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占據什麽樣的地位?從歷史到現在的發展進程中又經歷了怎樣的變化?與時下盛行的經濟學研究視角不同,本書將通過對人類學著名田野調查地點——祿村的研究,從文化的角度揭示土地的社會象征意義。
本書秉承費孝通先生《祿村農田》中的兩條主線——土地制度以及消遣經濟背後的公共儀式,將二者置於明清以來的社會變遷進程中加以考察。作者在深入的田野調查的基礎上指出,正是在土地具有「不可讓渡」的性質之上,國家與地方社會才得以同時建立。祿村歷史上,土地從屯田向軍田、民田的轉變,公共儀式中洞經活動與花燈活動的變遷,都透露出國家與地方社會關系的變化。本書對人們了解中國的土地制度提供了新的視角,對了解雲南民間宗教的歷史演變,對經濟人類學與宗教人類學的溝通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
中國治理:中國人複雜思維的9大原則
$280 -
物流管理
$204 -
定量調研數據分析
$183 -
經濟發展理論
$251 -
低風險創業
$355 -
甜甜圈經濟學
$275 -
30天速成旅遊英語口語
$188 -
庫存管理實踐
$355 -
「一帶一路」國際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
$517 -
紮實推進鄉村振興
$31 -
從零開始學機場空乘服務英語口語
$224 -
建築合同能源管理案例精選
$594 -
全球研發網絡與中國企業創新
$408 -
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
$299 -
通往衰敗之路:經濟學如何掌控我們的生活
$360 -
不平等社會:從石器時代到21世紀,人類如何應對不平等
$588 -
當代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理論及戰略實施
$287 -
供應鏈金融5.0:自金融+區塊鏈票據
$414 -
生態康養十一講
$261 -
全世界都在用的旅遊英語大全集
$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