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學派新論

泰州學派新論
定價:99
NT $ 86
 

內容簡介

泰州學派是明代王陽明學派的一個分支,對與傳播王陽明學說、普及儒家思想起了較大的作用,他們不少觀點帶有啟蒙性質,對與社會向近代專型具有積極意義。

本義主要探討了泰州學派組織的一些基本問題(成員的地理分布、學派與朝廷的關系以及學派中幾個越軌人物),理清了學派與儒家、佛教、道教的關系。尤其對泰州學派的思想諸如「大成學」、「百家日用是道」、「誠意說」、「赤子說」、「童心說」等研究有較多創新。

此外,本書還將泰州學派與江右學派、浙中學派的修養論進行了比較,並討論了泰州學派地位與歷史影響。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泰州學派性質、特點
第一節 泰州學派的名義
第二節 泰州學派成員的地理分布
第三節 泰州學派的特點
第四節 泰州學派與朝廷之關系
第二章 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的生平經歷與理論淵源
第一節 生平經歷
第二節 理論淵源
第三章 王艮、王臂的思想
第一節 王艮的思想
第二節 王臂的思想
第四章 王棟、羅近溪的思想
第一節 王棟的思想
第二節 羅近溪的思想
第五章 顏山農、何心隱、李蟄的思想
第一節 顏山農的思想
第二節 何心隱的思想
第三節 李贄的思想
第六章 泰州學派與浙中學派、江右學派的比較
第一節 與浙中學派思想的比較
第二節 與江右學派思想的比較
第七章 泰州學派的歷史地位及思想影響
第一節 泰州學派思想的歷史地位
第二節 泰州學派的思想影響
參考文獻舉要
附錄
一 詮釋泰州學派的英雄
二 泰州學派的歸屬
三 論羅近溪仁學思想與修養論
后記
 

明代的泰州學派是王陽明后學的重要流派,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一定地位。但是歷來學者對其見解,見仁見智,如侯外廬先生的《中國思想通史》與任繼愈的《中國哲學史》,就有不同的評價。泰州學派作為一個學術課題,尚有一些問題也有待探討,如:泰州學派與禪宗、道家的關系,泰州學派與朝廷的關系,泰州學派的個性特點,泰州學派產生和消亡時間,泰州學派與王門其他學派的關系,泰州學派對於后來學術和民間教育的影響,泰州學派幾個「越軌」人物的評價,王艮「大成學」之內涵以及思想地位,泰州學派其他人物思想的評介等。季芳桐的博士學位論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泰州學派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探討,對於上述問題作了論述,這對泰州學派的研究,乃至宋明理學的研究都有積極的意義。

季芳桐同志的論文有以下特點:

一、材料翔實。該論文收集材料全面,論證都建立在對材料全面分析的基礎上,不空泛議論,做到持之有故,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史學的優良傳統。

二、整體性強。該論文對泰州學派做了整體性論述,諸如:泰州學派的形成與消亡時間、地理分布,泰州學派與朝廷的關系,泰州學派個性特點、風靡天下的原因,以及在學術思想方面與王門其他學派(如江右學派、浙中學派)的差異等等,展現了泰州學派的整體面貌。同時,運用社會學的方法,從社會組織角度來探討泰州學派,研究這一學派的社會功能,如與朝廷的互動,學派對社會的影響等。

三、重視修養體驗。泰州學派是明代儒家學派的一個分支,同其他學派一樣都重視修養功夫。論文大部分章節都是論述修養或功夫論,作者的論述都是依據修養體驗來進行。比如「不二為誠」、「以心統身」、「主靜與主敬之別」等明儒所討論的問題,若從字面往往難以論述清楚的,只有對修養有體驗或理解才能夠進行比較、評價,才能真正闡釋其內在的意蘊。以「不二為誠」為例,這里「二」指意念多(即雜亂)而不能夠歸一,因此需要通過修養使其歸一,即需要「誠意」。如何「誠意」?按照江右學派的方法是入靜,以靜克服各種雜念;而泰州學派方法則為入敬,即以心統身,使其歸一。

四、澄清了前人的一些誤解,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見解,讀者在各章中均可看到,在此不一一列舉。總之,這是一篇用功甚勤、多有識見的學位論文。

卿希泰先生和他主持的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組織出版的「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在學界有着良好的聲譽。季芳桐同志的學位論文入選,我向評審諸先生深表感謝;也祝願季芳桐同志,以此為契機將自己的研究工作推向新的境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