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世界史文集從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世界史教師的論文中選錄了18篇,匯為一集。文集的內容不集中於某一時代,也不集中於某一領域,而是采取「大拼盤」的辦法,從古至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以供讀者選閱。
論文集的作者包括老、中、青三代,以體現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學科薪火相傳的歷史。學校的生命力在於創新,但創新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是繼承。可以說,沒有繼承,就談不上創新。在學術研究中,「平地起高樓」的事情是沒有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只有繼承,而無創新,學術的發展就會停止,學校就會喪失生命力。「必前人未發之覆」,是一切科學工作者都應當追求的目標。因格斯說:「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立即產業革命性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