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1850-1922)清末民初書家。字子培,號乙盦,寐叟,吳興(今屬浙江省)人。官至布政使。博學,工詩文書畫。執筆師法包世臣,早年仿效黃庭堅,但感到心手不應,往往怒張橫決不能得勢;中年以后追摹鍾繇,開始得法;暮年作草書,深得個中三昧,盡展抑揚頓挫,委曲得宜之趣。著有《海日樓札叢》等。
在清末書家中,沈曾植學識淵博,通各朝刑律,當時推為律家第一。又精研儒學,俄羅斯人卡伊薩林曾寫下。《中國大儒沈子培》一文。法國學者伯希和也曾和沈曾植一起談論契丹、蒙古、畏兀兒國書及摩尼、婆羅門諸教流派『滔滔不絕,伯希和為之傾服氣在書法上,他既不鄙薄南帖也不輕視北碑,體現了一種折衷融合的思想,他早年師法包世臣、張裕釗、吳讓之,受時代碑學運動裹挾,曾在《好大王碑》《嵩高靈廟碑》《爨寶子碑》《爨龍顏碑》等北碑上下過功夫。他還上追甲骨及兩周金文,所書寫的《散盤》《盂鼎》雄厚札實,但到了晚年,沈曾植則轉向黃道周、倪元璐,並以此為基點,向上攀援索靖、鍾繇,『參分隸而加以變化,於是益見古健奇崛』(王蘧常《憶沈寐叟師》《書法》1985年第9期)。
此卷書系朵雲軒藏品。是其晚年作品。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5頁,是一通書札,以隸人草為主,章法上強調各字獨立,筆致沉着渾厚,但總體基調是拙,結體較為誇張對比,對於一個字中的末一筆比較強調(如捺),露鋒為主,摻以偏鋒,運筆平實偶有顫動,給人以靜而不亂的感覺。第二部分是第6頁至l
9頁前二行。是所作之詩。此部分動感明顯增強,運筆強調一波三折,點畫更為誇張,字與字的牽絲映帶也更多。第三部分13頁至17頁,用筆較之前面,顯得舒展而空靈,也更富書卷氣,從形式感角度而言,此部分最為精采,是碑帖融合的最佳范例。第四段18頁到最后,字勢開闊,但用筆平穩,不似第二部分那樣恣肆,但結體的誇張度此處最強烈,每一個字都是一件精心構築的藝術品。從此卷書冊中我們基本上可以看到沈曾植書法作品風格的幾個側面。
綜觀沈曾植的書法,他是以『無法』為『有法氣是『貫眾法為我法』,不像有的書家是以單系直傳方式來創作的。在書風上可以概括為生辣、拙澀、不穩,求險等幾個方面。曾熙認為沈曾植作品:『工外在拙,妙處在生,勝人處在不穩』,『惟下筆時時有犯險之心,所以不穩,字愈不穩愈妙』。(馬宗霍《書林藻鑒》)郭紹虞也認為:『書家有刻意求生者,沈寐叟就是其中特出者,這種生正是恰當好處,所以不涉於怪』。(轉引自王蘧常《憶沈寐叟師》)
-
中國書法藝術鑒賞:中國藝術通識名師精品課
$383 -
百字精講精練:九成宮醴泉銘
$183 -
實用書法教程
$141 -
中國書法之旅
$322 -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解析與圖文互證
$209 -
英光堂貼
$2,506 -
大學書法藝術與鑒賞
$198 -
向著一種自由的書寫--12位書家的實踐與思考
$303 -
書法鑒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
$981 -
書法新時代:陳振濂學術演講錄
$512 -
書寫的形態:中國書法史的經典瞬間
$370 -
18格宣紙指導練習
$146 -
書法講座
$251 -
米芾:方圓庵記
$84 -
中國書法從入門到精通
$251 -
夢影紅樓:旅順博物館藏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2,600 -
百字精講精練:多寶塔碑
$183 -
竹書孫子兵法書法寫法:孫子十三篇之計篇、孫子十三篇之作戰篇(共兩冊)
$256 -
墨香書韻:中華傳統文化書法課程
$204 -
水+墨:在書寫與抽象之間
$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