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典卷帙浩繁,內容博大精深,不僅系統完整地記載和介紹了有關佛教的全部知識,而且其中有許多生動活潑、寓意深遠的故事,更是啟發人們智慧、指導人們行動的良師。
佛教就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汲富智慧、極有價值的方法和原剛、這些方法和原則是指導我們為人處世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佛教認為因果是人生宇宙的規律,佛法宣教之根本,而善惡便是人造下的業。有情生命,緣起無常,善行必獲善報。淡泊明心,放下貪嗔痴,不絕望千人生的苦,亦不執著於人生之樂;無欲無我,生命曇次得到提升,人生境界自然開闊。
在佛經中,佛陀就像——位和藹仁慈、智慧無礙、澤被善眾、法力無邊的長者。他以淺顯的俗語,形象的譬喻方便說法,向普眾宣講一切可說不可說之佛理。人們能夠從中感悟人生善惡因果的哲思,離苦得樂的原理,從而發無上之善願,得圓滿之覺悟、
佛經中的故事或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事為基礎,情節生動且語言極富人情味,或以動物寓言、民間傳說的形式出現,揭示和平、慈愛,平等、無私、善良、誠信、禁戒殘暴、克制貪欲等佛理佛法,教眾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如儒家勸導世人以仁、義、禮、智、信為做人的道德准則和做事的行為規范;其中仁,就是要有慈悲心;義,就是要有德行;禮,就是要循規蹈矩;智,就是要用智慧指導生活;信,就是要有信譽,要言行一致。與此相同,佛法中也有同樣的教導,要求人們遵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即以五戒十善比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作為自己做人行事的准則。
《佛說做人》從各家佛家名典中,精選各類令人們智慧做人,高明做事的故事,以原始經典為基礎,結合現代科學和哲學,加以編譯和點評,精辟地闡釋了「處世之道,就是為人之道」這一佛教「人際」原則,使人耳目一新。書中所選故事均富含智慧與哲理、充滿幽默與詼諧,教您在喧囂塵世、紛擾人生里更深地體味佛之精義,更多地吸取佛之智慧,活出清凈自在、暢明豁達的人生。
-
2020MBA、MEM、MPAcc、MPA等管理類聯考與經濟類聯考綜合能力邏輯新教材
$344 -
邏輯學教程(第五版)
$172 -
最強大腦
$216 -
思考的藝術(原書第11版)
$339 -
生存還是毀滅:人生終極困境的坦率指南
$256 -
中國哲學十五講
$271 -
中國思想小史(圖文版)
$171 -
胡塞爾著作集(第6卷):經驗與判斷
$407 -
我們如何思維
$204 -
浙江名人家風研究:傳承、創新與弘揚
$216 -
人論三題(新編本)
$303 -
立即執行術
$208 -
橘子不是橘色的
$260 -
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
$444 -
思維導圖學與用
$408 -
《近思錄》集校集注集評(修訂本)(上下)
$1,451 -
色情
$376 -
皮浪學說概要
$288 -
中國學術流變
$720 -
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
$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