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漫畫史

中國漫畫史
定價:156
NT $ 136
 

內容簡介

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漫畫是最活躍並取得顯著成績的畫種之一。中國漫畫的發展,可划分為7個階段。
清末民初 中國古代已有以諷刺為目的、具有漫畫特點的繪畫,但未形成獨立的畫種。到清末民初,漫畫才作為獨立畫種迅速發展起來,當時稱作諷刺畫、寓意畫、時畫、諧畫、笑畫或滑稽畫。近代漫畫的興起,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人民大眾的反帝斗爭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出現了富有民間年畫特色的《射豬斬羊圖》等漫畫宣傳品。1903年上海《俄事警聞》刊登的《時局圖》,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報刊漫畫。辛亥革命前後刊登漫畫的報刊,有上海《神洲畫報》、《民權畫報》、《真相畫報》,廣州《時事畫報》,北京《白話圖畫日報》,天津《人鏡畫報》,以及同盟會在日本出版的《民報·天討》等。作品有《袁世凱騎木馬》(張聿光)、《內閣總理》(何劍士)、《老猿百態》(錢病鶴)、《官與民之擔負》(馬星弛)等。技法上主要采用中國傳統的線描畫法。五·四時期 五·四運動中出現一些革命群眾繪制的漫畫傳單,如《全國同志莫被日奴恥笑》、《他肯為國受苦,我們應如何?》等,具有極大的鼓動性。漫畫家的作品,有《工學商打倒曹、陸、章》(沈泊塵)、《民氣一致之效果》(馬星弛)等。但杜宇的《國恥畫譜》是中國最早的漫畫家的個人畫集。1918年沈泊塵創辦的《上海潑克》,是中國最早的專門漫畫刊物,其中的《雖不中亦不遠矣》一畫歌頌了俄國十月革命。魯迅於五四運動前夕在《新青年》上已經提出諷刺畫應針砭社會的錮疾,指出確當的方向,引導社會等立論鮮明的漫畫理論。
20年代 隨著豐子愷的子愷漫畫在《文學周報》上刊出,從1925年起中國正式開始使用漫畫名稱。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和北伐革命軍中的群眾漫畫宣傳活動蓬勃開展。漫畫家黃文農、葉淺予、魯少飛等曾投身到北伐軍中,從事漫畫宣傳工作。黃文農是這一時期卓有成就的政治諷刺畫家,他的反帝反封建軍閥的漫畫有《丟臉》、《面和心不和》、《大拳在握》等。豐子愷的古詩新畫和描寫兒童天真稚氣的漫畫,受到人們的喜愛。1927年由丁悚、張光宇等人發起成立的漫畫會,是中國最早的漫畫團體。該會於1928年出版了《上海漫畫》周刊,團結和培養了一批漫畫家,在中國漫畫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30年代 漫畫創作出現空前的繁榮。上海出現大批漫畫刊物,如《時代漫畫》、《漫畫生活》、《獨立漫畫》、《上海漫畫》、《漫畫界》等。其中《漫畫和生活》(《漫畫生活》的後身)和《獨立漫畫》曾遭到國民黨當局查禁。張諤、蔡若虹作品的進步傾向尤為鮮明。葉淺予的長篇連續漫畫《王先生》和《小陳留京外史》在社會上影響很大。魯少飛主編的《時代漫畫》在團結漫畫家和培養漫畫新人方面貢獻突出。這一時期的漫畫在形式風格上呈現出多姿多采的面貌。存在的問題是刊物上出現不少低級趣味的作品。1936年在上海舉辦了第1屆全國漫畫展覽。與此同時,蘇區革命根據地在反對國民黨軍事圍剿中,群眾性的漫畫宣傳活動非常活躍。此時期,魯迅在《漫談「漫畫」》一文中指出「漫畫的第一件緊要事是誠實」,並認為漫畫「最普通的方法是『誇張』,但又不是胡鬧」。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七七事變後,在上海成立了漫畫界救亡協會,並出版會刊《救亡漫畫》。同年8月由葉淺予、張樂平、特偉等人組成漫畫宣傳隊,從上海出發到南京、武漢、長沙、桂林、重慶等地,進行抗日救亡的漫畫宣傳活動。漫畫宣傳隊自到達武漢後,隸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三廳領導,在周恩來、郭沫若指導下工作,出版了《抗戰漫畫》。1938年在武漢成立全國漫畫作家協會戰時工作委員會(後改名為中華全國漫畫作家抗敵協會)。漫畫家們為爭取抗戰救亡最後勝利,展開了一場漫畫戰。抗戰後期,漫畫宣傳工作受到國民黨當局的壓迫和限制,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漫畫家們仍通過舉辦漫畫展覽揭露了國民黨統治下「大後方」的社會黑暗,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如葉淺予、丁聰等人的八人漫畫聯展和張光宇的《西游漫記》、廖冰兄的《貓國春秋》等專題展覽。與此同時,解放區的漫畫家如華君武、吳耘等更加自覺地把漫畫武器的鋒芒指向了日本帝國主義和消極抗戰的國民黨反動派。此時期漫畫理論研究的重要收獲,有《漫畫藝術講話》(黃茅)、《漫畫的描法》(豐子愷)。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區的漫畫作為一種藝術武器,發揮出強大的戰斗威力,緊密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傳大進程。同時,在漫畫的民族化、大眾化方面進行了可貴的探索。華君武是解放區有突出成就的政治諷刺畫家,主要作品有《磨好刀再殺》、《在反革命的後台》等。重要作家作品還有蔡若虹的《苦從何來》、張仃的《城頭變幻大王旗》等。國統區的漫畫配合了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民主運動。米谷是頗有代表性的政治諷刺畫家,主要作品有《蔣小二過年,過了今年沒明年》等。沈同衡領導的漫畫工學團與學生運動相結合,在上海巡回展出《春夢圖》、《送葬曲》。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丁聰的《現實圖》也是此時期的重要作品。在各地的群眾愛國運動中,特別是學生運動中,出現了一批很有戰斗性的漫畫宣傳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50年代初期漫畫創作出現新的高潮,漫畫在抗美援朝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反映人民內部矛盾的漫畫迅速興起。1950年創刊的《漫畫》月刊(米谷主編)歷時10年,對提高漫畫的思想和藝術水平,培養青年漫畫作者,做出了貢獻。1956年在北京舉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首屆全國漫畫展覽。1957年一些漫畫作者被錯划為「右派」。60年代後期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中,不少漫畫作者遭受迫害和批判。1976年後,漫畫在粉碎四人幫的斗爭中發揮了戰斗作用並得到迅速發展。此後出現漫畫創作的新局面。內部諷刺漫畫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和人民內部的錯誤思想進行了揭露和批評。幽默漫畫、科學漫畫等受到人們的歡迎。1979年《人民日報》漫畫增刊《諷刺與幽默》創刊,各地的漫畫報刊也相繼問世。漫畫學會、研究會等也在各地紛紛成立。1982年舉辦第 2屆全國漫畫展覽。1984年漫畫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參加第 6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活躍在這一時期的漫畫家,有華君武、方成、米谷、廖冰兄、丁聰、張樂平、王樂天、英韜、江有生、李濱聲、江帆、苗地、於化鯉、韋啟美、詹同、畢克官、繆印堂、王復羊等。漫畫理論研究的重要成果,有《漫畫漫談》(沈同衡》、《我怎樣想和怎樣畫漫畫》(華君武)、《幽默·諷刺·漫畫》(方成)、《中國漫畫史》(畢克官、黃遠林)等。1986年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成立。廣大專業和業余漫畫作者正在為繁榮發展中國漫畫藝術做出新的貢獻。
特點 主要是:①在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興起和發展的中國漫畫,貫穿著一條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戰斗主線。社會主義時期的漫畫繼承發揚了漫畫的戰斗傳統,並在反映人民內部矛盾、歌頌新人新事和適應群眾多方面的審美要求上,進行了新的開拓。②中國漫畫有著廣泛的群眾性。中國漫畫隊伍是由漫畫家和廣大業余漫畫作者組成的強大隊伍,不少漫畫家正是在創作實踐中從業余轉變為專業的。③漫畫與新聞事業的關系密切。漫畫的主要陣地是報紙和刊物,這是由漫畫特殊的社會功能所決定的。④中國漫畫的形式風格是多種多樣的。既有簡筆寫意的,也有工筆線描的;既有追求大塊黑白處理的,也有民間裝飾情調的;既有單幅畫和組畫,也有長篇連續巨著;還有漫畫速寫、布畫漫畫、牆頭漫畫、照片剪貼、漫雕等等。⑤漫畫家們在創作實踐中,既學習和借鑒外國漫畫,也學習和借鑒中國的民族民間藝術傳統。越到後來,越更加有意識地追求漫畫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在漫畫的民族化、大眾化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