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定價:72
NT $ 63
  • 作者:駢宇騫 等譯注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06-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1052738
  • ISBN13:9787101052732
  • 裝訂:211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孫子兵法》,俗稱為《孫子》,《漢書·藝文志》著錄為《吳孫子兵法》,它是現存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兵書。現在的傳世本共有《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十三篇。其內容博大精深,理論高度概括,邏輯縝密嚴謹,實踐層出不窮,不但是我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而且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孫子兵法》作為中國古典兵學的傑出代表,它有一個非常全面而完整的體系,體現了戰爭與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關系。

《孫臏兵法》又稱《齊孫子》。《史記》稱「世傳其兵法」,「孫子臏腳,而論兵法」。《漢書·藝文志》著錄有「《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漢書·陳湯傳》引有《孫臏兵法》的「客倍而主人半,然后敵」,說明西漢時《孫臏兵法》尚在流行。但因歷史上的種種經因,東漢以后便失傳了。引起以后的種種猜測。有的說孫臏即孫武,有的說《孫臏兵法》即《孫子兵法》,總之是否定兩個孫子和兩部兵法的同時存在,否定《漢志》著錄的「《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1972年,《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及其它先秦兵書同時從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前期墓葬中被發現,解決了歷史上這一懸案。
 

目錄

孫子兵法
計篇第一
作戰篇第二
謀攻篇第三
形篇第四
勢篇第五
虛實篇第六
軍爭篇第七
九變篇第八
行軍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間篇第十三
孫臏兵法
擒龐涓
見威王
威王問
陳忌問壘
選卒
月戰
八陣
地葆
勢備
兵情
行選
殺士
延氣

五教法
強兵
 

《孫子兵法》,俗稱為《孫子》,《漢書·藝文志》著錄為《吳孫子兵法》,它是現存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兵書。現在的傳世本共有《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十三篇。其內容博大精深,理論高度概括,邏輯縝密嚴謹,實踐層出不窮,不但是我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而且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於它的作者問題,歷來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春秋時期客居吳國的齊人孫武所著,有人認為是孫武的后世子孫孫臏整理而成,有人認為是戰國初年某位山林處士編寫,還有的說是三國時代曹操編撰而成等等。余嘉錫先生在其《古書通例》中說,「古人著書既多單篇別行,不自編次」,「本無專集,往往隨作數篇,即已行世」,「古書書名,本非作者自題,后人既為之編次成書,知其為某家之學,則題其氏若名以為識別」。我們認為《孫子兵法》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非成書於一時,它的編輯成書,當為孫武的后學所輯。據李零先生考證認為:「《孫子》一書作為『孫子學派』軍事思想的記錄,其中某些內容可能在春秋末期就已產生,但是它作為—部完整的書卻是由戰國時期的人整理完成的。」孫武的一生,除了其赫赫戰功以外,更主要的就是他給后人留下了不少珍貴的論兵、論政的篇章,其中尤以流傳下來的《孫子兵法》最為著名。在這短短的十三篇五千字中,體現了孫武完整的軍事思想體系。

關於它的成書問題,李零先生認為:《孫子兵法分的成書過程可能正與竹簡本《齊孫子》所說「明之吳越,言之於齊」相合,大約是從春秋末期的吳國開始,到戰國時期的齊國,經過長期整理最后完成。《孫子》書中雖然有某些字句敘述了春秋末期的史實,但就其總體來說,卻應是完成於戰國時期。

該書自問世以來,對中國古代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被人們尊奉為「兵經」、「百世談兵之祖」。它不僅是歷代軍事家用於指導戰爭實踐的必讀之書,而且對於當今多數中國人來說也並不陌生,「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戰而屈人之兵」、「避實擊虛」等,這些古老的軍事格言已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智慧而廣為流傳。作為至今己有兩千多年的古代兵書,其中多數作戰方式早已不適用於現代戰爭,但作為思想,其基本原則已滲透到現代軍事,乃至商業競爭、企業管理、體育競賽、外交談判等諸多領域。

《孫子兵法》作為中國古典兵學的傑出代表,它有一個非常全面而完整的體系,體現了戰爭與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關系。黃朴民先生研究認為:《孫子兵法》一書至少包含了四個層次的內容,即戰爭觀念、戰略思想、戰術思想和治軍思想。

戰爭觀念即對戰爭的基本態度。在這一問題上,《孫子兵法》提出了以「慎戰」、「備戰」為核心內涵的「安國全軍之道」。它對戰爭持十分慎重的態度,開宗明義地表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它堅決反對在戰爭問題上輕舉妄動,窮兵黷武。強調「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要做到「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但孫武同時也要求加強備戰,立足於未雨綢繆、有備無患。「慎戰為主」、「備戰為輔」,他認為惟有「慎戰」與「備戰」並重,方可「安國全軍」,在當時日趨激烈的爭霸兼並戰爭中牢牢把握戰爭的主動權,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在戰略思想上,《孫子兵法》推崇「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攻略,提倡以最小的軍事代價取得最大的政治成果。因此在實行方式上,重視「伐謀」與「伐交」,即依靠謀略取勝,或依靠外交取勝。在作戰行動上,它強調主動進攻,突然襲擊,速戰速決的剛性戰略。即「用兵貴在神速」。在謀略的背后,它又強調實力政策。「先為不可勝」,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壓倒性的優勢超過對方。

《孫子兵法》的戰術思想是全書的精髓,唐太宗李世民曾評價:「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武十三篇,無出虛實。」這其中最精要之句便是「致人而不致於人」,即要調動別人而不被別人所調動,要牢牢掌握主動權。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