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的解剖與畫法

樹木的解剖與畫法
定價:360
NT $ 313
  • 作者:孫家銓
  • 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6676309
  • ISBN13:9787806676301
  • 裝訂:平裝 / 13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風景畫中的樹木和風俗畫中的人物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我國的美術教育中對樹木的研究卻遠沒有對人體的研究充分。也可以說應用于藝術創作的樹木解剖學在我國還是一塊處女地,本書的出版是填補了這一學術領域的一個空白。

本書的內容︰第一部分闡述人和樹木的關系。在人類長期進化的過程中與植物形成的依存關系——對綠色的向往。這是風景畫產生和欣賞的基礎。第二部分細說樹木的解剖。通過對植物的分類和對樹木各個器官的剖析,了解形成樹木外部形象特征的依據;樹木的生理結構、樹齡、自然力或非自然力對樹木外部形象的影響。第三總分介紹樹木的畫法。著重介紹透視、光影和色彩諸法則在表現孤生和群生樹方面的應用;尤其是色彩方面。

本書圖文並茂,圖片有時是文字的“插圖”,文字有時是圖片的“插言”。所有的圖片都是創作或習作,是畫家而不是自然科學家眼中的樹木。
 

目錄

總序
前言
I 樹木和人
大自然‧樹木‧人
樹木是風景畫中表現主題的重要手段
樹木與我國傳統的山水畫
II 樹木的解剖
植物的分類
為什麼植物之間在外形上會有不同
1 根
2 睫
3 樹冠
III 樹木的畫法
畫一棵活生生的樹必須具備的三個基本要素
1 垂直
2 平衡
3 對稱
型體和空間
1 中國山水和西方風景畫家在觀察和表現樹木時不同視角
2 傘型結構
3 表現傘型結構的途徑
構圖
1 疏密
2 強弱
3 黑白
4 反復
5 錯位
透視和層次
光影
1 樹干上的光影變化
2 樹冠上的光影變化
中國傳統山水畫家觀察和表現樹木的方法對我們的啟示
處在特殊情況下的樹木——花盛期的樹木
IV 樹木的色彩
附錄一︰環境與植物
附錄二︰繪畫與物候
附錄三︰本文插圖出處及參考書目
後記
 

作為中國惟一的一所舞踽高等學府,北京舞蹈學院走過了整整50個春秋。在半個世紀的歷程中,學院經歷了三個重要的教學發展階段。1954年成立北京舞蹈學校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舞蹈專業規範教育涎生;1978年改為北京舞蹈學院,創建舞蹈本、專科教育;1999年學院增設舞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與初創時相比,今天的北京舞蹈學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綜合了中專、本科和碩士研究生三個教學層次,跨越了表演、教育、編導、史論研究、藝術傳播、戲劇舞台美術等不同領域,覆蓋了幾乎所有中外重要舞種的舞蹈文化教育最高學府。無論在哪個時期,學院都在新中國的舞蹈教育申處于最前沿,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整個舞蹈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可以說,北京舞瑤學院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舞蹈教育發展的縮影,是中國現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部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它的脈搏始終和薪中國黴脈搏一起跳動。

當今世界,高科技的迅猛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給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既帶來巨大機遇,又帶來巨大挑戰。各國政府都在積極采取措施深化教育改革以適應時代要求。黨的十六大報告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出發,深刻闡明了我國新時期教育發展的目標和任務、方針和要求、地位和作用,是新時期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行動綱領。報告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種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我國教育面臨陶新形勢和黨的十六大提出教育發展目標和任務要求出發,高等教育要緩和長期以來供給不足和社會需求旺盛之間的矛盾,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接受高層次教育的需求,必須要有一個較長期的適當超前發展。這既是擺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項偉大歷史任務,又是一次面臨更大發展的良好契機。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深化學院教育教學改革,推迸舞蹈教育事業的更大發展。

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按照市委有關精神,學院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十五”發展規劃及201O年發展計劃,擬定了“十五”期間的辦學指導思想,明確提出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抓住機遇,深佬改革,促進發展。堅定不移地貫徹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努力使舞蹈教育適應21世紀社會經澇發展和文化建設的需要。以2O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為契機,全面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高標難地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蓬設首都文化中心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人力資源。到2015年,最終將學烷建成高級舞蹈文化人才培養基地、舞蹈文化陶科學斫究基地、舞蹈優秀作品創作基地,成為同行業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學府。 作為中國惟一的一所舞踽高等學府,北京舞蹈學院走過了整整50個春秋。在半個世紀的歷程中,學院經歷了三個重要的教學發展階段。1954年成立北京舞蹈學校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舞蹈專業規範教育涎生;1978年改為北京舞蹈學院,創建舞蹈本、專科教育;1999年學院增設舞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與初創時相比,今天的北京舞蹈學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綜合了中專、本科和碩士研究生三個教學層次,跨越了表演、教育、編導、史論研究、藝術傳播、戲劇舞台美術等不同領域,覆蓋了幾乎所有中外重要舞種的舞蹈文化教育最高學府。無論在哪個時期,學院都在新中國的舞蹈教育申處于最前沿,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整個舞蹈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可以說,北京舞瑤學院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舞蹈教育發展的縮影,是中國現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部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它的脈搏始終和薪中國黴脈搏一起跳動。

當今世界,高科技的迅猛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給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既帶來巨大機遇,又帶來巨大挑戰。各國政府都在積極采取措施深化教育改革以適應時代要求。黨的十六大報告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出發,深刻闡明了我國新時期教育發展的目標和任務、方針和要求、地位和作用,是新時期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行動綱領。報告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種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我國教育面臨陶新形勢和黨的十六大提出教育發展目標和任務要求出發,高等教育要緩和長期以來供給不足和社會需求旺盛之間的矛盾,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接受高層次教育的需求,必須要有一個較長期的適當超前發展。這既是擺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項偉大歷史任務,又是一次面臨更大發展的良好契機。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深化學院教育教學改革,推迸舞蹈教育事業的更大發展。

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按照市委有關精神,學院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十五”發展規劃及201O年發展計劃,擬定了“十五”期間的辦學指導思想,明確提出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抓住機遇,深佬改革,促進發展。堅定不移地貫徹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努力使舞蹈教育適應21世紀社會經澇發展和文化建設的需要。以2O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為契機,全面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高標難地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蓬設首都文化中心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人力資源。到2015年,最終將學烷建成高級舞蹈文化人才培養基地、舞蹈文化陶科學斫究基地、舞蹈優秀作品創作基地,成為同行業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學府。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