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奧古斯特·羅丹(1840-1917)生於巴黎的一個平民家庭。羅丹自幼喜愛畫畫兒,14歲進人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后,三次報考美術學院均遭令落。1875年他到荷蘭、意大利等地游學,研究倫勃朗、米開朗基羅的作品,開始創作《青銅時代》。
1877年,他的《青銅時代》在布魯塞爾和巴黎兩次展出,均受到官方學院派的歧視和攻擊。之后,他的作品《貝洛娜》、《雨果》、肋口萊義民》、《巴爾扎克》、《思想者》等,都遭到了類似的厄運。羅丹並未氣餒,鍥而不舍地堅持自己的藝術道路。
直到1900年,他的作品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法國美術家協會肯定了羅丹的雕塑藝術是一個重要學派,1903年法國政府給他頒發了最高榮譽勛章;1904年,羅丹受聘為設在倫敦的國際美術家協會會長;1907年,牛津大學聘請他為名譽教授;1910年,法國政府授予他「偉大的公民」稱號。1916年5月,羅丹患腦溢血。生前他整理了自己的作品並全部捐獻給國家。1917年11月17日羅丹與世長辭,享年77歲。
羅丹在歐洲近代雕塑史上,占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位置。他使「長眠」的雕塑甦醒,恢復了近代雕塑的生命,開啟了20世紀現代雕塑的大門。1916年,法國政府為答謝羅丹把全部作品捐獻給國家,建立了羅丹博物館。
羅丹的素描充分展示了他的藝術理念,19世紀90年代以后,他的筆下開始出現各種姿態的女性素描。他的目的不是描繪完美的某張臉、某只手或腳,所有的動作、形態和情感才是羅丹想捕捉的。羅丹沒有陷入到繁瑣的細部描繪中去,而是專注於最基本的自我視覺形態,努力抓住人物要表達的內涵。他的鉛筆素描經常只先畫寥寥數筆,之后即用拇指擦染,或用水彩顏料潑灑在線條的一側,使人物形象從二維的紙面效果中凸現出來。他只通過空間的作用使人物坐或躺,從來不畫背景。
羅丹通過大量的素描習作闡述着他的藝術觀點,讀着這些線條,我們不難感受到一種穿透自然的簡約和空靈。
-
夕拾:雲龍水彩畫集
$825 -
點石齋畫報·戌集:江樓攬勝(點校版)
$188 -
月百姿
$559 -
點石齋畫報·卯集:金字招牌(點校版)
$188 -
梵高:蒼穹之色
$512 -
點石齋畫報·射集:寒冬麥秀(點校版)
$188 -
名畫中的鳥
$355 -
凡·高與倫勃朗
$276 -
景園匠心:陽朔山水園林手繪作品集
$365 -
唐詩畫譜
$355 -
山海經全畫集
$355 -
斗羅大陸2-絕世唐門(29)(漫畫版)
$63 -
素描的藝術·魯本斯
$407 -
世界巨匠: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
$1,712 -
20世紀義大利藝術大師系列:凱撒·蒙蒂
$355 -
愛德華·蒙克:愛與焦慮
$1,034 -
「魅力紅谷」首屆全國小幅漆畫展作品集
$1,879 -
天野喜孝原畫集
$564 -
達·芬奇手稿
$528 -
點石齋畫報·酉集:女中丈夫(點校版)
$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