。
《張遷碑》作稱《漢故谷城長盪服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東漢中平三年(186)二月立。碑陽15行,行42字,碑陰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碑額篆書2行12字:《漢故谷城長盪服令張君表頌》。
-
中華碑帖精粹(第二輯)(套裝共20冊)
$2,332 -
經典碑帖放大本:懷素草書千字文
$459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孫過庭《書譜》
$512 -
顏真卿多寶塔碑
$131 -
經典碑帖放大本:趙孟頫書洛神賦
$417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智永《真草千字文》
$496 -
智永楷書千字文集字春聯
$146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米芾《蜀素帖》《苕溪詩帖》
$459 -
金石拓本典藏 原石拓本比對--韓仁銘
$303 -
祭侄文稿
$94 -
蘭亭序
$115 -
蜀素帖
$94 -
苕溪帖
$84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蘭亭序》3種
$388 -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
$125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趙佶《楷書千字文》
$459 -
甲骨文合集名版精摩
$828 -
柳公權《神策軍碑》
$183 -
經典碑帖放大本:智永真書千字文
$459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蘇軾《前赤壁賦》《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
$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