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翻譯批評論稿

文學翻譯批評論稿
定價:90
NT $ 78
  • 作者:王宏印
  • 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10956973
  • ISBN13:9787810956970
  • 裝訂:平裝 / 238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有力度的文學翻譯批評專著。作者在思考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哲學基礎,進一步追索學科前沿問題的時候,運用多學科關照的建構視野,綜合地審視當前典型的文學翻譯現象,提出鑒賞性和研究性相結合的文學翻譯批評概念,初步建立了自己獨特的文學翻譯批評的理論框架。另一方面,以古今詩歌翻譯為原型啟發,兼顧理論建構性和學術批判性的雙重品質,結合中國傳統文論和文學批評模式,吸取西方現代文論與譯論研究成果中的合理因素,闡發了一系列便于操作和值得借鑒的翻譯批評機制、評級系統和寫作範式。加之正文之外一系列內容新穎的附錄的插入,使得本書的寫作風格愈顯獨特,內涵愈加豐富、深刻而不枯燥,也更具有中國特色和可讀性。本書可視為作者建立新譯學的一系列努力的嘗試性成果之一。
 

目錄

第一章 緒論︰建立文學翻譯批評的條件和設想
1.譯作問世
2.人員準備
3.譯作研究
4.評論發表
5.學派論爭
6.規律探索
7.學科建設
附錄︰文學批評的基本設定
第二章 理論韻準備︰從文學批評到文學翻譯批評
第一節 批評概念︰語源與演變
1.西方批評概念的誕生與演變
2.西方批評概念的含義與功能
第二節 文學批評︰問題與流派
1.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
2.心理分析文學批評
3.語言學文學批評
4.形式主義文學批評
5.神話-原型文學批評
6.存在主義文學批評
附錄︰詩歌鑒賞批評十難
第三節 翻譯批評︰傳統與借鑒
1.西方翻譯批評簡史或三大翻譯批評傳統
2.當前翻譯批評思潮的三個轉向
3.中西學術交匯語境下的中國翻譯批評發展策略
附錄︰傳統《聖經}解讀十法
第三章 翻譯批評的性質、類型與功用
第一節 翻譯批評的性質和特點
1.翻譯的實踐性本質
2.翻譯批評需要實證基礎
3.具有知性性質的翻譯批評活動
4.文學翻譯批評——高級的審美研究活動
第二節 翻譯批評的類型和角度
1.為理論的批評
2.為創作的批評
3.為翻譯的批評
第三節 翻譯批評的功能和作用
1.導讀功能
2.評價功能
3.導引功能
附錄︰習見翻譯批評類型
第四章 翻譯批評的主體、方法與操作程序
第一節 翻譯批評者的主體認知因素
1.文化認知回歸︰文化概念與文學翻譯批評基礎
2.批評主體重建︰文學翻譯批評者的七大要素
附錄︰文學翻譯批評者十忌
第二節 翻譯批評的基本方法
1.翻譯批評方法論之考察
2.翻譯批評的基本方法舉例
第三節 翻譯批評的操作程序
1.研讀原作
2.研讀譯作
3.對比研究
4.效果評價
5.價值判斷
6.評論角度
附錄︰文學風格之分類參照
第五章 翻譯批評的原則、標準與評級
第一節 確立基本原則
1.客觀性原則
2.全面性原則
3.準確性原則
4.簡潔性原則
5.一貫性原則
第二節 參考標準模式
1.關于“信、達、雅”三維模式
2.關于“神似、形似”二維模式
3.關于“化境”的一維模式
第三節 設定工作標準
1.語言要素
2.思想傾向
3.文化張力
4.文體對應
5.風格類型
6.審美趣味
第四節 譯作品級的劃分與評定
附錄︰英漢漢英文學翻譯分級試評
第六章 翻譯批評的文本、文體與互文性
第七章 文學翻譯批評與文化參與
第八章 文學翻譯批評的寫作類型
第九章 結論︰翻譯批評的學科地位與前景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王宏印教授送來他的近作《文學翻譯批評論稿》,讀後頗有些感垣.特寫出來跟同道切磋。

王宏印教授熟知中外文論,又有翻譯實踐、教學與理論研究的經驗與積累,因此他能借鑒文學批評建設的路子來構想文學翻譯批評的建設。他抓住翻譯理論、翻譯批評與翻譯史及其相互關系問題,把理論批評與鑒賞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把全書的理論構架分成八部分︰理論準備;性質、類型與功能;主題、方法與程序;原則、標準與等級;文本、文體與互文性;文化參與;寫作類型;學科地位等。這八個部分既七較全面,又構成了有邏輯關系的系統,而且每一部分既有自己研究的新成果,又提出了許多值得深人研究的問題。這部著作的出版一定套對文學翻譯批評和譯學理論建設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我過去選編《翻譯新論》(1994)時對翻譯批評發表過一些意見(主妻在該書第12—13頁;第622—623頁;第630—631頁等。對書中每篇文章寫的述評共54篇,也可看作是翻譯批評),這幾年又讀了New-mark的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1988),Wilss的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1982),Reiss的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2000),姜治文、文軍選編的《翻譯批評論》(1999),許鈞的《文學翻譯的理論與實踐》(2001)和《翻譯論》(2003),楊曉榮的《翻譯批評導論》(2005)等以及一些關于翻譯批評的文章,我清楚地感到這個領域又有了一些新的發展。首先是翻譯批評的範圍擴大了,不僅有譯文與原文對照的文本批評,譯者的批評,而且有了翻譯過程、譯作影響與翻譯理論的批評。單就理論批評涉及的學科不只有翻譯學、語言學、文體學、美學,還有哲學、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文化學、傳播學、符號學、敘述學等。當然還有元翻譯批評,就是對翻譯批評自身的研究。由于研究對象的擴大,翻譯批評的概念也就應該擴大了,所以說,翻譯批評就成了研究翻譯和翻譯研究的主體、行為、過程、結果、影響等問題的學問。說到元翻譯批評,應該說這是翻譯批評的重要理論研究,這里我要特別加以說明。系統科學產生之後,事物分層次的理論為我們的學術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和新的研究方式,把一門學科的研究分出不同的層次,站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去考察、研究和表述較低層次的性質,這樣就有了理論的層次問題,即有了對象理論和元理論,從方法論來講,也就有了元研究方法。學科的發展變化常從這個層次啟動。對象理論和元理論的關系是相對的,以元理論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就是元元理論,可以這樣類推。這是人類認識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一大進步。縱觀我國的學術史,因為我們過分看重實用,只重視實用技術,不重視科學理論,所以我們的理論與方法論研究就很不夠。我們雖然也有墨家邏輯,但是因為只重視內容,不重視形式,所以不具有方法論的作用,所以也就沒有發展起來公理化的方法,同理,也沒有把演繹邏輯發展起來。人類文明史告訴我們,只重視技術不重視科學,不行;只講歸細不講演繹,也不行;當然在理論研究上,只講對象理論不講元理論,也不行。倘若如此,那只能叫殘缺不全。

其次,隨著翻譯批評範圍的擴大而出現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從事翻譯批評的隊伍問題,另一個是翻譯批評的標準問題。前者和文藝批評隊伍相比實夜太小。文藝批評有專業隊伍,阪餌癖有專業隊伍,而想從事這項事業的人也很少。現在多少做點這方面工作的人員大都是從事翻譯教學的教師,因為教學的需要,只是不得不做土些而已。當然也有少數對翻譯事業和學科發展富有責任感和事業心的學者,認真做了一些翻譯批評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們代表了這個研究領域的主流方向,對我國的翻譯批評及其研究起剄了推動作用。但從總體來說,我們從事翻譯批評的人員確實太少,跟翻譯實踐、人才培養與理論研究的需要很不相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呢?原因比較復雜,但我認為主要原因應該是︰(1)翻譯學學科制度包括深層理念;學科規範系統;行政與法規管理系統)的研究還不夠系統,致使學科還未能真正獨立,從而取得應有的地位。(2)難度大,費功夫。翻譯批評有多種類型,但要做得比較好都很不容易,比如全面系統的譯文原文對照,譯者的翻譯觀和翻譯實踐的系統研究,譯作在呂的語文化系統中的影響研究,翻譯史和翻譯理論史作為文化史與思想史的研究,譯學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方法論和元翻譯理論的弭究,還有翻譯批評理論與元翻譯批評理論的研究等等。這些翻譯批評都不僅要求批評者水平高,能力強,而且還要求工夫大,所以能做並願意做這類翻譯批評的人就不會多。而現在所做的翻譯批評比較多拘是“校訂式批評”和“譯作鑒賞”。這也進一步證明深入開展高水平的翻譯批評的確是件艱難的事情。當然不可否認這其中也有急功近剎思想的干擾和破壞。(3)批評標準研究很不夠。這里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翻譯標準和翻譯批評標準的關系問題。過去不少人都認為二者基本一致,沒有多少差別。那是以文本為中心的批評,現在批評的對象擴大丁,標準自然增多了,當然二者的區別也就大了。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去研究。另一個閌題是標準多元了,但各元標準的具體內容尚沒有深人研究。比如文本批評需要各類文體的翻譯評價標準,譯者批評需要評價譯者的標準,還有譯作影響批評的標準、理論批評的標準、文化和思想批評的標準等,這些標準都沒有認真研究,所以做起批評來也就不可避免的有明顯的主觀性與隨意性,而較少客觀性與迮確性。

關于翻譯批評標準還有兩個值得關注的問題︰(1)文學翻譯批評的標準。譯者在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悶題無法囤避,其批評者的主觀性問題也無法回避,只要是追求批評的客觀性準確性,就必須研究“創造性”和“主觀性”的度。這雖然是一個極其困難的問題,但我們的理論研究應該面對這個困難的“度”,設計不同的評價指標,進行深入的研究,而不應停滯不前。文學翻譯除了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等不同的樣態之外,還有一些不同的變體,比如簡譯、編譯、節譯、摘譯、譯述等等,這些不同的變體都有優劣的評價問題,所以也都應有不同的評價標準,若用同一個評價標準來評價它們,顯然是不科學的。(2)以特定目的為本的譯作評價問題。這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譯者個人為特殊目的而翻譯的作品,還有一種是譯者應譯文使用者的特殊要求而墅譯的作品。實際上這一類的譯作也屬于翻譯的變體,評價這類譯作也需要相應的評價標準,所以此類評價標準的研究也是不畿忽視的。

一個學科、一個行業、一所大學、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需要建立先進的價值系統,用這個系統作標準,規劃未來,指導行動,就可以健康發展。人的需要上般分兩個系統,一個是滿足種類需要的橫向系統,比如文體的多樣性;另一個是滿足等級需要的縱向系統,比如優、良、中等不同的等級。種類的劃分要有分類標準,等級的劃分也需要評價標準,這兩種標準就構成了價值的雙向系統。所以翻譯標準的復雜性就在于這個雙向系統縱橫關系的復雜性。

我們的翻譯批評很弱,文學翻譯批評似乎更弱。翻譯實踐、人才培養、學科建設都需要翻譯批評,所以季羨稱先生呼吁︰“翻譯事業要發展,要健康地發展,真正起到促進中華文明發展的作用,就不能沒有翻譯批評。現在批評很少,擔負不起應有的職責來。這方面,必須大力加強才行。翻譯的枇評十分重要,不好的風氣,不健康的翻譯道德,如果不批評,任其泛濫,那怎麼行?在30午代,魯迅說過,翻譯出了問題,翻譯出版出了問題,翻譯批評界有很大的責任。所以,我呼吁,現在要加強翻譯批評,發揮批評應有的作用。”(《翻譯論》,許鈞著,第396頁)

楊自儉
2005年6月20日
謹識于中國海洋大學六三居室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