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西藏生死書

圖解西藏生死書
定價:408
NT $ 355
 

內容簡介

本書將為你揭開死亡的神秘面紗,破解輪回與解脫的生命密碼。
生為何事來?死往何處去?生死的課題自古以來便一直困擾著人類,神秘而悠遠。關於生死學的研究在古老的西藏可謂源遠流長。這部《西藏生死書》便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死亡旅程的指引地圖,堪稱生死學研究的巨著。
每個人遲早需要面對死亡。本書深入討論了我們如何認識生命的意義,如保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幫助臨終者和亡者及地(她)們憂心守護在旁的家屬們。通過上師或協助誦讀的方式使臨終者寧靜地走完生命的最後一刻,最後安然度過肉體崩解的恐怖境相。
通過本書我們所要達到的最佳狀態是讓亡者或臨終者因為得到了提示而得以見到明光,超越生死輪回,把握死亡所提供的永恆契機,進入涅槃解脫的圓滿境相。
西藏最受尊崇的蓮花生大師不傳秘作1200年後全新解密,密教生死學的經典巨著配合400幅手繪插圖圖表教你輕松面對死亡掌握臨終關懷的實用密法。
 

目錄

序:
「生死」命題的另類解讀
如何閱讀本書
死亡歷程的指引地圖
Patr 1 打開解脫之門:你必須了解的
關於死亡的心靈指導教法:西藏生死書
這部經的淵源:蓮花生大師與西藏掘藏師
這本書所能帶給你的:從容面對死亡
生命的奇觀:中陰與中陰的類型
生前、臨終、死後:密宗的解脫之道
解脫後的成佛之地:凈土
中陰世界的主角:意識
生命中的雜質與中陰世界的最大影響力:業力
中陰身的遭遇:光、色、聲
死亡路上的神 :寂靜尊、寂忿尊、忿怒尊
Part 2 死亡的那一刻:臨終中陰
臨終者家人和誦經者必知:《中陰聞教救度大法》的誦讀方法與步驟
臨終者死前那一刻的第一法文:「皈敬文」
生命結束時:四大分解
解脫的良機:第一明光的出現
獲得解脫必經的秘密通道:生命之風
將意識引向凈土的最殊勝法門:破瓦法
「昏迷狀態」怎能看到明光:臨終者的三種意識
領悟明光的密技之一:大手印
領悟明光的密技之二:空性與心靈的合二為一
領悟第一明光失敗後:
意識脫離身體進入「凈幻身」狀態
解脫的第二次良機: 領悟第二明光
領悟第二明光的關鍵:母子實相的相遇
領悟心念本性的時刻: 紅白明點在心輪相遇
覺悟死亡的最佳方法:禪定
臨終中陰:即身成佛的最佳機會
Part 3 內在的光芒與晦暗:法性中陰
真的死了:開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死後歷程
進入法性中陰前讀誦者要做的:
對亡靈的重要提示
生命元素再一次顯現:五蘊與四大的顯現
法性中陰的幻相:陸續顯現的諸神祗
第一天的幻相:與大日如來佛父佛母的相遇
第二天的幻相:金剛薩阿如來佛父佛母相遇
第三天的幻相:與寶生如來佛父佛母相遇
第四天的幻相:與阿彌陀佛父佛母相遇
第五天的幻相:與不空成就佛父佛母相遇
第六天的幻相:寂靜諸尊的顯現
第七天的幻相:諸持明主尊的顯現
第八天的幻相:大光榮赫怒迦佛父佛母的顯現
第九天的幻相:金剛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的顯現
第十天的幻相:寶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的顯現
第十一天的幻相:蓮花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的顯現
第十二天的幻相:業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的顯現
第十三天的幻相:遇見忿怒諸女神
第十四天的幻相:遇見四位守門女神與二十八位瑜伽女
最後階段的總結:影響中陰處境關鍵是生前修行
Part 4 選擇,輪回與解脫:投胎中陰
進入充滿痛苦與折磨的投胎中陰前:
對重新具備感官知覺亡靈的三個重要叮囑
超常的本領:神通
投胎中陰的考驗:七種險境幻相
大審判開始了:善惡的冥界審判
如何面對審判:一切都是空性
面對貪欲與嗔恨念頭的態度:心存喜悅與善念
輪回六道業力的誘惑:
前生身形的微弱,來生身形的明顯
如何抵制六道誘惑和避免投胎轉世:關閉胎門
如果無法阻止投胎輪回:教導亡靈慎選胎門
進入輪回的世界:六道景象
不停的逃亡:索命鬼卒催逼入胎
對付索命鬼卒:五種必勝法門
最後的選擇:轉識前往清凈佛土
真的要投胎了:審慎選擇胎門
入畜生道時怎樣轉生人道:
逆轉情勢的最後法寶
總結一:根器差別的六種解脫層次
總結二:聆聽是獲得解脫的關鍵
總結三:給亡靈家屬和讀誦者的最後囑托
Part 5 附錄
《中有聞教得度密法》原文
 

「生死」命題的另類解讀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這句經典的台詞出自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著名的悲劇《哈姆萊特》,同時也為世人留下了一個永恆的「哈姆萊特式命題」。關於生與死的命題,古今中外無數先哲聖賢都做過見仁見智的探討,而其中對中國人思想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於儒、釋、道三家。
儒家講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其生死觀中所重視的是生前,而非死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主張人的生命雖然有限,但是卻可以通過道德學問的修養使精神達到永存和不朽。只要人在活著的時候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社會服務,那麽當他離開人世的時候也可以安詳自在、無愧無悔了。道家的生死觀講究的是「生死氣化,順應自然」。他們將生和死都視為一種自然現象。老子認為,如果人不太重視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較好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庄子認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過是安息,生死無非是氣之聚與散。無論是儒家的重生輕死思想,還是道家的輕生輕死主張,都教導人們要不畏死亡、藐視死亡。尤其是儒家的生死觀直接孕育了國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氣節,千百年來其進步意義不可低估。
不畏死亡是好的,然而儒道兩家的生死觀又未免過於忽視死亡了。不了解生死的本質,不在生時認真思考死亡的意義,這實際上也是對死的不負責任。從這一點來看,佛教的生死觀似乎更勝一籌。佛教講究「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認為人世是充滿各種苦難的苦海,人們因為「無明」的緣故而在苦海之中備受折磨。其實佛性是人人皆有的,這種佛性便是每個人的奉心。如果一個人能夠洞徹自己的本心,就可以顯露出佛性,進而達到超越生死的成佛之境。如此看來,佛教生死觀的著眼點不止在於生前,也不止在於死後,而是在於生命個體的永恆歸宿;它不是一味地重生輕死,也不是簡單地輕生輕死,而是教導我們如何最終超越生死。
正是基於以上理由,我們虔誠地將這部藏傳佛教關於死亡與解脫的傳世經典《中陰聞教救度大法》(本書為方便讀者理解,一般采用其更通俗的名稱——《西藏生死書》)整理圖解並出版。本書在詳細介紹中陰世界的種種景象與對策的同時,也在向我們傳達:我們確實可以在有生之年來為死亡預做准備。世人不應再繼續持有那種對於死亡的無知和偏見,在突然襲來的死亡面前,恐懼、傷感與束手無策也絕不應是世人唯一的選擇。我們不必等到所愛的人在死亡的邊緣痛苦掙扎時才驚恐地意識到死亡的真實存在,也不必等到自己大限已至之日再去茫然被動地面對未知。我們應該活在當下,把握今天精進修行,深入觀察萬物無生無滅的本質,如此方能獲得生命無常和無我的覺悟,在當下了脫生死,達到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
為了使這部古老經典的精髓得以最充分地層現,我們精心設計制作了數百張插畫和圖表,並在正文之後配合以生動具體的心理輔導。無論你的信仰如何,相信都可以在這本書中獲得智慧的啟發。對於亡者而言,它是破除無明業障、走向解脫之路的指路明燈;而對於我們生者來說,這種對於死亡的思考與探討也將有助干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使我們學會在瑣細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體悟妙道,永懷一顆平常之心去看待人世間的悲歡與得失。這樣,生存與死亡都將不再成為問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