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莊子︰“象思維”視野下的《莊子》

感悟莊子︰“象思維”視野下的《莊子》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王樹人 李明珠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14044722
  • ISBN13:9787214044723
  • 裝訂:平裝 / 47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莊子》是中國古代的絕世經典,兩千多年來,對其解讀注釋者不一而足。本書是一部全新的解讀《莊子》之作,作者在領會莊文時強調了“懸置”概念思維,並力圖以莊文借以產生的“象思維”走進莊子文本,因而別開生面。莊文主體為寓言,其中所謂重言、卮言都從屬于寓言本旨。這種本旨,就是“以文築象,以象生境,以境寫意”。這就使莊文具有以象征和隱喻表現的詩意不確定性,並使莊文在思想上具有開啟原發性創生的無限可能性,而莊文的博大深邃和永恆魅力亦在于此。全書重心在于體悟和具體闡發莊子“道通為一”這種大智慧,將詮釋寓于評述之中,逐篇評述,評釋結合,並注意古今比較與中西比較,從而不僅揭示出莊文之思的本真意蘊,而且揭示出它的現代意義與世界意義。
 

目錄

自序
緒論
內篇
《內篇》引言
“游無窮”——《逍遙游》述評
“道通為一”——《齊物論》述評
“緣督以為經” 而由技入道——《養生主》述評
“心齋”“坐忘”與 “無用之用”——《人間世》述評
“德者成和”而 “德不形”——《德充符》述評
“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不生”——《大宗師》述評
“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應帝王》述評
外篇
《外篇》引言
“非以仁義易其性”——《駢拇》述評
“同德”“天放”——《馬蹄》述評
“好知而無道則天下亂”——《篋》述評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在宥》述評
“以道泛觀而萬物之應備”——《天地》述評
“明于天,通于聖”——《天道》述評
“所常無窮”“道不可壅”——《天運》述評
“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刻意》述評
“以恬養知”“莫之為而常自然” ——《繕性》述評
“萬物一齊”“道無終始”——《秋水》述評
“至樂無樂” ——《至樂》述評
“其天守全,其神無”——《達生》述評
“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述評
“哀莫大于心死”——《田子方》述評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知北游》述評
雜篇
《雜篇》引言
“萬物出乎無有”“動不知所為”——《庚桑楚》述評
“以天待人”——《徐無鬼》述評
“道者為之公”——《則陽》述評
“去小知而大知明”——《外物》述評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述評
“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 ——《讓王》述評
“不以美害生,不以事害己”——《盜跖》述評
“法天貴真,不拘于俗”——《漁父》述評
“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列御寇》述評
“析萬物之理,察古今之全”——《天下》述評
參考文獻
後記
 

《莊子》一書主要以象征隱喻的寓言表達其思想,它是一種詩意的表達。如果說“詩無達詁”,那麼《莊子》也屬于“無達詁”之列。至于《莊子》書中在表達上具有跳躍性和看似不著邊際的“卮言”,以及具有史實性的“重言”,也都是服從于以寓言喻道這條主線。即使是作為具有史實性的“重言”,也不是為了揭示和討論歷史,而是借史實使喻道之喻更加充實有力。莊周及其弟子們,其所以采用詩意的表達,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們作為道家的繼承者和集大成者,深刻領會了“道”之可體悟而不可言傳性,如老子所說“道可道,非常道”,以至于“道”之名,老子都認為是“強字之曰”。後來禪宗的“不立文字,以心傳心”,可以說與“道”之可體悟而不可言傳是完全一致的。但是,雖如此說,老子不還是道說了五千言嗎?禪宗不也有《六祖壇經》和諸多傳燈錄嗎?可知,人類發明了語言,語言就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因此,問題不是用不用語言,而是如何用語言。實際上,從老子到莊子及其弟子,都是用詩意的語言在築境的描述中喻道,而不是用概念規定性的語言來指稱道。“道可道,非常道”,就是指出使用概念規定性的語言所作的道說,結果只能是背離“常道”。莊子則進一步說︰“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知北游》)那麼,用詩意的語言來喻道,例如老子常用比興的詩體和莊子用詩意盎然的寓言,又會如何?

從“詩無達詁”來看,詩意的表達具有多指向的不確定性和模糊的混沌性,讀之不像概念規定那樣確定和明晰,特別是莊子的寓言,其隱喻性甚至使人有墮五里霧中之感。然而,如果我們能領會“道”的本性,就不難知曉老莊用詩意的寓言喻道之良苦用心了。那麼,道之本性如何呢?與西方哲學最高實體本質不同的“道”,乃是非實體性的。實體是一種概念,是以主客二分為前提的,是對象性的和現成性的。因此,可以作為對象而發問“實體是什麼”的問題,即可以借助概念思維怍規定和分析推理。而“道”不是可以作為對象的實體概念,而是以“天人合一”或主客一體不分為前提的,因之“道”是非對象性的和非現成性的。或者說,“道”與靜態的非整體性的實體不同,它是動態整體性的。所以,對于動態整體性的“道”,根本不能問“道是什麼”的問題,因為這種發問就是從概念思維出發的,就是引向“S是P”這種概念思維的規定和分析推理。由這種發問而進入概念思維,不僅不能把握“道”,而且容易使“道”在對象化和現成化中被肢解和僵化,導致從根本上背離“道”。莊子就此問題有這樣的論說︰“有問道而應之者,不知道也。雖問道者,亦未聞道。道無問,問無應。”(《知北游》)由此可知,“道”的提出,源自不同于概念思維的另一種思維,即“象思維”。因此,把握“道”也不能不用這種有別于概念思維的“象思維”。無論是老子比興的詩體表達,還是莊子詩意盎然的寓言表達,都是悟性的“象思維”之產物。這種詩意表達也是老莊引導讀者進入悟性的“象思維”來體“道”,而非作概念思維的邏輯推理。

《莊子》一書通過寓言所喻,是深邃的道境。因此,對于《莊子》一書,若想把握其“道”的玄旨,就不能不首先“懸置”概念思維的慣常心態,用把玩和體悟的心態,去玩味和領悟寓言所築之境。如《莊子》中所謂“心齋”、“坐忘”、“外物”、“無古今”、“吾喪我”、“虛室生白”等等.都不是概念規定,而是境域和境界的描述。顯然,這種境域和境界用概念規定是無從把握的,而只有徜徉在隱喻之象的境域中,虛心地細細領會,才能領悟其“道”之玄旨。“道”囊括萬有而又無所不在的整體性及其“生生不已”的原發創生性,是多姿多彩而又永遠鮮活的。老子所謂“道之為物”,即表明“道”無所不在,而且“道”也在“生由不已”中表現為時時鮮活。所以,對之描述和隱喻也不能不是多彩而又鮮活的。這樣.莊子及其弟子的寓言描述哆彩紛呈,也就不難理解了。莊子的道境給我們提供的是一種原發創生的動態整體觀,即所謂“道通為一”,或“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因此,對于“道”的描述也就處處時時皆可為之。由此所給予人的重要啟示是,“道”既然如此處處時時鮮活,人之體“道”也就可以處處時時為之。六祖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完全與此相通。

可以說,領會《莊子》一書的原發創生的動態整體觀,是把握《莊子》一書的大前提。因為,原發創生的動態整體觀是貫穿《莊子》一書的靈魂主線。在書中,無論批判“道”外種種不能“道法自然”的逆思逆行,還是弘揚回歸“道”內能順乎“自然之道”的思與行,都是圍繞這條靈魂主線展開的。以往對《莊子》的研究,更多是對詞語的考證和注疏,有的甚至陷入支離瑣碎而不能把握整體之“道”,或者是囿于概念思維視角,與“道”隔離,這樣就更不可能真正領會“道”之玄旨。在《莊子》研究中,能站在原發創生的動態整體觀這一高度,注意到《莊子》一書思維方式的特質的,似乎還不多。本書作者也只是試圖朝這個方向努力而已。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