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戰爭史略

明清戰爭史略
定價:209
NT $ 182
  • 作者:孫文良 李治亭
  •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4369517
  • ISBN13:9787534369513
  • 裝訂:511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迄今為止,本書是國內最系統而完整地描述明清戰爭史的專著,全景式地再現了這場持續半個世紀的戰爭歷程,決定了清興明亡的最後結局。

作者以高超的技巧,展現波瀾壯闊的戰爭場景:從運籌帷幄,到決勝千里,變幻莫測,斗智斗勇,每一場戰斗都是一篇動人的故事,如身臨其境,驚心動魄,解析戰爭,如同兵家,視為兵書,引人入勝,智慧大增。
 

目錄

目錄
上編 後金在遼東的戰略進攻(1618-1626年)
第一章 明與後金首次交鋒
一、努爾哈赤起兵創建後金
二、後金與明朝的矛盾日益尖銳
三、撫、清之戰後金首捷
四、明朝的驚駭
第二章 薩爾滸之戰——明清(後金)第一次決戰
一、明軍分進合擊
二、後金各個擊破
三、明朝失敗的原因
四、戰後雙方力量的對比
第三章 開原鐵嶺爭奪戰
一、後金進攻的新策略
二、明失開原、鐵嶺
三、熊廷弼經略遼東
第四章 遼沈大戰
一、後金發動遼東之戰
二、遼沈之戰的重要戰役
三、明軍的戰略退卻
四、後金進占遼沈地區
第五章 遼西辟戰場
一、明廷決策守遼西
二、西平堡血戰
三、後金不戰取廣寧
四、熊廷弼、王化貞被逮
第六章 寧遠城下的戰(鹿金)
一、守御山海之爭
二、明部署寧錦防線
三、袁崇煥誓守寧遠
四、明兵憑堅城用大炮獲勝

中編 明清(後金)的戰略相持(1627-1643年)
第七章 寧、錦對峙
一、後金對明的議和策略
二、後金再次攻寧錦
三、明獲「寧錦大捷」
四、大凌河圍困戰
第八章 後金千里奔襲
一、突襲北京與用間
二、攻占關內四城
三、宣府、大同運動戰
第九章 遼東沿海爭奪戰
一、明在遼東沿海的防御
二、後金首次攻皮島失利
三、後金襲取旅順
四、皮島海戰
第十章 清軍深入腹地
一、京畿襲擾戰
二、翼魯消耗戰
三、山東攻掠戰
第十一章 松、錦之戰——明清第二次決戰
一、戰前的部署
二、清軍包圍錦州
三、松山決戰
四、兩次決戰之比較
五、明朝被迫求和

下編 清朝消滅南明的戰略總攻擊(1644-1662年)
第十二章 清軍進關
一、明朝的崩潰
二、誘脅吳三桂乞降
三、山海關激戰的決定性勝利
第十三章 清軍攻滅弘光政權
一、入關後清朝面臨的軍事形勢
二、弘光政權的布防
三、清軍進入南京
第十四章 清軍南下
一、魯王政權的覆滅
二、唐王政權的覆滅
三、紹武政權的覆滅
第十五章 清對明的最後勝利
一、農民軍與南明殘余勢力的聯合
二、永歷政權的抗清
三、清軍活捉永歷帝

附:明清(後金)主要戰役一覽表
 

我們願以《明清戰爭史略》這部著作呈獻給歷史愛好者和史學專家,如使大家感到濃厚的興趣,那在很大程度上是明清戰爭本身具有引人入勝的魅力。明、清是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最后兩個朝代,明清戰爭與這兩個王朝的興亡有直接關系,並且也和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農民大起義交織在一起。這場波瀾壯闊的持久的戰爭,既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中華各族人民的無數英雄和廣大群眾在這場戰爭中獻出了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影響了戰爭的進程,左右了戰爭的局勢。學習和研究明清戰爭史,可以汲取各種有益的經驗教訓,同時,也能受到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國內外迄今尚無一部明清戰爭史專門著作出版的情況下,我們撰寫了《明清戰爭史略》,即期望以綿薄之力填補這項空白,適應時代的需要。

明清戰爭起自1618年后金與明朝在撫順首次交鋒,止於1662年清軍活捉永歷帝,南明最后一個政權被埋葬。這場戰爭歷時半個世紀以上,其間大戰、小戰交替發生,從數十、數百人的武裝沖突,發展為千萬人的激戰,再擴大到幾十萬人的殊死搏斗。它既有平原曠野上的往來沖殺,也有堅城之下壁壘森嚴的鏖戰,從運籌帷幄,到決勝千里,規模之大,斗爭之復雜,戰局之多變,皆為亘古所少見。《明清戰爭史略》以時間順序為經,以戰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為緯,對這場戰爭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紀實和必要的剖析。

為了使脈絡清楚,層次分明,我們把整個明清之戰划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就是從清(后金)在遼東發動戰略進攻開始,中間經過明、清(后金)在遼西的一段相持,然后轉入清朝滅亡明朝及南明的戰略總攻擊。具體內容則是分述各個主要戰役。諸如薩爾滸之戰、松錦之戰兩次大決戰,遼沈之戰、揚州之戰等規模大小不同的戰斗,都作了力所能及的描繪。山海關之戰是更為復雜和極為關鍵的一戰,又較為詳細地寫了農民軍、吳三桂和清朝幾種勢力的角逐。對在南中國,以清軍為一方,幾個南明政權聯合當地義師及農民軍余部為另一方的分戰、會戰,雖風雲起伏,變化多端,仍力爭條分縷析,要而不繁。但是,盡管突出了明清之間的戰爭,我們也還顧及了一些有關的社會政治、經濟狀況以及人心向背等等,如實地反映在戰爭中起作用的諸多因素,力求再現當年產生這場戰爭的社會根源,特別是戰場上活生生的壯觀場面。即使我們不可能再身臨其境,看不見刀光劍影,嗅不到彌漫硝煙,也將喚起歷史的回顧和沉靜的思考。

撰寫《明清戰爭史略》遇到許多學術問題需要作出回答,為此,我們在書中貫穿了如下幾個基本觀點:

明清戰爭的爆發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早在戰爭之前,在明代女真各部統一的基礎上,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滿族已經崛起。他們建立了以滿族貴族為主的后金政權並逐漸發展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這個政權的統治階級強烈要求沖破明朝的畛域,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而明朝卻拼命要維護既得的利益,不允許后金的背叛和分裂,尤其不能容忍他們迫京師,危社稷。這種尖銳的對立及其發展必然激化為武裝沖突,明清的長期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明清戰爭的性質從根本上說是戰爭的雙方爭奪對全中國的最高統治權。戰爭的雙方,一為清朝,一為明朝,間或涉及第三者農民軍政權。這三個政權建立的背景很不相同,而且各具特色。但是他們作為中國境內的政權,也有些共同的特征。主要的明朝和清朝都是多民族的國家政權,而且都是封建性質。因此他們之間不管怎樣你爭我奪,絕不是什麼民族戰爭,歸根結底只不過是由誰來完成統一全國的問題。戰爭爆發時,清朝(后金)以「七大恨」誓師,發動對明朝的進攻,當時帶有一定的反抗明朝封建壓迫的性質,進到遼沈以后情況就變化了,清朝(后金)這時已經與明朝爭奪地方統治權了。他們大談:遼東原非我有,乃天所賜,豈有退出之理!經努爾哈赤到皇太極,清朝進一步提出問鼎北京,統一中原的斗爭目標。山海關一戰,打敗了李自成農民軍,有了吳三杜的乞師,在借口「為爾報君父之仇」的保義下,堅決反對明朝殘余勢力恢復失去皇帝寶座的任何企圖,逐步把統一的夙願變為現實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