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環境運動︰地方、國家和全球向度

西方環境運動︰地方、國家和全球向度
定價:192
NT $ 167
 

內容簡介

本書對20世紀90年代環境運動在西歐、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發展狀況進行了綜合分析。作者提出,西方環境運動正處在十字路口。發達工業社會中不斷制度化的現存環境組織面臨著更激進團體和地方性抗議者的挑戰;盡管存在著日益增加的環境難題和經濟與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一種全球性環境運動的發展至多是初步性的。


克里斯托弗‧盧茨(Christopher Rootes),英國肯特大學環境政治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環境運動、綠黨和新社會運動,相關著作有《綠色挑戰︰歐洲綠黨的發展》和《西歐的環境抗議》等。
 

目錄

譯者說明
中譯本前言
導論 從地方到全球的環境運動
1、制度化及其爭議
2、地方和國家
3、會走向一個全球環境嗎
4、小結
第一章 西歐環境團體組織變化的一種分析框架
1、非政黨政治組織的分類
2、環境運動組織的轉變
3、組織變化和動員潛力
第二章 德國環境運動的轉型
1、德國環境沖突的發展
2、德國環境主義的三大組織支柱
3、道德抗議和職業市場化
4、從對抗到對話
5、“可持續發展”的新焦點
第三章 處于十字路口的德國環境運動
1、對環境運動轉型的一種經驗考察
2、歷史背景下的環境和反核能運動
3、處于十字路口的運動
第四章 英國“地球第一”運動
1、經驗研究
2、發起“地球第一”運動
3、網絡和資源
4、政治機會
5、選擇性運動活動
6、經濟機會和挑戰
7、文化和建設
第五章 志願社團、專業組織和美國環境運動
第六章 美國環境主義運動的組織革新
第七章 90年代西班牙環境運動的困境
第八章 南歐地方環境團體、行動和主張
第九章 環境運動、生態現代化和政治機會結構
第十章 第三世界的權力、政治和環境運動
第十一章 環境非政府組織和全球環境基金
第十二章 世界貿易組織、社會運動和全球環境管理
結論 全球環境運動的前景
附錄 分章作者
 

在當代世界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問題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已被公認為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富有挑戰性的難題之一。傳統的工業化與城市化生產生活方式的反生態本質或不可持續性特征已暴露無遺,而同樣清楚的是,在從根本上改變智力支撐著現時代的物質主義生存方式的現代化思維模式之前,人類很難找到一條通向明天的現實道路。因而,人類自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從未像今天這樣需要挖掘與展現我們的理論反思潛能︰通過重新思考我們與周圍自然世界的關系特別是人類作為其中一部分而不是主宰者所應擔當的適當角色,來重新構建一種可以使人類長久地在地球土生存的經濟、政治、社會與文化。正因為如此,我們不僅需要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意義上的生態學或“科學生態學”,而且需要(濁口果不能說更需要)人文與社會科學意義上的生態學或“人文生態學”。沿著上述思路,我們才能正確理解正在蓬勃興起的、人文與社會科學視野下的大量邊緣性與交叉性新學科的意蘊,比如生態倫理學、生態哲學、生態經濟學、生態營銷學、生態社會學、生態人類學、生態文化學、生態法學、生態文學等等。就此而言,筆者所指稱的環境政治學或生態政治學也是這些諸多正在形成中的新興學科之一。

環境政治的研究在歐美西方國家主要集中在生態政治理論、環境運動團體和綠色政黨三個層面,但從更一般意義上說,環境政治還可以包括更為廣泛的內容.比如民族國家政府的環境管治及其政策決策、環境政府間和非政府間組織的跨國環境管治合作及其全球政治參與,等等。因而,從總體上說,環境政治學或生態政治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還遠未成熟,從研究對象到研究方法都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部分是基于環境政治學這門學科本身所具有的不成熟性,部分是基于對人類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自身與時代特點的理解,筆者並不主張急于對環境政治學做出看似明確而實際上很可能制約其發展的界定,而是更願意將其寬泛地規定為一種政治學視野下思考生態環境問題的新視角。具體而言,這包含著兩方面的含義︰其一,環境政治學可以大致地規定為介于政治學與生態學之間的一門交叉性、邊緣性新學科。依此,我們可以不必像對待傳統學科那樣過分在意它的學科獨立性或“名分”,而是給予其充分的自由擴展與深化空間,這樣可能反而更有利于它的學科發展與成熟。其二,由于生態環境問題明顯是一個超出了單一傳統學科研究對象歸屬的“超普遍性”和影響到人類基本價值認知的“深層次”問題,因而,只有以一種超越傳統哲學與政治學框架的視野與開放性才有可能突破原有認知與思維模式的局限,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環境政治學或生態政治學。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切反灰色的都是綠色的。

基于上述認識,筆者認為,環境政治學在中國發展的切入點或突破口應著眼于以下兩點︰一是要堅持研究方法上的比較政治學觀點或方法。這其中既包括不同學科視野下對生態環境問題研究的比較,也包括世界不同地區環境政治學理論與實踐的比較。對于前者來說,對生態哲學研究已有成果的消化吸收是其他生態環境問題相關學科包括自然科學學科的理性元點,環境政治學也不例外;對于後者來說,我們並不認為歐美西方國家掌握著人類通向綠色未來的真理或“鎖鑰”,也不認為中國可以回避作為一個當今世界最大現代化進程中國家的歷史責任與創造潛力,但的確認為,只有對歐美國家社會與經濟生態化發展經驗的分析借鑒才有可能成為任何綠色文明與社會創建的現實起點。二是要爭取在研究成果上盡可能廣泛而及時地交流與分享。這其中一個基礎性的手段當然是有選擇地翻譯介紹歐美西方國家學者在環境政治學領域的經典性論著,而它對于環境政治學理論與方法在中國的普及和中外學者學術交流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