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於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

書於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
定價:120
NT $ 104
  • 作者:錢存訓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6784713
  • ISBN13:9787806784716
  • 裝訂:185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一個世紀以前,中國以殷墟甲骨、西陲簡牘和敦煌卷子等多項重大文物發現,聞名於世。而當代著名學者人物,自王國維先生著成經典大作《簡牘檢署考》之后,能將有關書籍歷史文物眾多方面總括貫通,進行系統而又深入研究的,惟有旅美華人學者錢存訓先生的這部《書於竹帛》。在他之前,英國劍橋大學的李約瑟博士也曾說過:「我們可以斷言,錢著和卡特的名著(即《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西傳》)完全可以媲美而並駕齊驅。」

全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娓娓而述的風格,把一切文字學文物的「門外漢」,引入中國古代文字及其載體和書寫工具之演變歷程,多角度地觀照其源遠流長和多姿多彩。至於學術方面的真知灼見,宜稱層出迭見,盤踞前沿,故又為一切研治中國文物學、考古學、文化史、科技史之學人案頭必備。
 

目錄

本書版次說明
上海版新序
李學勤序
寫作緣起
第一章 緒論
一、中國占代文化的遺產
二、貞卜和祭祀文字
三、官書和檔案
四、史官的職權
五、私家著述和藏書
六、焚書之禍
七、古籍的整理
八、宗教文學的盛行
第二章 甲骨文
一、甲骨文的起源和性質
二、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
三、商代的字匯和書體
四、甲骨的形式和契刻
五、卜辭的內容和排列
六、甲骨中的記事文
第三章 金文和陶文
一、金文的性質和類別
二、金文的款式和用途
三、鏡銘
四、貨幣文字
五、印章和封泥
六、陶器款識
七、磚瓦款識
第四章 玉石刻辭
一、石鼓文和古代刻百
二、碑碣、摩崖和墓志
三、石經
四、釋、道經典刻石
五、玉器刻辭
六、拓印的起源和技術
第五章 竹簡和木牘
一、書籍材料的演化
二、戰國及秦代竹簡
三、漢晉簡犢
四、竹木的整治
五、簡牘的形式
六、行格和書體
七、古書的單位和種類
八、編裝的方式
第六章 帛書
一、絲織文化的起源
二、帛書的年代
二、帛書的發現
四、長沙繒書和帛畫
五、帛卷的材料和形式
六、帛書的特殊用途
第七章 紙卷
一、紙的定義和起源
二、紙的發叫和改進
三、紙的流傳和廣被
四、紙的西源說
五、古紙的發現
六、敦煌紙卷
七、古紙的材料和制作
八、古紙的加工和保存
九、卷軸制度
第八章 書寫工具
一、毛筆的發展
二、毛筆的形式
三、黑墨和丹書
四、煙墨
五、漆書和石墨
六、硯石的質料和形式
七、書刀的形制和用途
第九章 結論
一、書寫材料的類別
二、古代文獻的傳承
三、各種銘文的年代
四、中國書籍的起源和發展
五、書寫和復制的技術
六、中國文字的演化
七、字匯的增加
八、中國文字書寫的順序
九、中國文字記錄發展的因素
后序
增訂說明
附錄
一、中文本《中國古代書史》評介
二、英文本《書於竹帛》評介
三、日文本《中國古代書籍史》序言
四、《書於竹帛》評介摘要
五、書海求索,勤耕不輟
六、錢存訓書史著述編年
圖版
 

一個世紀以前,中國有幾項重大的文物發現聞名於世,就是殷墟甲骨、西陲簡牘和敦煌卷子。這幾項重大發現都各自導致一個專門學科的形成,即甲骨學、簡牘學和敦煌學。同時,這幾項重大發現又有其共同特點,它們均系古代的文字材料,因而對於中國古代書籍演變歷史的研究,有着極其重要的價值。很早便有學者注意到這一點,如王國維先生在1912年,以大半年時間,四易其稿,著成《簡牘檢署考》一卷,主要依據新發見簡牘實物與文獻記述,互相印證,創獲甚多.妙義紛呈。后來有不少學者追隨王國維先生之后,尋繹探索,各有所得,使書籍發展的過程逐漸彰明。不過,他們的論作一般只涉及中國書籍歷史的個別方面。將有關書籍歷史文物眾多方面綜括貫通,進行系統而又深入研究的.我認為惟有錢存訓先生的這部名著《書於竹帛》^

我很早就知道錢存訓先生這部書。1979年,我初次訪問美國芝加哥大學,參觀錢先生苦心孤詣經營多年的東亞圖書館,有幸拜見錢先生,蒙以此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中文版相贈。大家知道,70年代國內各地陸續出土了大量簡牘帛書,如臨沂銀雀山漢簡、長沙馬王堆帛書、雲夢睡虎地秦簡等,為國內外學術界所矚目,學者們當時正集中力量研究整理。我自1974年參加整理小組工作,細繹錢存訓先生大著,實在獲益匪淺,對這部書的博大精當,亦得有大略認識。

《書於竹帛》一書,英文初版印行於1962年,而其稿本則在1951年業已完成,迄今已逾40年了。錢先生就此書不斷增補修訂,出有中文、英文、日文、韓文多種版本,風行學界,至今不衰。由於書的內容一直處於研究前沿,其對學人的幫助影響,可以說是歷久彌新。揆其原因,我想是錢先生充分運用傳世文獻與考古文物兩方面的材料和研究,不僅說明中國古代書籍如何產生和演進,而且指出漢字的歷史發展及其重要作用,揭示了中國人對整個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錢存訓先生在本書的「緒論」中說:「中國文字記錄的豐富、延續和普遍性是世界文化史上所獨具的特色,沒有其他民族或國家的文獻可以相比。中國古代典籍在質和量方面的發展,更顯示出古代中國在文化傳播和學術研究上的輝煌成就。這些成果乃是中國文化的基石。因此要了解中國文化的起源、發展和承傳的過程,主要便得從這些古代文字記錄的遺產中去探索。換言之,要了解中國古代典籍的制作、保存、傳播和散佚的流緒,更需要從當時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背景中去研討。」

錢先生特別標舉「中國文字記錄的一個重大特點,便是它獨有的持久性和延續性。這一特點使得世界上一個有創造性的遠古文化,得以繼繼繩繩,綿延至今。中國文字除了一般文字通有的音、義以外,還有其特殊的形體,這種具有特殊形體的文字,超越了時間上的變化和空間上的限制,團結了中華民族,更造成了世界上一個最偉大的文化整體」。我相信,凡是讀過《書於竹帛》的人,都會被這一意義重大的論斷所感動。尤其是我們中國人,不可把這部書看成堆積短釘的材料書,更要仔細體會作者融貫於全書篇章中的根本精神。錢存訓先生著述甚豐,據統計與《書於竹帛》主題有關的中英文著述有五十余種之多。列人李約瑟博士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紙和印刷》卷s更可與《書於竹帛》對看,此書已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劉祖慰先生譯本。最近,並有青年學者以探討錢先生對中國書史研究的貢獻撰成論文,在北京大學取得高級學位。實際上,錢先生書內有好多真知灼見,有待引申闡發,下面試舉兩個例子:

第一,書中第二章談到已知甲骨文單字逾5000.其中僅1500多字可解, 「有些學者認為,以此有限字匯,殷人不可能寫出長篇作品。作者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可信,因為甲骨文的字匯並不少於周代金文和長篇作品中所包含的字匯,而金文使用的時間卻較甲骨文約長三倍。……貞卜文是一種特殊性質的記錄,僅適用於某些特殊的場合,因之它所包含的字匯,只是整個文字中有限的一部分。換言之,殷人也一定寫過較現存甲骨文字為長的作品」。這一論點正確而且重要,足以表明《尚書》中一些「商書」和《詩經》中的《商頌》等文獻,可能出自商代。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