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零年以來的藝術︰藝術生存的策略

一九四零年以來的藝術︰藝術生存的策略
定價:1188
NT $ 1,034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全面認識當代藝術狀況的個人敘述。美國藝術史學家喬納森.費恩伯格以史家的如椽之筆一一再現了藝術歷史的畫面,展現了一種多樣的歷史視角和近距離的藝術生存環境。它涵蓋了1 940年以來世界上發生的最重要的藝術運動、藝術活動及藝術事件,其視野不僅僅局限于歐美;隨著全球一體化以及文化交流的頻繁,也將觀察藝術生態的目光轉向了東方。中國當代的數位藝術家即被攝入到觀照的視野中,很好地顯示、了中國當代藝術在世界藝術中的重要位置,也是歷史給予中國藝術全面發展的一個表征。

本書是理解當代藝術及其歷史的一個維度,其突出的特點是︰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生命,他們的生存境遇在相當多的層面上決定了他們的藝術和他們藝術的發展。歷史的存在讓我們深刻地了解到當代藝術的發展是超越形式自律的,唯其超越了形式的訴求,藝術才能變得鮮活起來,才能生發藝術的動力和價值,才能將當代藝術的意義呈現在這個多元世界與多維視野的面前。

  喬納森‧費恩伯格(1945— )是美國當代著名藝術史學家、藝術批評家、策展人;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現為伊利諾斯大學藝術史教授。主要著述有《康定斯基在巴黎(1906—1907)》(1984年)、《一九四零年以來的藝術—藝術生存的策略》(1995年)、《純真之眼——兒童藝術與現代藝術家》(1997年)、《克里斯托?克勞德》(2004年)、《20世紀美國的圖像想象》(與人合著,2005年);策劃有“伊門多夫的愉悅”(2005年)、“復雜的視像”(1990年)、“重新思考前衛”(1985年)等數十個展覽。
 

目錄

中文版序言
第二版前言
致謝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走向作為思想方式的藝術
前衛的概念
本書的批評觀點
注釋
第二章 40年代的紐約
紐約成為中心
超現實主義
美國實用主義及其社會意義
大蕭條和藝術品進步管理局
歐洲現代主義隨處可見
紐約的歐洲人
紐約的新運動感
紐約畫派藝術家的共同性與差異性
紐約畫派藝術的自動主義與行動
行動與存在主義
克里夫德‧斯蒂爾
阿道夫‧戈特利布
弗蘭茲‧克萊恩
紐約畫派的朋友
注釋
第三章 與歐洲對話
亞歷山大‧卡爾德
卡爾德的早年生活和主題
卡爾德在巴黎
宇宙意象與活動雕塑
漢斯‧霍夫曼
來自歐洲的風格經驗
霍夫曼的藝術理論
霍夫曼的繪畫
阿什利‧戈爾基
戈爾基的生活(現實與想象)
戈爾基風格的發展
戈爾基晚期作品
羅伯特‧馬瑟韋爾
與歐洲現代派的知識關聯
馬瑟韋爾作品中不斷出現的主題
馬瑟韋爾早期生涯中的教學、寫作與編輯工作
馬瑟韋爾的繪畫
德庫寧
德庫寧的訓練和早期生涯
解剖分解為抽象
解剖形式分解為筆觸
德庫寧在20世紀50年代的抽象作品
20世紀60年代的《女人》系更與後期作品
注釋
第四章 存在主義嶄露頭角
杰克遜‧波洛克
波洛克的早期生活和影響
波洛克在20世紀40年代早期的突破
波洛克轉向純姿態風格
被滴灑、潑濺的畫布
波洛克在1950年
巴尼特‧紐曼
紐曼的《同一》作品的啟示
40年代後期的繪畫作品
50年代的《人︰崇高的和英雄的》和其他作品
《十字架之十四站》
馬克‧羅斯科
羅斯科定型的年代
轉向古典神話
……
 

在《紐約時報》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中,中國藝術家張曉剛指出︰1 992年是他的一個轉折點,那時中國進一步加大了改革開放的力度,文化氣氛開始活躍起來。藝術家總是擁有某種預見未來的方式︰他們好像感覺到了文化中的某種新東西,之後,其他人才用語言去描述它們;他們總是給我們的語言表達賦予。一種新的觀看和思考方式。其內容有時候令人興奮不已,讓我們憧憬未來的美妙前景;有時候又令人懊惱不已,向我們展示了我們寧願忽視的眼前世界中的潮流趨勢。但無論是喜是憂,去審視這種新的現實,對于我們的生存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藝術家為我們所做的重要事情之一,即在其他人還沒有用語言去描述、表達這個新現實之前,就去關注它。張告訴時報記者說,他想看到“中國人的感情……想表現家庭,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轉引自戴維.巴伯加︰《一個中國藝術家的新策略︰滿足需求》,載《紐約時報》(2005年8月31日星期三)藝術版]。我們如果鼓勵他探索、表達他所看到的東西,並嘗試著理解,那麼我們就會大有收獲。

《一九四零年以來的藝術一一藝術生存的策略》第一版于1 994年年底出版,與張所稱之為他自己的轉折點的時間大體在同一時期。在寫作這本書時,我就敏銳地注意到︰中國是世界上的一支主要文化力量。我渴望與中國的藝術家、學生以及中國的讀書界對話漢語是我首先希望有譯本的語言,解決了版權之後,我就可以如願以償了。那時,我只認識幾位中國藝術家,盡管在伊利諾斯大學,和我一起工作的總是至少有一個研究藝術史的中國學生,但我對中國人民有持久的深情厚誼。等到我的書在2000年出第二版時,中國早已進行了六年的有遠見卓識的改革,在世界上受到了普遍的歡迎。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中國當代藝術內部的偉大變革,已經生根發芽了。

本書是英文第二版的譯本,它只包括了中國當代藝術剛剛蓬勃興起時的只言片語。蔡國強印在了英文版的封面上,書中談到了他(盡管很簡短),也極其簡略地介紹了王興偉、周鐵海、陳順築(台灣)、姚瑞中(台灣)、馬六明和張洹。等我寫作此書第三版的時候,將會對中國當代藝術作更詳細的介紹,因為他們將繼續在世界藝術舞台上起著更為顯赫的作用。

毫不夸張地說,看到這本書展現給中國讀者,是最讓我欣喜萬分的事。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讓中國讀者更好地理解中國以外過去半個世紀發生的當代藝術,還希望這將是我自己發現今日中國的開始,也是中國藝術家對自己的國家和世界繼續作更大的貢獻的開始,因為他們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海外,都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環境來從事創造性的實踐活動。

喬納森‧費恩伯格
于美國伊利諾斯州厄巴納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