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

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
定價:174
NT $ 151
 

內容簡介

作者首先以中晚明陽明學的核心人物王龍溪為取樣,全面、徹底的考察其哲學思想,進而擴展到中晚明陽明學的整體脈絡,探討其思想內涵與發展線索,即進行專精深細的個案研究,又以問題為中心條分縷析的把握階段哲學思想史的發展,並使二者彼此支持、有機結合,從而使中晚明陽明學豐富的思想內容獲得了深入清晰地展示。本書資料詳實,尤為突出的特點是思想討論的深入,理論分析能發前人所未發.在所處理的課題范圍內,本書所達到的深度和廣度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作者簡介

彭國翔,祖籍河北河間,1969年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南京大學政治學系法學學士(1992),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碩士(1998),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2001)。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助、副研究員(2001-2004)。美國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哲學系客座教授(2003-2004),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訪問研究員(2004)。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哲學系副教授。目前主要從事中國哲學、思想史以及中西哲學與宗教的比較研究。1992年以來,在《中國哲學》《國學研究》《漢學研究》《中國學術》《清華學報》《哲學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中國哲學史》等海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另有譯著1部,譯文10余篇。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 意義與對象
二 目標與取徑
三 線索與脈絡
第二章 王龍溪的良知觀
一 思想淵源
二 良知之「無」與「有」
三 良知與知識
四 見在良知
五 作為信仰對象的良知
第三章 王龍溪的致良知工夫論
一 陽明工夫論的重點與問題
二 先天正心之學
(一)先天正心之學的提出
(二)心體立根
(三)無中生有
三 一念工夫
(一)一念工夫的涵義
(二)一念工夫的意義
四 先天工夫的評價
(一)脫略恭敬不如從命的檢討
(二)狂者之學的問題
(三)王龍溪所臻境界
第四章 王龍溪的四無論
一 四無論的提出
二 四無論的涵義
(一)「四無」的概念解析
(二)存有論意義上的四無:萬物一體的存有系列
(三)境界論意義上的四無:天德流行的圓善之境
三 四無論的定位
(一)四無論與四句教
(二)四無論的思想定位
第五章 王龍溪與傳統佛道二教
一 龍溪與佛道二教的因緣
(一)與道德教人物的交游
(二)與佛教人物的交游
(三)道教法門的修煉
二 龍溪的三教觀點與自我認同
(一)三教觀
(二)自我認同
三 道教思想的判攝與融通
(一)主神與主氣
(二)修性與修命
(三)養德與養生
(四)息與調息
四 佛教思想的判攝與融通
(一)善惡禍福
(二)因果報應
(三)生死輪回
第六章 中晚明陽明學的本體與工夫之辨
一 良知異見
二 究竟工夫
三 知識之辨
四 現成良知之辨
五 無善無惡之辨
六 格物工夫之辨
第七章 中晚明的陽明學與三教融合
一 三教融合
二 有無之境
三 生死關切
四 正統與異端
五 儒學的民間化與宗教化
附錄:王龍溪先生年譜
後記
征引與參考書目
索引
出版後記
 

錢穆在其《宋明理學概述》中曾指出,南宋在朱熹之後,或述朱,或諍朱,總之不離朱熹為中心。而明代自王陽明之後,或述王,或諍王,要之不離王陽明為中心。歷史事實的確如此。明代中期以後,雖然有朱學及其對王學的反動,但潮流所向,畢竟以王學為這一時期的主導思想。

王陽明死後,「王學」或「陽明學」流行天下;而派別的分異,也五花八門。這種情形與朱熹學派便不同,朱子死後,弟子雖各有其發展,但並未分裂為相互批評的流派。而陽明學派則不然,在黃宗羲的《明儒學案》中,把王陽明的諸弟子、後學分為八派,可謂不少。王門何以分歧為不同派別?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其一,陽明一生學術變化較多,其高弟錢德洪說:「先生(陽明)之學凡三變,其為教亦三變。少時馳騁於辭章;已而出入於二氏;繼乃居夷處困、豁然有得於聖人之旨。是三變而至於道也。」這是說陽明早年經歷了辭章之學、佛老之學,龍場悟道才歸於儒家聖人之學,這是其「學」的三變。錢德洪又說王陽明自龍場後,「教」也曾經歷三變:「居貴陽時首於學者為知行合一之說;自滁陽後多教人靜坐;江右以來始舉致良知三字,直指本體,令學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變也。」(《刻文錄序說》)這是說陽明曾先後以「知行合一」「靜坐」「致良知」等不同宗旨教人。由於陽明在不同時期的思想主張和教人宗旨不同,這就使得他的學生往往只繼承和發展他的某一個時期的宗旨。

其二,陽明弟子及後學甚多,遍布大江南北。弟子及後學資性不同,所處社會階層社會地位不同,每個人所面對的學術和人生問題不同,各個地區文化一思想傳統不同,這些都是王學派別分異的原因。除了陽明少數親炙弟子外,多數人都不是要做陽明學的純正的學術繼承人,而只是取其學說中的部分以解決自己身心的困惑,對治當時社會的問題。

其三,王陽明死前一年,在其出征廣西前夕,曾在天泉橋上對其弟子錢德洪、王畿再三叮囑,強調其晚年的宗旨為「四旬教」,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此一史實,被稱為「天泉證道」。宋明理學家尤其是心學一派,一向都根據孟子講至善是心之體,王陽明本人也講過至善是心之本體。然而,四旬教的首旬卻說「無善無惡心之體」,這究竟如何解釋,四句教與「至善是心之本體」是同是異,王門弟子們對此意見不同,這也是造成了後來王門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黃宗羲的《明儒學案》中,以《姚江學案》述王陽明的思想,王陽明生長於余姚,後雖遷居山陰,故家仍在余姚,所以以「姚江」稱之。在《姚江學案》之後,黃宗羲立各「王門學案」,敘述陽明門人及後學的思想:

浙中王門學案(一至五),述浙江的陽明弟子與後學。

江右王門學案(一至九),述江西的陽明弟子及後學。

南中王門學案(一至三),述江蘇、安徽陽明弟子及後學。

楚中王門學案,述湖南、湖北陽明弟子及後學。

北方王門學案,述山東、河南等北方陽明弟子與後學。

粵閩王門學案,述廣東、福建陽明弟子及後學。

以上六支,黃宗羲名為「王門學案」,意謂這六支派無論有何分別,但都屬於王學的范圍之內,而未曾超出王學的藩籬。在這六支而外,黃宗羲又立:

泰州學案(一至五),述王艮及春弟子、後學。

止修學案,述李材的思想。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