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人生——佛教懺悔觀

無悔人生——佛教懺悔觀
定價:96
NT $ 84
  • 作者:聖凱/著
  • 編者: 覺醒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1237358
  • ISBN13:9787801237354
  • 裝訂:153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人,是很容易犯錯誤的,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在於能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與過失。我們對聖賢的崇敬,可以跪拜在他們的腳下,表達自己的虔誠與恭敬。但是,我們是否有勇氣跪倒在自己的腳下,這並不是把自己作為敵人或被自己打倒,這是理性地分析自己的過錯,在我們的內心世界里,能夠真正明白什麽是對的,什麽是不應該做的。最後,我們能夠勇敢地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安安心心走在明天里,能夠過著無悔的人生。

本書用語體文、簡體字寫作,行文流暢,文字優美,生動活潑,內容與生活緊密結合,具有通俗性、趣味性、可讀性的特點。
 

目錄

總 序/覺醒
引言:反思自己與無悔人生
悔過寬容與懺悔儀式
1、告白悔過與請求容忍
2、懺悔儀式與心性體驗
3、祭祀儀式與苦行贖罪
持戒清凈與懺悔業障
1、納受戒體與業障清凈
2、持戒清凈與作法懺悔
3、懺悔業障與轉變業緣
取相懺悔與無生懺悔
l、向佛懺悔與虔誠對話
2、總懺諸罪與心性轉變
3、六時懺悔與五悔法門
4、念佛持咒與凈除業障
5、罪業清凈與瑞相顯現
6、罪性本空與無生懺悔
懺悔理念與懺儀制作
l、懺法形成與儒道思想
2、懺悔理念與中國佛教
3、懺儀十科與五悔法門
懺法簡史與懺儀簡介
1、懺法簡史與懺儀制作
2、梁皇寶懺與三昧水懺
3、觀音懺法與大悲懺法
4、藥師懺法與地藏懺法
5、懺悔念佛與彌陀凈土
6、懺法弊端與改造之路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佛教猶如一道閃亮的光芒,照耀着印度、中國、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在啟迪昏蒙、開啟智慧、指導人生、凈化社會等方面發揮着巨大的作用。2500余年的輝煌和滄桑,鑄就了佛教堅毅而獨特的性格,不畏艱難、積極入世、化導群生、保持位格是佛教在應對世俗、提升社會過程中一貫堅持的堅定信念,正是靠着這種信念的策勵,佛教才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傳播區域,加深了世界各國人民對佛教的了解,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其世界性宗教的地位。伴隨着世界各國人民的歡呼雀躍,新千年的曙光照徹着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新世紀的鍾聲催人奮進、引入向上。在這種前進向上的氛圍中,佛教作為古老宗教的一支,應該如何在新世紀勃發生機,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體現出佛法的現代意義和價值呢?

佛教素以其哲學思辨色彩濃厚、人本智信特征明顯著稱,在古代乃至近現代哲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為中外眾多哲學家所推崇。佛教哲學內涵豐富,既有世界觀、人生觀、實踐論等基本哲學范疇,又有辯證法的理性思辨方法,四諦、十二因緣、八正道、三法印、六度、四攝、中道等基本名相支撐着佛教的理論大廈,吸引着眾多佛法愛好者深入其中汲取養料。明辨善惡、勘破是非,珍惜人生、熱愛生命,廣行慈悲、澤被生靈是佛教所大力宣揚的大乘菩薩精神的主要內容。毋庸置疑,在世界哲學大家庭中,佛教哲學的深刻性、生動性、實用性、實踐性非常突出。佛教哲學不講唯經是崇、唯人是瞻,而是十分強調靈活性,注重應時應機、應理應事,主張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的古訓展示了佛教民主、自由、理性的開放型性格。佛教力主開發人類潛在的無上智慧,將人類思想中丑陋、污穢的成分徹底清除,從而以純潔、美妙、清凈的智慧去觀照世間的一切,既能視一切如同己出,又能視一切如同他出,從而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地替他人着想,以慈悲之心與樂拔苦,以行「八正道」嚴以律己。佛教在適應社會、包容異說、重塑自我、奉獻社會等方面展現着強大的生命力。

佛法重在生活,重在尋常日用,佛教教理中蘊蓄着與時俱進的理論成分。在當今社會飛速發展、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佛教想要重煥生機、再現活力,首先必須從理論到表述都能緊密結合時代的需要,以現代人所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傳播。要想傳播佛法,最基礎的工作就是要理解佛法,准確把握佛法的深刻內涵和積極意義。對佛法的理解與表述是兩個相輔相成的概念,理解是正確表述的基礎,表述則是正確理解后通過語言載體進行傳達的能力。表述的方式有深有淺、有繁有簡、有古有新,深、繁、古的表述給人以深厚、艱澀、豐富的感覺,而淺顯、簡明、新穎的表述方式更適合現代人的需求。借助淺近語言和全面而集中的專題介紹,一定能夠回應現實的需求,為現實人生提供有益的指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