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是公元十一世紀至十三世紀,以黨項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性民族國家政權。黨項族,是我國古代廣布於西羌族中較晚起的一支。歷史文獻記載,他們在南北朝末期已初露頭角。起初居住在今青海東南部的黃河九曲之地。到隋末唐初,活動范圍逐步擴展,「東距松州,西葉護,南春桑、迷桑等
,北吐谷渾」,即在今四川、西藏、青海交界一帶的遼闊草原上。當時黨項族有八個部落,各自獨立,不相統一,而以其中的拓跋氏最為強盛,起着主要的領導作用。不久,因為強大的吐蕃政權的威脅,黨項羌族逐漸遷徙到隴東、陝北一帶。居住在慶州(今慶陽)一帶的黨項部落叫東山部落;居住在夏州(今靖邊)一帶的叫平夏部落,他們都依附於唐朝。唐末,黨項平夏部參加了對黃巢農民起義軍的鎮壓,因作戰有功,其酋長拓跋思恭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賜給李姓,爵號夏國公。從此以后,夏州拓跋氏稱李氏,統轄夏、綏、銀、宥四州之地,成為藩鎮割據勢力。五代十國時,他們利用各封建勢力之間的矛盾和斗爭,繼續壯大力量,到宋初已有了相當雄厚的實力。黨項首領李繼遷又利用宋遼之間的矛盾,采取了聯遼反宋的策略,從中虛委周旋,在經濟上大得利益。公元1021年,李繼遷攻占西北邊塞重鎮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改為西平府,作為自己的都城,為西夏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礎。在漢族封建文化的積極影響下,黨項族的政治、經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經李德明一代的發展,到李元昊時,黨項貴族已基本上完成了封建化,他們迫切要求在政治、經濟上統一,建立自己的政權,以保障既得利益。在祖孫三代長期准備的基礎上,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國號大夏,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市),建立了以黨項族為主體,包括漢、回鶻等民族在內的封建國家政權,因其地處祖國疆域西北部,故史稱西夏。
在西夏存在的190年中(公元1038~1227年)它先后和北宋、遼以及南宋、金鼎足而立。我們將其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從夏景宗元昊到崇宗乾順之末為王朝前期(公元1038-1139),也就是與北宋、遼鼎的時期;仁宗仁孝即位前后到西夏滅亡為王朝后期(公元1140-1227年),即與南宋、金鼎立的時期。
-
大宋美袍上的虱子
$188 -
知中:幸會!蘇東坡
$292 -
中國歷史漫遊記.21:北宋烽煙
$146 -
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
$564 -
中國斷代史系列:元史
$720 -
簡讀宋朝史(從五代十國到南宋滅亡)
$224 -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六卷)
$224 -
宋朝絕對很有趣
$208 -
遊牧文明與中華史:大遼王朝
$235 -
宋徽宗
$616 -
歷史的瞬間
$235 -
中國唐宋時期的戰爭
$629 -
大元氣象:元代皇權意識下的書畫活動及其政治意涵
$234 -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七卷)
$239 -
元代史料叢刊續編:元代子部書(全25冊)
$78,300 -
中國歷史漫遊記.22:靖康之恥
$146 -
如果這是宋史.2:遼宋風雲
$208 -
歷史風雲人物:宋朝卷
$198 -
宋仁宗:共治時代
$564 -
迷局中的大宋:揭秘大宋王朝的正面與側面
$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