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主義:從尼采到福柯

審美主義:從尼采到福柯
定價:120
NT $ 104
  • 作者:李曉林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1905830
  • ISBN13:9787801905833
  • 裝訂:270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尼采作為現代哲學向后現代哲學的轉折點,其審美主義的首要前提是:上帝已死,世界缺乏道德的事實。尼采既為福柯提供了批判性眼光,也為福柯提供了批判的方法——譜系學方法。

本書對從尼采到福柯的審美主義的理論背景、學術淵源及思想內涵做了較為系統的梳理和研究,並試圖探討其「生存美學」對傳統美學的合理補充極其發展前景。


作者簡介:
李曉林,1968年3月生,2001年於山東大學中文系獲文藝學博士學位,現為廈門大學副教授,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6篇被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美學》、《文藝理論》、《外國文學研究》和《外國哲學》轉載,兩篇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摘編。
 

目錄

總 序
導 論
第一章 審美主義辨析
  一 唯美主義
  二 浪漫主義
  三 審美現代性
第二章 尼采
  一 尼采的「上帝之死」
  二 強力意志
  三 審美形而上學
第三章 海德格爾
  一 此在
  二 技術
  三 藝術
第四章 福柯
  一 福柯的「人之死」
  二 古希臘的幽思
  三 福柯的「生存美學」思想
第五章 作為倫理學的美學
  一 審美與倫理的悖論:克爾凱郭爾的問題
  二 從藝術到生活:尼采與福柯
  三 從存在到自我:海德格爾與福柯
第六章 審美主義與消費社會
  一 人的感覺:從匱乏社會到消費社會
  二 審美之路:福柯與法蘭克福學派
  三 審美主義與大眾審美文化
參考書目
后 記
 

古人有言:「學術者,人才之本也。」(顏元《習齋記余》卷一《未墜集序》)世易時移,此理猶然。魯迅先生執教廈大國學院,重樹人而弘學術,憤「死海」而思激揚,情出肺腑,言若金石。學子感奮,不憚弄湖,遂以「鼓浪」、 「波艇」名其刊物,欲竟雄於風濤。斯人已逝,風范猶存。

鼓浪者,激濁揚清之謂也。語言寓褒貶,文學重美刺,藝術尚諷諫,「學術無有大小,皆斯於道」(章學誠《文史通義·與朱滄湄中翰論學術》),自古而然。時至今日,以道為教條則迂,以道為規律則活。昌明學術,始於實踐;立言助教,貴在自得。魯迅嘗論治學於廈門,力非「虛有其名,不求實際」(《致許壽裳》),精警之言,足資啟迪。

篤學精進,亦鼓浪之一義。王國維論古今東西之為學,渭不能出科學、史學、文學三者也。惟一國之民,性質有所偏,境遇有所限,故或長於此學而短於彼學;承學之子,資力有偏頗,歲月有涯挨,遂而主此學而不從彼學。20世紀以還,文學與科學、史學交滲,碰撞誠難免,融合亦有緣。語言學卓然特立,貫通科、史、文而標領風騷。藝術學固自成一派,亦濡染風尚,關注聲光電化,矚目網際交流。信息如海,學術似潮。滄海無涯而人生有涯,惟不畏艱辛者能閱勝景;潮漲潮落而至理不移,惟潛泳淵者可獲得驪珠。

書系設叢書若干,收錄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近期學術成果,陸續付梓。名以「鼓浪」,寄百舸爭流之厚望,存繼往開來之期許。語言與世推稱,文學生生不息,藝術常見常新。先哲碩果,彪炳史冊;見賢思齊,人之常情。有容乃大,育才斯馨。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