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面前的這本文集。講述了一群試圖解釋中國哲學及其藝術詞語問題的比較哲學家之長達20年之久的事情。特別地說,這些學者正在嘗試通過爭論達到對于儒學中核心和持久研究的範疇與課題之一——人性。有關人的本性與特征——的一種更為成熟的理解,這些作者中的每一位都力圖使他/她的文章成為對孟子最核心概念之一的一種更為深刻的解讀。


作者簡介︰江文思(James Behuniak Jr.)加利福尼亞Sonoma State University助理教授,著有《孟子論成人》一書,並撰寫關于中國哲學與比較哲學論文多篇。

安樂哲(Roger T.Ames)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著名漢學家,比較哲學學者。出版了多種有關中國哲學的論著,其中大多數已譯成中文,在國際上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中具有很高的威望。
 

目錄

編者序從哲學上解讀哲學文獻 江文思 安樂哲
導論 江文思
孟子人性理論的背景 葛瑞漢
孟子的人性概念︰它意味著人的本性嗎 安樂哲
孟予的人性論 華靄仁
孟子心性論的再反思 劉述先
孟子論人性 信廣來
在《孟子》中人的本性與生物學的本性 華靄仁
在早期中國文獻中有關人的本性之爭 M.斯卡帕里
早期中國的習俗與人的本性 M.E.劉易斯
在《孟子》中人是如何相似的 江文思
孟子與一個經過特殊加工的有關“人的本性”的概念 安樂哲
 

從哲學上解讀哲學文獻

江文思(James Behuniak Jr.) 安樂哲(Roger T.Ames)

對于一個更大的計劃來說,這本關于孟子“人性”概念的文集只是一個小小的嘗試。

在西方學術界,最近相關幾件事情的反映,正在引起對于古代中國哲學圭體的重新評價。首先,在中國一系列持續的真正戲劇性的考古發掘正在提供給我們有關現存的文獻上——這些文獻約在兩千年的傳承中沒有遭遇到不可避免的曲解——的更早期的解釋。這些發現也提供給我們去接近更早期的文獻資料,這些文獻從很久以前的視野中就已經消失了。在許多情況下,就像它們所呈現的那樣,這些文獻正在允許我們對于有關主要的公認的著作——這些著作已經限定在古典時期——之先前理解的一種修正。舉例來說,馬王堆、郭店的新發現與上海博物館藏品研究的一個重要的價值,從直接與《孟子》的重新解釋有關的方面刪除了不必要的內容,是這些文獻為我們對于早期儒道之間的知識進化的理解,正在提供著新的視點。對于思孟學派來說,作為子思子術語的一個關鍵,“情”不僅要求仔細研究新獲得的文獻自身,特別是“性自命出”(“性情”)的修正,而且在事實上為了完全恢復這種重要的感覺,要求對于所有的古代儒家文獻予以一種重新解讀。現在我們知道得越多,我們就越能夠理解具體家庭情感——作為古代儒家道德哲學非常內在的方面——的中心地位。無論如何,這些新的考古學上的發現,對于這些基本的文獻與關鍵範疇——通過這些基本的文獻與關鍵範疇,它們得以留傳下來——進行重新翻譯,提供了一種具有說服力的理由。

當然,假如可能的話,從事提供有關中國哲學經典與詞匯以新的翻譯這種工作,存在著一種甚至更為激發人們興趣的理由。眾所周知,直到最近,大多數西方哲學家對于在古代中國文獻中存在著哲學上的極端重要性的中國思想的支持者的任何主張都不感興趣。意味深長的是,“哲學上的”文獻還沒有被如此來對待。最初通過傳教士,直到最近通過漢學家,它們被翻譯與解讀。就是說,確定早期中國文獻之主體的大部分的時期還只是被哲學家偶然地和略微簡單地涉及。這種主張既不意味著去指責傳教士們常常善良的意向,也不假裝任何代替我們與善良的漢學有關的矯揉造作鞠哲學的、歷史的、文學的與文化的情感。事實上,假如存在著一種被迫的指責,它將被引導來反對在我們更莨神許——用其自身的自我理解,這種更高的知識堅持主張哲學唯一是英國人與歐洲人的事業——的西方中心中的專業的哲學。

別的哲學傳統被邊緣化,對于我們西方的學術來說,作為一種專業訓練的哲學就有了一種無法推卸的責任。為了在最廣泛可能的範囝之內去找出問題,哲學家們一種本質上的工作是去識別、描述與爭論人類經驗的普遍的特性。而且,當我們從一種文化與時代之點轉移到了另一種文化與時代之點的時候,這些正在給普遍的特征所下的定義顯然是不同的。哲學家有責任去找出與理解那種區別了作為預防文化上的簡化論的文化之非常的假定與這樣一種種族中心主義需要的誤解。因此,在解釋中國哲學時哲學家的缺失已經付出了代價。在西方人文主義者試圖去了解古代中圄哲學文獻的意義的進程中,認識到許多西方的假定已經漫不經心地、逐漸而巧妙地滲透進了對有關這些文獻的理解之中,而且已經曲解了這些詞匯,通過這些詞匯的這種理解再明顯地表達出來,這已經成為平常的事情。

中國哲學為我們西方讀者所熟悉,起初是通過使之“基督教化”,然後更近代的時候是通過使之東方化︰那就是,把它置于一種理想化了的——神秘的——玄妙的世界觀之中,對我們自己來說,這樣的世界觀如同鏡像一樣存在著。假如我們是理性的,它們必定是神秘的與宗教的;假如我們是心靈的,它們必定是肉體的與色情的;假知我們是民主的,它們必定是強制的與專橫的;如此等等。確實,這些自稱中國哲學的學生,在我們自己最重要的書店之“哲學”類別中,就不可能發現已被翻譯了的哲學文獻,取新舊約而代之的必定是稱之為“東方宗教”的某種東西這一類別。到了中國哲學已經完全成為西方哲學感興趣的課題這一程度,是在範疇結構與哲學問題之內,而不是其自身之內,它才常常被分析。

最近現存文獻新的文本的重新獲得,以及其中許多已經消失了很久的文獻之進一步的發現,正在引起對子這些經典中的許多新的翻譯,而且為哲學家提供了促進與重新思考我們的標準解讀的一個借口與機會。最重要的是,運用想像,通過在其自己的世界觀與常識之內定位和解釋它們,它給我們試圖按照它們自己的“詞匯”完全逐字處理這些文獻提出了挑戰。

面前的這本文集,面對西方學術界的听眾,講述了一群試圖解釋中國哲學及其藝術詞語問題的比較哲學家之長達20年之久的事情。特別地說,這些學者正在嘗試通過爭論達到對于儒家中核心和持久研究的範疇與課題之———人性,有關人的本性與特征——的一種更為成熟的理解。這些作者中的每一位都力圖使他/她的文章成為對孟子最核心概念之一的一種更為深刻的解讀。

從被包括在這種爭論中的那些比較哲學家們的強有力的反應,到在中國哲學界中最近的發展,所能希望的最好的結論是在哲學與哲學思想本質上已經被思考的時代,西方的壟斷是落後的,是如此落後以至于接近了終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